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岳母强喂新郎合欢散,新郎怒吼:我不会喜欢小姨子的

古山讲民 2024-03-26 13:51:39

宋朝,胜观村!

“二爷爷,您怎么来了?”王辰缓缓地从床上坐起,看向站在卧室门口的老者。

“唉,你这小子,可不能就此颓废了啊!”

老者叹息了一声,走到王辰的身边,在他的肩膀上按了一下,示意他不用起身,接着又叹息了一声,开口道:“你父亲刚去世,你又生病,这件事情本不该现在给你说的,但是,瞒是瞒不住的,我希望你有一个心理准备。”

王辰略微沉默,苦笑着问道:“是田家要退婚吧?”

老者惊讶地道:“我也是刚刚听到这么个传闻,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辰淡淡地道:“那一门婚事,是我父亲和田伯父定下的,田伯父去世后,这门婚事还能维持,无非是因为父亲的秀才功名。我两次没有考上秀才,父亲又去世,田家想要取消婚约,十分正常。”

老者深深地望了一眼王辰:“被退婚,算是奇耻大辱,你能忍得了?”

王辰摇了摇头道:“这样的人家,退婚也算是一件好事,将来也未必能够幸福!何况,生气有用吗?父亲在时,有秀才功名,一切好说,父亲去世后,我们也不过是普通人家,田家可是财主,在槐树镇有头有脸,势力庞大。”

“我这老头子,经历的事情不少,却没有你想的通透啊!”

老者笑了笑,问道:“你是上过私塾的,有学问在身的,以后准备做什么,可想好了?”

王辰点了点头道:“想好了,继续读书,努力多年,我不想就这样放弃!”

“倒也是,现在放弃确实有些可惜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老者沉吟了片刻,说道:“你那几个堂兄弟,还是听我这把老骨头的话的,我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出一把力,以后你的生活,让他们管了。”

王辰苦笑道:“二爷爷,别这样,有道是‘救急不救穷’,何况他们几个也并不容易。我既然选择继续读书,继续考,肯定做到心中有数。”

“行吧,你这孩子,自小就有主意,还要强,既然你决定了,我便不劝你了。不过,若是有事儿,就和二爷爷或者其他几个堂兄弟说,你要记得,我们是一家人。”

老者摇了摇头,向着门口走去,走到门口,又突然回头道:“晚上,汤药熬好之后,给你送来,你记得喝!”

王辰点了点头,直到老者消失不见,他又躺正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屋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数天,那个传闻变成了真的,田家确实让人来退了婚,村子里的人对王辰充满了同情,颇为担心王辰,又数天,王辰的病彻底好了,村里的人才放心。

王辰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一般,只是,比以前忙碌了,以前的他,有父亲在,只需要安心读书,可是到了现在,却只能一边读书,一边做农活,一边上山砍柴。

似乎,王辰这段时间不出门,便是为了思考以后应该怎么继续生活,继续读书的问题。

上山砍柴,一部分是自己用,另外一部分则是扛到镇子上卖掉,王辰是在为自己存一些盘缠。而且,王辰发现一件事情,他的干柴都很好卖,一开始也并非如此,可是,后来到了镇子上,每次都会迅速被人买走。

这天下午,王辰又挑着一捆干柴,前往镇子上,刚到不久,那个看上去比他小了一两岁的姑娘就又出现了。

王辰十七岁,这姑娘也就才十五岁左右的样子,个子比王辰矮了一头。

“今天的柴不错,我要了!”姑娘轻声开口,声音动听,像是最为美妙的琴声。

“姑娘,你们家的柴这么快就用完了吗?”王辰微微皱眉。

“这小子,是不是傻,人家买干柴,他卖干柴,他问那么多做什么?”

“真是让人无语啊!”

“谁说不是呢?听说,他一开始他在卖干柴的时候,还读书呢,一点都卖不出去。”

王辰的话,一时间让周围议论纷纷,听着那些话,王辰顿时满面通红,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解释道:“姑娘,我只是担心干柴太多,没有存放的地方,到时候淋了雨,便不好烧了。”

姑娘摇了摇头道:“自然是有存放的地方,多谢提醒了,这些干柴留着,有备无患嘛!”

