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这样吃水果的人,痴呆风险增4倍

涵阳说健康 2024-06-23 18:40:20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深受很多人喜爱,几乎天天都吃一点。但也有一部分人虽不喜欢吃新鲜水果,却对水果干情有独钟,认为水果干只是水果经过脱水处理,和吃水果的营养、效果基本一样。然而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样吃水果的人,痴呆风险增4倍。

这样吃水果的人,痴呆风险增4倍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但如果制成水果干并且吃太多,可能会变成老年痴呆的“帮凶”!一项研究发现:与摄入较少水果干的人相比,摄入较多水果干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达4.09倍。

研究人员调查了34万余人的新鲜水果和水果干摄入量发现:水果干(如李子干、梅子干、杏干、葡萄干等)的摄入量则显示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与摄入较少水果干的人相比,摄入较多水果干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达4.09倍。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新鲜水果摄入量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潜在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与日常几乎不吃水果的人相比,如果日常把水果干作为代替吃水果的方式,会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真的还不如不吃。而吃新鲜的水果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并没有任何关联。

这样吃水果的人,越吃越伤身

1.有霉点的水果继续吃

有些人会认为把水果霉变部分去掉就可以继续吃剩余部分,但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为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正常部位,把已经霉变的水果扔掉更保险。

2.用鲜榨果汁代替水果

很多人觉得吃水果麻烦,认为喝鲜榨果汁比吃水果更方便还更营养。但是,水果被榨成汁后,营养价值其实降低了,汁后的水果残渣被丢弃,损失了大部分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榨汁时,由于破坏了水果的细胞壁,细胞内的糖分会游离到细胞外,变成游离糖。游离糖进入人体后,能够更快地被机体吸收。因此,喝果汁对血糖的影响更大,也更容易导致高血糖的发生。

3.用水果干代替水果

水果干不能替代新鲜水果。水果干损失了所有的水分,维生素C在制作水果干的过程中也损失殆尽,并且还损失了人体需要的,几乎只能从新鲜蔬果中获取的营养素。如果制作水果的工艺是露天风干或晒干的,会增加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如果是用糖渍或盐渍、油炸制作的,又会增加糖、盐、脂肪的含量,是不推荐食用的。

4.饭后大量吃水果

很多家庭及饭店,都在饭还没吃完之前就把水果端上来了,美其名曰“消食水果”。其实,不太建议大家餐后立即吃水果,最好是安排在饭后一小时或者是饭前一小时。水果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吃饭后如果立即吃水果,可能会有一点促进消化的作用,但是本来已经吃得很饱了,如果再吃水果,则可能会造成出现胀气、泛酸以及便秘等情况的发生。

水果虽好,4类人吃水果要当心

1.易腹泻的人:带有细小籽的少吃

易腹泻和处在腹泻期的人,要少吃猕猴桃、火龙果、桑葚、柿子、草莓、香蕉、鲜枸杞、甜瓜、西瓜、葡萄等含有小籽的水果。水果籽大多是纤维类,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它们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更快地排出体外。

2.胃酸过多的人:有机酸含量高的少吃

口感酸的水果能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因而有助消化,比如李子、杨梅、山楂、柠檬等。但胃酸过多、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应少吃这类水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3.减肥人群:热量较高的要限量

椰子、牛油果、榴莲等热量较高,减肥人群要限量。其中,椰子的脂肪含量高达12%;牛油果的脂肪含量为15.3%;和前面两种水果不同的是,榴莲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超高的糖分,它的脂肪为5%左右,糖分高达27%。

4.糖尿病患者:升糖指数高的少吃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选择时要慎重,不能只关注含糖量多少,要考虑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GI值”(升糖指数)。比如西瓜含糖量虽低,但GI值为72,属于升糖指数高的水果,而苹果和梨含糖量虽高,但GI值仅为36。个别水果如大枣,GI值较高且含糖量较大,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

涵阳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