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通过玩弄“人权”,成功逼反其一手扶持的伊朗?

雅旋谈社会 2023-06-27 11:15: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77年12月,主政伊朗的巴列维国王不慌不忙地打开王宫的窗户,望向天空中飞过的F-14战斗机

除了美国之外,伊朗是唯一一个装备了这款当时世界上最先进飞机的国家,此时的伊朗,可以说是美国最为亲密的盟友

然而短短三年后,伊朗就变成了全世界头号反美的国家,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国王,最终也迎来客死他乡的结局

伊朗的“光速变脸”,其实还要归咎于美国在“人权”上的虚情假意

伊朗空军的F14战斗机

1953年伊朗政变

美国同伊朗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纠葛,最初全部源于冷战早期的战略需求

在二战之前,伊朗是英俄“大博弈”的前线,随着英国衰落以及苏联崛起,红色阵营在英国退出亚洲后,南下伊朗打通印度洋出海口,就成了斯大林必然会做出战略选择

为了应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取代英国成为西方世界领导者的美国,决定将影响力扩展到自己从未踏足的伊朗

而此时的伊朗正在摩萨台的领导下,大肆国有化英国在伊朗的石油产业,这也给了美国人“替英行道”的契机

1953年,在CIA的直接干预下,伊朗内部爆发了以反对摩萨台为目的的政变,在美国不遗余力的援助下,政变很快获得成功

政变结束后,伊朗建立起了以国王巴列维为核心的集权政府,这个政府不仅全面倒向美国,并且推翻了一部分摩萨台时期的改革

在巴列维的授意下,伊朗新政府重新分配了石油收益,英国与美国自此都可以从利润丰厚的石油贸易中分一杯羹

伊朗前首相摩萨台

不过美国不是缺钱的主,比起这一点石油收益,此时的美国就算倒贴钱也愿意稳住这个刚收的小弟

1953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政变后的第一时间就表示“将会对巴列维的国家进行全面援助”

和后来喜欢拖欠的美国不同,五十年代的美国出手极度阔绰,政变爆发次年,美国对伊朗无偿援助总额高达1.1亿美元

这笔钱不仅占到了当年伊朗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而且远超五十年代伊朗石油工业的全部收益

不仅给钱给的利索,一手策划政变的CIA还留在伊朗,手把手教导年轻的国王,如何使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打击反对派

在美国的帮助下,巴列维王朝很快在全伊朗范围内建立起了稳定统治,随着伊朗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到1956年其财政已经能实现自给自足

年轻的巴列维国王

此时冷战逐步进入高潮,美国对伊朗的需求也有增无减,在伊朗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后,美国开始考虑强化这个小弟的军事实力

1957年初,美国作出决定将在未来三年内,为伊朗提供总额多达2.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笔援助将帮助伊朗建立起一支规模达37万人的常备军

在美国不遗余力的输血、以及六十年代激增的石油收入的双重作用下,巴列维国王最终建立起了一支纸面数据傲视中东的军队,在他的设想中,这支军队将会作为忠实的鹰犬,为他捍卫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背叛了忠心耿耿的自己的,反而就是把他一手扶起来的美国

巴列维独裁王朝

客观而言,巴列维王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裁政权,不过独裁政权从来就不是会引发美国反对的理由

美国能和君主制的沙特打成一片,自然也能容忍巴列维在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伊朗中,适度发挥一些权力的小任性

空有装备的沙特军队

然而美国人也清楚,落后的政治体制不会成就真正的强国,他们可以容忍远在天边的沙特拥有一支毫无战斗力的王爷军,却不允许同苏联接壤的伊朗过度孱弱

为了将伊朗培养成能真正抵抗苏联的打手,肯尼迪上台之后,开始要求巴列维国王在伊朗进行全面改革

在美国人的意见中,伊朗的改革要点一是改变旧有土地制度、二是在政府中清除裙带关系,同时铁腕反腐

其实这些旧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巴列维国王本人,不过国王为了尊重美国人的意见,宁可对自己开刀也要进行改革

1963年,巴列维开启了象征全面改革的“白色革命”,这次改革结束之后,伊朗不仅建立起了新的土地制度,同时还破天荒地在伊斯兰世界中给予了妇女选举权

为了提升伊朗国民的文化素质,巴列维甚至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扫盲,然而步子太大会扯到裆,巴列维对自己阶级的背叛最终在国内遭到了反噬

