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精品长文|斯大林的超级阳谋——朝鲜战争的爆发

校尉讲武叙世界 2024-07-01 15:32:38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续前:

《国运的抉择——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解读朝鲜战争》之壹“当年我们为何选择向苏联一边倒”

精彩摘要:

万里之外的克里姆林宫,深吸一口之后,斯大林满意地放下了烟斗:毛泽东,我看你还怎么跟我争!

斯大林志得意满放下烟斗的时候,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里面,在袅袅香烟的陪伴下,毛泽东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对于刚刚从长期战乱中走出来,依然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来说,朝鲜战争的爆发,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要想抓住这场危险中隐藏的那一线机遇,最重要的不是要不要、而是敢不敢!

……

斯大林下出鼓动朝鲜统一这步棋,几乎毫不费力,打几个电话就搞定了。

但毛泽东下出抗美援朝这步棋,却用尽了自己乃至所有中国人的力气——虽万千人吾往矣!

这就是国力的差别,人家信手而动,你就要全力以赴。

走出这一步,除了智慧,更需要勇气,更需要大国脊梁特有的意志力!

脊梁能够挺住,人民才能挺住,国家才能挺住,民族才能挺住!

正文:

大概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杂志媒体,甚至包括主流报纸,开始集体反思建国以后我们犯下的各种错误。

比如建国初期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决策,便是一个被批驳的重点。

有人言之凿凿,宣称如果中国不倒向苏联而是选择美国,就会得到美国的扶持,迅速变成发达国家,不必再经历几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之路。

人总是会犯错,国家同样如此,因为决定国家行为的,即便是最伟大的政治家、最睿智的领袖,依然还是人,而是人就会犯错误。

因此,个人也罢、国家也罢,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本身,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但这并不代表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对象就一定是错的。

因为反思者也罢、批判者也罢,同样也是人!

更进一步说,打着反思旗号的,并不一定是圣人。相反,那些热衷于打着反思旗号对别人搞道德绑架的人,往往居心叵测。

因此,所有文案、文风高度一致的所谓定体问、反思怪,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背后有人操盘。

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舆论战、心理战、认知战,从来没有离开我们身边。

校尉并非阴谋论者,但校尉也绝非白月光。

审美可以白月光,做人却绝对不能如此

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但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辨与逻辑,而不是全盘接受别人的“反思”论调。

比如,校尉始终认为,在我们所犯的错误中,绝不包括建国之初对苏联的一边倒。

关于这点,在国运系列首篇“当年我们为何选择向苏联一边倒”中,已经有过系统的阐述。

在进入国运系列《国运的抉择——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解读朝鲜战争》正题之前,之所以专门单写一篇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它既是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外部环境。

看懂了当年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才能真正看懂朝鲜战争的历史背景!

今天,我们进入国运系列的第二篇:

《国运的抉择——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解读朝鲜战争》之贰“斯大林的超级阳谋——朝鲜战争的爆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美苏的三国博弈中,中国无疑是弱势方,因为我们的实力最弱,能够调度的资源最少。

因此,除了利用向苏联“一边倒”换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以摧枯拉朽之势最大幅度完成对国家主体部分的实际控制,我们也在聚精会神搞建设,并不想掺和外面的破事。

解放初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这是由中华文明的“农民”基因决定的,每次战乱过后重归统一,我们的民族,总是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后重建、投入到家园修复中,而不是满世界转悠试图到别人家里趁火打劫。

比如我们南面那位邻居,自己刚刚从殖民者的鞭子下逃脱,就迫不及待向周边几乎每一个国家发起了侵略。

可就在我们聚焦于内政的时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1950年5月13日,中方收到朝鲜通报,将在短期内发动对韩国的进攻。

一个多月后的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意外之余,还有一肚子火没地方发。

因为在此之前,苏联信誓旦旦,不允许朝鲜主动发起进攻。

显然,没有苏联的支持,朝鲜不可能有这个胆子,更没有这个实力。

而在之前长时间的战争准备中,中国居然被排除在外,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这个味道太坏,斗争经验丰富的开国领导人,不可能不高度警觉。但当时就要看透斯大林的真实意图,确实有难度。

斯大林的心思,没人能够看透

虽然我们从几十年后的上帝视角来看,原因并不复杂。

根据中国向苏联一边倒取得的重要成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1952年底,苏联就要从旅顺港撤出。

让金日成进攻韩国,不过是斯大林为了确保得到远东不冻港的阳谋。

但是,大国博弈,高手过招,真的只有这么一层目的吗?

