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如果不早逝,能超过李白和杜甫吗?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20 14:20:46

谁也不能否认“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一位天才,他即兴写出了天下第一骈体文《滕王阁序》,里面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名句。

除此外,《滕王阁序》更是创造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等40多个成语,真是一篇奇文!

王勃不仅文章写得好,写诗在初唐也首屈一指,例如下面这首千古绝唱: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压卷之作”之一,全诗语言清丽,基调明快,意境旷达,全无送别诗老生常谈和离愁别绪,满是豁达和旷达,体现出作者和好友的友情之深,余音三日,绕梁不绝。

王勃诗、文俱佳,可惜天妒英才,不幸在看望父亲的途中不慎落水身亡,年仅26岁。

王勃的不幸离世令无数后人唏嘘不已,我曾经在网上不止一次地看到有网友评论道:“如果王勃能够善终,后面就没李杜啥事了。”、“王勃如果不是因为英年早逝,他的影响力肯定会超过李杜!”等等。

总之,很多网友都认为,王勃是一位天才,他如果不是去世太早,写诗成绩极有可能会超越李杜,成为史上第一诗人。

果真如此吗?其实他们都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你能猜到是哪一点吗?

伟大诗人的诞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他本身是伟大的天才,二是必须有伟大的时代环境,两者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王勃具备第一点,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自身能力没有任何问题,他活得越长,肯定写出的诗文名篇会越多,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出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可以这么说,李杜只能出现在盛唐,如果没有盛唐这个时代背景和肥沃的文化土壤,李杜不可能写出那么多精彩诗篇!

正因为开元盛世,盛唐国力达到了极端强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们渴望一路向前,渴望发扬自己的个性,甚至渴望远走边关,保家卫国。

这种背景下,才出现了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孟浩然、张九龄、贺知章、崔颢、王之涣等那么多的天才诗人,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李杜,也就是说李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因为诗歌金字塔已经建成,即使没有李杜,也会有王杜、张杜、高杜,或者李王、李张、李刘等,伟大的时代来临,伟大的诗人必然会应运而生。

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繁荣,但却催生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纯从诗歌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盛唐的延续。

再看看王勃生活的“初唐四杰”时代,格律诗刚刚成型,南北朝萎靡不振的诗风还未完全消除,“初唐四杰”风骨当时还备受怀疑,正如身为后辈的杜甫所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在这样一个狭隘的时代,诗歌爆发的土壤尚未形成,怎么可能会产生李杜这样伟大的诗人呢?

没有伟大的时代,王勃即使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七八十岁,他顶多会成为曹植、谢灵运,甚至陶渊明或屈原,但绝对不会成为李杜,也不会影响几十年后李杜的辉煌。

因此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就是王勃没有英年早逝,他也不可能成为李杜,更不可能超越李杜,因为时代不允许!除非他生长在盛唐。

朋友们,是否赞同本文观点?读了本文有何感想?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22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