王辰立刻起身,说道:“那行,我帮姑娘送过去!”

姑娘却拒绝道:“这倒是不用了,我自己带来了扁担,自己担走就好!”

说完,便将两捆干柴中间那一根扁担取了下来,换上了自己的扁担,挑起两捆干柴就走,手脚十分麻利,两捆干柴都快要拖在地上了,却没有妨碍姑娘行走的速度,一看就是一个经常干活的人。

王辰将铜钱装了起来,向着周围熟悉起来的人抱拳告辞。只是,他却没有真的离开镇子,反而绕了一个弯,迅速向那姑娘的背后追了过去,轻悄悄的,走在阴影处或者背光处,不让那姑娘发现。

姑娘走了很远的路,几乎穿过了半个寿阳镇,姑娘前后左右看了一下,发现没有人,这才停了下来。

王辰看着这一幕,却是眉头紧皱,因为,他和田家关系好的时候,跟随父亲拜访田家,来过多次,这分明就是田家的后门,只是,他并不认识这位姑娘,因为,他和父亲来时,田家的女眷几乎是不能露面的。

就在此时,小门突然间打开,里面蹦出来一个丫鬟模样的人,抱怨道:“小姐,你又去买那个人的干柴了?若是让夫人知道,定然还要减少你的月钱。”

王辰闻言,瞪大了眼睛,难道这位就是和自己定亲的那个田家二小姐?偷偷用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整个田家,除了她外,或许没有人愿意帮自己了吧!

心中一叹,毕竟是曾经定过亲的人,还是有感情在其中的。

姑娘开口道:“小桃,小声点,免得被娘和妹妹知道了。”

小桃叹息道:“是夫人要退亲,二小姐也不在乎,还看不起他。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却去帮他,还不让他知道,况且,这件事情若是让夫人知道,又要扣你的月钱了。”

王辰愣住了,田家只有两个女儿,这个姑娘有个二妹,那么,这位姑娘的名字和身份就呼之欲出了,田家大小姐田绮梦。

田绮梦捂住了小桃的嘴巴,四下一看,瞪了她一眼道:“别大声嚷嚷,你是生怕我娘听不见吗?赶紧看看谁家缺柴,送过去!”

小桃嘟囔着道:“知道了,知道了,小姐!”

眼看着两个人要离开,王辰深吸了一口气,从街口转了过来,快步向前,走到田绮梦和小桃的身边,抱拳道:“王辰见过田大小姐!”

田绮梦和小桃吓了一跳,当田绮梦看清楚来人是王辰时,顿时又变得手足无措,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被人抓到了把柄一样。

小桃攥着拳头,威胁道:“你是谁啊?今天的事情,你没有看见,不然,哼哼!”

田绮梦弱弱地道:“真巧啊,王公子!”

“感谢田大小姐这些天的帮助,但是,我王辰和田家已经没有了关系,以后还请田大小姐不要再来找小生买干柴了,在下不是嗟来之食。”

王辰一边说着,一边将扁担换成了自己的扁担,将铜钱留下,挑着那两捆干柴直接离开了。

留下田绮梦和小桃在风中凌乱。

过了好一会儿,小桃才反应过来,指着王辰早已消失的方向,气的发抖地道:“小姐,你看看这都是什么人啊,你好心帮他,他却这样对你,一句好话没有,谁也不欠他的啊。”

“总归是我们田家欠了他。”

田绮梦摇了摇头,苦笑道:“他是一个读书人,自然有着读书人的傲骨,王叔叔泉下有知,当可瞑目了。之前,采用这种方式帮他,不就是为了他的尊严吗?好了小桃,别抱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别让娘发现了!”

王辰挑着干柴,再次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别人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王辰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任由周围嘈杂,我自岿然不动。

一直到了傍晚,王辰才将那两捆干柴卖了出去,关键是,还没有田绮梦给的铜钱多,然而,王辰却觉得,这样赚来的铜钱,更加心安理得,不用欠人情。

须知,欠债可偿,人情难还!