显然,历史不会那么简单明了!

一、毛泽东的首次出访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

我们都知道,老人家一辈子就出访过两次,并且都是去的苏联。

顺利抵达冬天的莫斯科

这次出访,就是第一次。出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废除苏联与国民党政权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为什么要废除老条约,因为国民党秉承了一贯的对外妥协或者说卖国风格,同意苏联继续保留在东北的利益,也即实际控制中东铁路、旅顺港和大连(大连也有港口,但并非军港),以及承认蒙古独立。

上篇提到过,在中苏建交之前的协商中,苏联提出两个要求,一是继续承认蒙古独立,二是保留苏联在东北的特权。

对于苏联的第一个要求,鉴于蒙古已经事实独立,同时也是为了换取最大程度统一中国的宝贵时机,我们捏着鼻子认了。对于第二个要求,老人家就不想再退让。

如果让苏联的陆军横贯东北、直达辽东半岛,让苏联的海军在渤海巡弋、直接威胁北京,中国等于主动请苏联把镰刀放在自己脖子上。

即便盟友,也不能让人把刀架在脖子上!

比如被美国驻军的日本、韩国、德国,一次次被美国人阉割去势,却还得忍着痛说,幸亏美国爸爸蛋蛋割得及时,否则我们肯定会误入歧途。

主人再喜欢宠物,但在宠物发情之前,终归还是免不了给它一刀!

中东铁路:呈T字形,横贯整个东北,一头连接苏联内地,一头连接海参崴,一头通往大连、旅顺,正如一把镰刀

斯大林也知道老人家的来意,先是闭口不谈,后来又闭门不见。

为此老人家大发脾气,闭门不出拒绝外出活动,还当着苏方人员表达了愤怒:“我来难道就是吃饭、睡觉、拉屎的吗?”

这时英国人出来拱火,一边说斯大林“软禁了毛泽东”,一边紧锣密鼓准备承认中国。

美国人自然更不会坐视,杜鲁门发表声明,称“同意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绝不干预中国内战”;没过两天,国务卿艾奇逊也出来挑拨,声称“苏联侵占了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美国的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言下之意,就是只要中国改换门庭,朝鲜半岛也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美英的助攻,客观上确实对我有利,但千万不要太当真。因为他们一贯的秉性告诉我们,如果真的抛开苏联去拥抱美国,只会两头失塌。

相比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艾奇逊的对华政策比较理性

面对西方国家明显的挖墙脚行为,面对软硬不吃的毛泽东,斯大林也怕逼得太狠,中国真的翻脸转向美国,最后终于做出让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谈判,1950年1月28日,苏联回复中国代表团,基本同意了中国的方案,但加上了一条:苏联有权自由利用中长铁路(也即中东铁路)运输兵员和军用物资。

对此,中国针锋相对,要求对等利用苏联西伯利亚铁路从东北至新疆自由运输兵员和军用物资,把苏方顶了回去。

最后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达成了三条核心条款:

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

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并将该地区设施移交中国政府,中方偿付旅顺港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

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中方同意大连自由港问题待签订对日和约后再作处理。

二、斯大林的超级阳谋

不管赫鲁晓夫如何全盘否定,斯大林依然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政治天才。

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单论政治才能,斯大林绝对可以排进前几位

在整体处于劣势的局面下,能够逼得斯大林退让一步,老人家同样也是不世出的天才。

但斯大林肯定不甘心就这么失去在东北的特权。

高手对局,有来有往才是常态,一方压着另一方打,尤其是菜鸡主角来个奇遇就逆袭翻盘,那是网络爽文,不是历史现实。

像对印自卫反击战那样的神仙仗能够成为现实,只能说,双方决策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

出现这样的对手,是我们的幸运,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历史常态。

相反,最凶险的局面、最狡猾的敌人,才是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触底反弹阶段必然要经历的考验。

昔日的抗日战争是如此、当时的抗美援朝是如此、今天的中美博弈同样如此!