“白色革命”之后,反对女权的伊朗宗教势力同反对土改的伊朗地主阶级,居然同同时反对宗教与地主的反对党伊朗民族阵线站到了一起,共同反对巴列维国王

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

国王此时并不慌张,美国支持的政变与美国的援助让他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只要听美国的话,那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美国的支持下,他大肆扩张伊朗的秘密警察组织“沙瓦克”,并利用这一组织血腥镇压上述的一切反对者

实际上正是因为美国的纵容与支持,才让伊朗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期间,由一个虚假的君主立宪政府变成了真实的国王独裁政府

美国人的伪善在扶持伊朗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白色革命”实现了程序上的正义,但却导致伊朗政治制度实际上开了倒车

然而对自己的“善良”感到心满意足的美国人才不会在意伊朗是否在开倒车,为了强化对波斯湾的控制,白色革命之后美国继续强化着对伊朗的军事扶持

到七十年代中期,尼克松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几乎愿意出售伊朗所需要的任何常规武器

尼克松与国王

1974年,伊朗甚至获得了30架在当时最为先进的F14战斗机,而伊朗也是除美国外唯一装备这款战斗机的国家

在美国的扶持之下,伊朗在三十年间,逐渐从一块贫瘠的殖民地,成长为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

巴列维国王本人也深知,如果没有美国人的扶持,那今天的他说不定还在哪个角落里继续着流浪之旅

于是,在七十年代末期,他本人对美国的言听计从,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不管是国王还是美国都没有想到,这种盲从,最终会毁了美国在伊朗的一切

意料之外的伊斯兰革命

巴列维国王之所以能稳定地维持着对伊朗的统治,同极度的高压不无关系

秘密警察“沙瓦克”与特务机构“王家调查委员会”负责解决那些反对派,而重金打造的伊朗军队则随时准备对公众活动重拳出击

七十年代的德黑兰街头

这个独裁政府看上去虽然不怎么人道,然而却四平八稳地走过了动荡的七十年代,并让伊朗获得了缓慢的进步

七十年代末,德黑兰高楼林立,车来车往,伊朗女性们穿着清凉,行走在大学校园之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全然无法感受到这是一个伊斯兰教统治的国家

可是“好人”吉米·卡特的上任,最终却搞砸了一切

作为历史上风评最好的美国总统之一,吉米·卡特在上任以来一直以人权斗士自居,当他成功赢得美国大选的消息传到伊朗时,被巴列维压迫已久的伊朗人民们充满希望

他们很清楚巴列维唯美国马首是瞻,而卡特的上任势必会为伊朗带来新一轮“白色革命”

然而卡特是人权斗士不假,可是他的人权却充满着美国式的偏见,在他的眼里,此时的伊朗安定祥和、歌舞升平,年轻女性可以自由地穿梭在德黑兰的大学校园中,伊朗的人权毫无问题

对于那些巴列维政策下极度受损的伊朗农民以及宗教势力,他却视而不见,特别是当美国选择不干涉巴列维政府逮捕在伊朗宗教界中有巨大影响力的阿亚图拉马哈茂德·塔利卡尼时,伊朗人彻底看穿了美式人权的虚伪

对华盛顿失望透顶的他们,不得不选择揭竿而起,重建一个没有国王与美式“人权”的国家

伊朗人质事件中的照片

在1978年,被巴列维压迫却入不了卡特法眼的伊朗农民,占到伊朗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在这些人眼中,德黑兰有关女性的一切进步都是“离经叛道”,伊朗必须回到“正轨”

最终在伊斯兰什叶派领袖霍梅尼的带领下,伊朗人赶走了巴列维国王,建立起了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新伊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尾声

在五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认知中,同伊朗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同巴列维本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卡特政府对伊斯兰革命毫无准备,还在随之而来的伊朗人质事件中丢了大人

人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立即同伊朗断交,然而这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傲慢与误判所导致短暂逆转,美国同伊朗之间,此时还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并且伊朗此时最大的敌人,反而是日后被美国两度入侵的伊拉克,为何在巴列维倒台三十年间,伊朗会逐步成为最坚定的反美分子?

关注历史微鉴,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范鸿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伊朗关系》

范鸿达;《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国伊朗关系研究(1941—1979)》

桑碧桃;《伊朗美国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

Marriyam Siddique;《论国家身份与伊朗外交政策: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失败之路(1997-2005)》

高祖贵;《美国与伊朗关系的演变》

2 阅读:535
评论列表
  • 2023-07-23 08:21

    你确定这次是美国的功劳逼伊朗反水吗

  • 2023-06-27 15:09

    是美国以为借神棍拿捏一下巴列维 没想到瞬间变天

    小心禁言 回复:
    哈哈哈哈[得瑟][得瑟]拉不出屎也是美国搞得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