第二天,等王辰忙完,砍了几捆干柴,回到家中时,已经天色晚了,自然不能再去镇子上卖干柴,便只能休息,他懒得做饭,想要洗漱完后,直接休息,不曾想,四堂嫂却为他端来了饭菜。

第三天一大早,王辰一边做饭,一边读书,然后去田里锄地,忙完一切之后,直接将干柴两捆绑在一起,扁担的两端各有两捆干柴,挑着去了镇子上,到了地方,他便继续开始看书。

以至于,整整一天过去,他只卖出去两捆干柴,等到天色渐晚,还有两捆干柴没有卖出去。

“还要挑回去,真是白费了功夫!”王辰苦笑着摇头,他忘记带干粮,中午也没有吃饭,此时早已是饥肠辘辘。

“小哥儿,留步!”

还没有走两步,后面传来了喊声,王辰回头,看见一个老者拄着拐杖快步走了过来。

王辰连忙迎了上去,问道:“老丈,可是要柴火?”

拄着拐杖的老者点了点头道:“是要的,不过,老朽想和小哥儿打个商量。此前,老朽生病,花了一些积蓄,手头有些拮据,但是,家里又急着用干柴,不知道小哥儿是否可以先让我用用这干柴做饭,银钱后面再给你补上。”

王辰看着老者颤颤巍巍的模样,同情心顿起,直接开口道:“老丈无需如此,两捆干柴而已,直接送与老丈便是了,无非我多跑一趟而已,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

老者也不推脱,大喜道:“那自然是谢过小哥儿了,只是,小哥儿能不能好人做到底,给我送到家里啊?”

王辰点头道:“没问题!”

随后,王辰便跟着老者,将两捆干柴送到了老者的家中,老者本想留王辰吃饭,却被王辰拒绝了。

直到王辰走后,老者回到了屋子内,走向里间,里间赫然站着一个少女,不是田绮梦,还是谁呢?

老者笑呵呵地道:“大小姐,不出你所料,这王公子不仅将干柴送给了我,还送到了家中,看来,你没有看错人。”

田绮梦笑道:“我也是听父亲提起过,前几天又见识过,所以,我才敢断定他的为人。怎么样,老莫,他适不适合做自己的徒弟,教他采草药啊?”

“这个可以,等他再来镇子上时,我去找他说!”

老者点了点头,他采了一辈子药,经验十分丰富,只是女儿嫁人了,女婿家里有粮铺,并不需要以采药为生。

田绮梦微微行礼道:“老莫,谢谢你帮我,那我就先走了。”

“提什么谢啊,两年前,如果不是你救了我,我早就入土了。我送送你,大小姐”

老者一边说着,一边和田绮梦一前一后,走出了屋子。

当然,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王辰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只觉得,自己帮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至于田绮梦,或许更不想让王辰知道,只是,觉得田家对王辰有亏欠,想要补偿一下罢了。

数天后,王辰再次挑着两捆干柴来到了镇子上,依旧如往常一般,放下干柴,便在干柴后面开始看书。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一个声音将王辰的思绪从书中拉了出来:“小伙子,还真是珍惜时间,如此用功啊!”

王辰抬眼,看着熟悉的人影,连忙起身道:“原来是老丈啊!”

来人正是老莫,老莫笑呵呵地道:“我来买干柴的。”

说着,便将铜钱递了过去,接着道:“不过,还是要麻烦你给我送过去,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太行了。”

“这不算什么事情!”王辰将干柴直接挑了起来,跟在了老莫的后面。

到了老莫的家,将干柴堆放整齐,便准备离去,却被老莫拦住去路问道:“小伙子,我看你一边卖干柴,还一边看书,是喜欢读书,还是想考取功名啊?听我一句劝,如果想要考取功名,还是要专心读书,不能这样分心分神啊!”

王辰苦笑道:“老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做樵夫,我几乎没有收入,到时候去赶考,连盘缠都凑不齐。”

老莫摇头道:“你做樵夫,卖两捆干柴,也赚不了几个铜钱吧?”

王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说道:“除了这些,其他活计我也不会啊,关键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老莫佯装沉思了片刻,说道:“其实,你可以去采药,这个比你做樵夫要上许多。”

王辰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吧,采药需要前辈传授一些经验的,我们村子没有人采药,根本学不到这方面的经验。”

老莫抬手,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笑道:“我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采药人啊,你可以跟我学!”