而抗美援朝的险境,就是斯大林亲自导演的。

在陷阱系列《俄乌冲突年终总结俄罗斯篇“最深的陷阱”》中,校尉总结过俄罗斯的四大民族性格:大国沙文主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强权崇拜、领土扩张主义。

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却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因此,对于领土,尤其是梦寐以求的优良不冻港,让斯大林吐出来,比割他的肉还难受。

我们知道,苏联的国土虽然辽阔,但始终缺乏优质不冻港,尤其是在远东。

大名鼎鼎的海参崴,其实有将近4个月的封冻期。影响经贸也就罢了,作为军港,谁能确保这四个月敌人不来打你?

海参崴港口内厚厚的冰层

因此,苏联要想在远东与美国抗衡,必须拥有不冻港,以及配套的铁路。

这也是老人家出访时,与苏联谈得这么艰难的根本原因。

这是硬生生从斯大林的咽喉深处,掏出来最大最肥的一块肉。

慈父上台以来,何尝吃过这种大亏!

也许是在莫斯科市中心豪华的克里姆林宫,也许是在莫斯科郊外森林中神秘的孔策沃别墅,总之,在与中国人艰难谈判的过程中,斯大林灵光一闪,找到了完美的解决办法。

斯大林的行宫孔策沃别墅,漆成绿色是为了不被人发现

同意朝鲜攻打韩国!

如果朝鲜赢了,斯大林可以在朝鲜半岛南部挑选最好的不冻港,那里的地理位置甚至比旅顺还优越。

相比旅顺,朝鲜半岛更靠外,更有利于进攻

如果朝鲜输了,美军肯定要进驻朝鲜半岛,迫于美军压力,中国不得不“请求”苏军继续驻扎在旅顺,苏联没准还能借机提出其他条件。

就算不输不赢,朝鲜半岛的和平已经被打破,紧张局势不会轻易缓和,苏联依然可以在旅顺长期存在。

最高明的是,不管美军以何种方式介入、不管朝鲜半岛打出什么结果,站在前面抵挡美军压力的,永远是中国而不是苏联!

而在美军的压力下,中国将彻底丧失与苏联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任凭苏联予取予求,甚至就此沦为苏联的附庸。

相比不冻港,彻底收服东方大国、彻底压服“桀骜不驯”的毛泽东,才是斯大林更深一层的目标!

大国博弈,很大程度上,就是领导人智慧与意志力的比拼,其中意志力更为重要。

因为大家都有庞大的智囊团,除非独断专行的独夫,否则不至于做出太蠢的决定。在智力水平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意志力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因此,在中苏谈判中吃了毛泽东一个小亏后,斯大林就一定要扳回来!这不单是面子问题,还涉及到两国交往的气势!

后来赫鲁晓夫访华,老人家选择在泳池里与之会谈。单从外交礼仪来讲,确实有点不合适,但从抢夺气势的角度看,却是别出心裁的高招,跟当年在西柏坡请米高扬请吃辣椒是一样的道理。

这两张照片放一起,能够明显看出双方领导人气场的变化

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东亚之外,还有欧洲、还有世界。

当时美苏争霸的主战场,不是位于苏联偏远之地的亚洲远东地区,而是直抵苏联腹心的中欧、东欧。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不久,1949年8月24日,臭名昭著的北约成立。

苏联在欧洲方向的压力陡增。

在《拜登的乌克兰之行提醒我们,必须尽快充实我们的核武库》中曾经提及,我们核试验刚刚取得成功的时候,其实最为脆弱。因为缺乏载具,核武器并无实战能力,反而容易遭致美苏的打击。

当时的苏联,也刚刚在1949年9月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配套的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连影子都没有。

相反,美国的原子弹,几年前就在日本进行过实战。并且美军基地遍布苏联周边,普通轰炸机稍微改装一下,就能够威胁到苏联的核心区域。

日本种蘑菇之后的景象:核武器的威力,确实超出人类想象

如果此刻美苏因为争夺欧洲而爆发大规模战争,在美军核武器的威慑下,苏联必败无疑。

唯一的制衡力量,就是苏联强大的陆军。但在核武器面前,再好的坦克,也只是脆弱的铁皮盒子。

苏联需要一个合适的由头,一个让美国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把美国人的注意力从欧洲移开、从苏联的主体部分移开。

透过烟斗升起的缕缕轻烟,斯大林微微眯缝着眼睛,看到了东亚、看到了朝鲜半岛!

