精挑细选的8首好诗,水平都很高,没有入选教科书实在太可惜了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24 14:34:43

分享经典诗词给朋友们欣赏是我一贯的心愿,本文就分享我精挑细选的8首好诗分享给朋友们,这些诗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收藏,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到底是哪8首好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为生活增添诗意。

第1首 唐朝马戴的《出塞词》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是很精彩的一首边塞诗,唐朝边疆将士们在一个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夜晚突袭敌军,夜劫单于帐,与敌军短兵相接,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胡兵被砍得人仰马翻,唐军还感慨没有宝刀,杀得不过瘾。

此诗歌颂了唐朝边关将士们勇武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颇有盛唐气象。

第2首 唐朝德诚的《拨棹歌》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和尚”德诚是唐朝南宗禅师,是一位诗僧,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

此诗用语通俗自然,顺畅易懂,情景交融,用垂钓喻求道之理,诗意盎然,余音三日,绕梁不绝,确实是一首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的佳作。

第3首 唐朝窦巩的《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

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

马踏春泥半是花。

这首诗很有诗意地描绘出襄阳城的美景,情自然融于景中,深刻地表达作者了对好友的思念。

全诗用语优美,写出襄阳城四周环水,春来烟水朦胧的美景,“东风吹柳”、“马踏春泥”,写得非常传神,春天之美自在其中。

当然,美中不足,好景如此但作者只能独自消受,没有友人相伴,他对友人的思念自然而然地融于诗句之中,令人感慨万千。

第4首 北宋张耒的《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张耒的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的佳作,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

前两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

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

此诗托物言志,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人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言浅意深,积极向上,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第5首 宋朝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当时作者任开德府教授期满,经襄邑入京待选,因此他志得意满,心情舒畅,写此诗即景抒怀。

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借景抒情,情自然融于景中,作者轻松畅快和心旷神怡跃然纸上。

第6首 清朝纳兰性德的《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

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

芳草何须怨六朝。

这首诗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可见他不仅词写得好,写诗也很优秀。

此诗跳出历来文人感慨六朝兴亡的窠臼,他围绕明朝开国建都于金陵,后来迁都北京,远离六朝古都金陵,但最终仍落得个灭亡的命运,阐述朝代更替之自然,寓意清朝取代明朝顺理成章。

全诗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虚实相映,写景和议论相结合,寓兴亡于山色夕阳、江涛草树之中,满含是历史沧桑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第7首 清朝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

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爱国诗,写于1896年,是黄遵宪赠给梁启超的。

当时正值乱世,清朝腐朽不堪,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赔款,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再次割地赔款,令作者心痛而悲愤。

此诗表现了作者甘愿为国献身,变法图强的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期望,满含爱国深情,是清朝后期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8首 清朝王九龄的《题旅店》

晓觉茅檐片月低,

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

半是鸡声半马蹄。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羁旅诗,“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诗意尤其盛。

作者于拂晓时醒来,天还没有大亮,他只能看见低低的月亮。虽然年华老去,但为了生活他早起奔波,耳边一半是鸡声一半是马蹄声,这也许就是世间辛苦奔波之人的无奈命运。

全诗句句写征程之苦,字字皆情,诗句间弥漫着无限的羁旅愁思。

知名度不高但极为精彩的8首诗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水平极高,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朋友们,欢迎欣赏好诗,文中这8首佳作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

1 阅读:81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