“这……”

王辰有些犹豫地问道:“老丈,我需要做些什么?”

非亲非故,这老丈突然要传授自己这些经验,他心中是有些疑惑的,一般情况下,徒弟拜师,要经历过一定的考验,未必能成,他这算是天上掉下了馅儿饼啊。

老莫哈哈一笑道:“你当初送我两捆干柴,解了燃眉之急,需要我做什么了吗?你若是真想做点什么,别让我这里烧锅的干柴断掉就行。”

王辰答应了下来:“行!”

此后,王辰便跟在老莫身边学习采药的经验,他本是读书人,记忆力很强,又虚心求教,再加上老莫倾囊相授,没有用多长时间,王辰算是出师了。

起初,由于只有老莫强行灌输的经验知识,王辰采药并不顺利,但是,随着日子的推移,渐渐将得到经验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能力,所采之药渐渐多了起来,而且价值很高。

除了偶尔给老莫送几捆干柴之外,王辰已经不再砍柴了,他不仅攒够了盘缠,还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十八岁那年,王辰考中了秀才,而田绮梦也十六岁了。

考中秀才,上门提亲的人多了起来,但是,王辰志不在此,还想要再向前一步,他本想去上学的,可是,身上的银钱不多,便继续像往常一样,采药读书度日,准备攒够了银子,就直接去上学,考举人和考秀才有着很大的区别,闭门造车显然是不行的。

这年秋,山上的青草已经枯败,透着淡淡的红色,再往后,就会变成白色。

王辰背着药篓,走着熟悉的山路,忽然间眉头一皱,淡红色的草丛里突兀地出现一片的白,他冲了过去,发现是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男子躺在其中,呼吸微弱,脸色苍白。

“背下去,也救不了了!”

王辰摇了摇头,他懂采药,也懂一些医理,何况读书人有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悠悠地叹了口气道:“本来是为自己打算的,算是便宜你了,毕竟是条性命。”

他起身向远处走去,那是一个很平凡的地方,却被他扒拉开杂草,露出一个仅能爬进去的山洞,洞口虽小,里面确实豁然开朗,有三间房屋大小,他拿出火折子,走到一个角落,苦笑了一下,拔出一株草药。

这是一株百年紫灵参,无论多么重的伤,只要服下,便能痊愈,价值千金,有价无市,这是他在一处悬崖上无意间发现的,本是留给自己,或换银子,或有备无患的,现在,他要拿出来救人了。

回到中年文士的身边,将百年紫灵参挑开一个小口,汁液直接滴了下来,数息时间,中年文士便皱了皱眉头,干涸的嘴唇微微张开,百年紫灵参的汁液全部落入其中。

王辰没有去采药,而是坐在旁边静静等待,半个时辰后,中年文士悠悠转醒,坐了起来,看见旁边已经干枯的紫灵参,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奇问道:

“你既然拿它来救我,自然也知道它的价值,你不心疼吗?”

他看出来了,王辰并不富裕,就是一个普通的采药人。

“不心疼才怪!”王辰摇了摇头道,“但是,我觉得救人更重要!”

中年文士讶然道:“像你这样的人不多了。”

王辰揉了揉自己有些发痒的鼻子,开口道:“这样的人本就不多,但,总还是有的。”

中年文士笑出声来:“你这小哥儿真有意思,药篓里还放着一本书,难道你还想考秀才?”

王辰双手一摊道:“不想,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秀才,我想考举人,奈何银子不够,无法去其他地方求学,还要攒盘缠,便只能一边采药,一边读书了。”

“原来是这样!”