利用小小的朝鲜半岛,不但可以撬动全球局势,将美国的重心从欧洲引向远东,还可以彻底恶化中美关系、彻底压服不听话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逼入不得不依赖苏联的困局,这是二战至今为止最为高妙的地缘政治阳谋。

通过朝鲜战争,斯大林确实把中国拉入了战团,但他肯定没想到,有朝一日中国会取代苏联,变成中美博弈的主角

相比之下,美国通过挑动俄乌冲突,彻底破坏俄欧关系,不但逼得欧洲的资本、产业回流美国,而且将已经出现离心倾向的欧洲国家与美国重新绑定,同样也是精心谋划的地缘政治阳谋。

区别在于,通过朝鲜战争,斯大林实现了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中苏关系的深度绑定,进而取得了美苏博弈的主动权;通过俄乌冲突,美国却把始终不肯与西方彻底切割的俄罗斯,拼命往中国方向推了一把,把自己变成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中孤立的一方。

这种差距,不是智力水平,而是眼界格局。

有些人聪明一世,却始终碌碌无为,就是格局太小。

格局决定不了你的人生低谷有多低,但格局能够决定你的人生高度有多高!

正如校尉刚入行时,一位老前辈所言,没有大格局、大视野的人,干不了战略分析工作。这句话,值得校尉铭记终生。

刚毕业的时候,坐在伊犁的喀什河边思考人生:没错,喀什河在伊犁,话说那会头发好浓密啊

搞明白斯大林的真实意图之后,对于慈父此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神操作,我们自然了然于胸。

虽然是阳谋,但在操作的过程中,斯大林还是耍了点小心机。因为再好的阳谋,准备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保密,否则就会变成拙劣的伎俩。

1月30日,中苏谈判进入尾声,也是中国刚刚提出对等利用西伯利亚铁路反制苏联之后,斯大林授意苏联驻朝鲜大使斯蒂科夫通知金日成,自己愿意就攻打“南方”与之协商,并准备提供帮助。

2月2日,斯大林再次通过斯蒂科夫叮嘱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之事必须严格保密,其他朝鲜领导人和中国领导人都不能透露。

在此之前,对于朝鲜的进攻欲望,斯大林一直在压制,理由无非是“南朝鲜有美军,一旦进攻,美军必然干预”、“三八线依然有效,朝鲜主动破坏,苏联就无法阻止美国”。

不过到这时候,这些都不成其为理由。

2月14日,中苏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月13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朝鲜一直憋到开战前一个月,才向中国通报情况,毛泽东紧急要求向斯大林证实。

1976年,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金日成

5月14日,斯大林语焉不详地答复“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尽管电报中说要征得中国的同意,但箭在弦上,中国已经无法阻止朝鲜。

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6月27日,美第七舰队紧急进入台湾海峡。

蒋介石终于松了一口气,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算是暂时保住了。

斯大林也松了一口气,留下台湾这个尾巴,中美关系就好不了!虽然最初让中国跨江而治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毕竟也让中国跨海分裂了(注)。

注:当时美国已经放弃台湾国民党当局,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爆发,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相反,为了防止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苏联一直试图分裂中国。具体分析参见上篇。

虽然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但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苏联代表故意不出席安理会会议,任由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成联合国军正式介入半岛战争。

这是斯大林的第一个神操作,放任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干预朝鲜战事。

因为斯大林鼓动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美国人的战略重心从欧洲吸引过来。安理会一阻挠,美国人不来了可怎么办?

这个空荡荡的座椅,原本属于苏联

中国提出警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如果朝鲜兵力不足,中方可以协防。

金日成赶紧请示斯大林,结果慈父微微一笑,这点困难算什么,相信朝鲜同志一定会克服并取得最终胜利。

这是斯大林的第二个神操作,放任美军成功反击,因为这样才能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才能彻底将中国推入苏联怀抱。

美军迫近三八线后,朝鲜紧急请求支援,中苏开始协商出兵事宜。但苏联迟迟不同意派空军支援,致使中国迟迟下不了出兵的决心。

这是斯大林的第三个神操作,故意拖延中国出兵的时间,就是要让美国人的刺刀顶到中国的鼻子底下。

这个时候,美军逐渐逼近鸭绿江,金日成已经准备到中国境内组织流亡政府。

第一次战役开始时,美军已经迫近中朝边境

万里之外的克里姆林宫,深吸一口之后,斯大林满意地放下了烟斗:毛泽东,我看你还怎么跟我争!

三、虽万千人吾往矣——毅然参战

斯大林志得意满放下烟斗的时候,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里面,在袅袅香烟的陪伴下,毛泽东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对于刚刚从长期战乱中走出来,依然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来说,朝鲜战争的爆发,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要想抓住这场危险中隐藏的那一线机遇,最重要的不是要不要、而是敢不敢!

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人类历史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作为人类文明冲突的终极表现形式,战争的走向更是无从预测。

但对于贫穷积弱的中国、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能否打得过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世人没有疑问:当然打不过啊!

所以麦克阿瑟才会叫嚣,中国绝对不敢出兵,出兵就让中国血流成河。

物如其主,虽然都用烟斗,跟深谋远虑的斯大林比起来,麦克阿瑟的烟斗却显得无比的嚣张与轻浮

所以斯大林才会稳坐克里姆林宫,等着联合国军抵近鸭绿江时,中国主动恳求苏军进驻东北,主动挽留苏军继续驻扎在旅顺港。

事实也是如此,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不得不请求苏军延长在旅顺的驻扎时间。

但斯大林根本想不到,已经无数次面临生死抉择的毛泽东,已经无数次替红军、解放军、中国革命做出生死抉择的毛泽东,在新中国的生死存亡之际,依然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迎战的决定。

斯大林下出鼓动朝鲜统一这步棋,几乎毫不费力,打几个电话就搞定了。

但毛泽东下出抗美援朝这步棋,却用尽了自己乃至所有中国人的力气——虽万千人吾往矣!

这就是国力的差别,人家信手而动,你就要全力以赴。

走出这一步,除了智慧,更需要勇气,更需要大国脊梁特有的意志力!

脊梁能够挺住,人民才能挺住,国家才能挺住,民族才能挺住!

只要脊梁不折,何惧千斤重担

这是向死而生的一步棋,也是破局的唯一方式!

如果眼前没有路,那我们就打出一条路!

到这个时候,斯大林依然没忘了第四个神操作,以担心与美军直接冲突为借口,忽然撤回了苏联空军参战的承诺。

即便周恩来亲赴黑海岸边斯大林的度假别墅斡旋,斯大林就是不松口。

10月13日,毛泽东拍板,有没有苏联空军,中国都要出兵!

一线生机,终究是杀出来的!

消息传回苏联,据当时在场的陈老总回忆说,斯大林落泪了。

既然都是绝顶高手,即使作为对手,思想层面也应该是相通的。

也许,斯大林设身处地想想,自己要是毛泽东,恐怕没有出兵的勇气。

也许,这就是惺惺相惜的眼泪!

但感动归感动,政治归政治。斯大林的眼泪,并未改变他的决策,真正改变他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卓越表现。

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亦助之!

结语:

感叹的话前面说过了,结语谈谈不出兵会发生什么吧!

如果不出兵,美国肯定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为了应对美军的压力,苏联肯定要大规模进驻东北。

美苏不生事,那美苏就在鸭绿江两岸长期对峙。我们的东北工业基地,就此变成前线,再无开发利用的价值。

美苏生事,战火就在东北燃烧,好比当年在满洲打日俄战争。

这种局面,苟延残喘的满清能够忍受,色厉内荏的民国能够忍受,一路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不能忍受,已经忍受了一百多年的中国人民也不能忍受!

只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就从来不惧战!

因为在我们的血脉之中,不单有农耕文明的内生性、建设性基因,更有席卷天下的汉唐雄风!

下篇预告:

《国运的抉择——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解读朝鲜战争》之叁“扭转国运的战争——抗美援朝”

最近加链接总是被限流,就不加了,喜欢国运系列的朋友,请自行检索。

0 阅读:0

校尉讲武叙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