中年文士沉吟道:“接下来的时间,反正我也所幸无事,便帮你一把,考个举人还是没有问题的,算是对你救命之恩的报答了。”

王辰一怔,考个举人没有问题?好轻松的话语。不过,王辰并不傻,这中年文士一身文士打扮,应该学问不浅。

最终,王辰答应了下来,上午跟随中年文士读书学武,下午则是继续采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便是两年时间过去,王辰二十岁了,田绮梦也十八岁了,王辰更是高中了举人。

两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王辰在镇外救了田绮梦一次,两个人渐渐熟络起来,再后来,一次给老莫送干柴的时候,由于他练武的原因,耳聪目明,远超常人,竟然在老莫家发现了田绮梦,追问之下,他才知道,老莫当年教他采药,也是田绮梦所求。

田绮梦救过老莫,老莫受她之托,传授王辰采药经验,因为这些,王辰救了中年文士,跟着中年文士读书学武,因为学了武,又救了田绮梦一次,这几乎是一个闭环。

很多事情,看着是巧合,其实,又存在着某种必然。

由于和田绮梦熟悉起来,他才知道,为何当年和他订婚的人是田绮梦的妹妹田雪语,毕竟,田绮梦身为长女,尚未婚配,又怎会让田雪语先订婚呢?

原来,田雪语和田绮梦是同父异母的姐妹,田绮梦的母亲早逝,现在的田家主母其实是田财主后来的续弦。

两个人日久生情,私下定了终身,王辰甚至庆幸当初田雪语的退婚,否则,她又怎么会有机会遇见田绮梦这样的好女子呢?

只是,两个人并没有对所有人说,除了老莫和中年文士外,没有人知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直到王辰高中举人,前去田家提亲,一开始,田家并不同意,并坚持田雪语和王辰有婚约在身,王辰必须娶田雪语才行。然而,王辰已经身为举人,有功名在身,哪里还容许田雪语等人的胡搅蛮缠?

何况,当初两个人已经解除婚约?

田雪语和其母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奈之下,只得同意,然后提出婚礼要在田家办,一应开销,也有她们田家出。

在外人眼中,这是田雪语和其母亲对王辰的补偿。

婚礼当天,一切正常,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到了晚上,婚宴结束,王辰将二爷爷等人送走,这才向着洞房走去。

刚到洞房门口,竟然碰见了田雪语的母亲,他连忙行礼道:“岳母!”

“洞房夜,醉醺醺的,对绮梦也不好,这是醒酒汤。”

田雪语的母亲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面还有一个小碗,她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辰,接着道:“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以前的事情,是岳母小气了,你莫要放在心上!”

“岳母说的哪里话?我都和绮梦成亲了,还该谢过岳母成全!”王辰接过醒酒汤,一饮而尽!

“行了,我就不打扰你们的洞房花烛了!”田雪语的母亲笑了笑,拿着托盘和碗离开了。

王辰再次行礼,等田雪语的母亲离开,他走进了洞房,从里面将门插好,这才去掀红盖头。

红盖头掀开的瞬间,顿时愣住了,他皱眉道:“雪语,你怎么会在这里?绮梦呢?”

田雪语嘟着嘴,不开心地道:“绮梦,绮梦,又是绮梦?我哪里比不上她?何况,我和你本来就是有婚约在身的!”

王辰眼睛微眯,不愿再和她废话,转身准备离开,却发现门被从外面锁住了。

外面传来了岳母的声音:“我给你下了合欢散,等今晚过后,雪语才是你的妻子。”

王辰感觉脑袋一胀,有些发热,呼吸都变得沉重了,不用说,自然是合欢散发作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将门打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田雪语的母亲笑呵呵地道:“合欢散应该发作了吧?你也是血气方刚的男子,知道后果的,过了今晚,你不认,也得认,除非你举人的功名不想要了!”

王辰摇了摇头道:“这是你们逼我的!”

他跟着中年文士学武两年,岂是白学的?一掌便将屋门震开,直接将田雪语的母亲也带了进来,随后找到绳子,将两个人绑了起来,既然你们不想体面,那就不要这体面了。

做完这一切,王辰感觉自己马上就无法压制合欢散了,立刻离开,疯狂寻找田绮梦,终于在一间柴房找到了被绑的田绮梦,他立刻走了进去,没有换地方。

第二天早上,王辰和田绮梦走出了柴房。

田雪语和其母亲因为想要陷害王辰,甚至胁迫王辰,被流放。

王辰和田绮梦就生活在田家,两个人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辰没有考上进士,倒是他的小儿子考上了进士。

不过,王辰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照顾过自己的堂叔伯兄弟们,一个个都被王辰照顾的很好,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店面,衣食无忧,甚至,他们的后人也都跟着王辰读书。

0 阅读:0

古山讲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