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危机出现,拜登面对的局势正趋于失控

海蓝聊国际 2023-10-09 03:35:00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了有预谋的袭击行动,造成以方至少40人死740人伤的严重后果。

哈马斯军事指挥官随后表明对此负责,并指出其已对以启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在为时20分钟的第一轮打击中,针对敌方的阵地、机场和军事防御工事发射了5000多枚火箭。

以色列军方指责哈马斯针对以色列发动了“战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以巴进入战争状态。以色列当局发表声明称,将采取行动进行回应,而“哈马斯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以方很快采取了反击行动,根据最新消息,巴方称,以军行动造成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198人死亡、1600多人受伤。

从哈马斯发动新一轮袭击的规模及巴以双方人员伤亡惨重程度等综合因素来看,此次行动创造了第五次中东战争以来的新记录,因此是巴以之间的重大事态和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

尽管没有证据证实巴以新的战争与绵延已久的俄乌战争有直接关联,但公众的目光很快就将它们“连接”到一起。新一轮巴以战争的最为重大的背景是俄乌战争从俄方规划的闪电战变成持久战格局。

多年来哈马斯难以对以色列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袭击,且长期受到以军打击和以方遏制,其势力已被削弱,客观上更不可能对以色列发动战争,因此舆论关切其何以能够突然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且其军事力量渗透到以色列境内?

与此差不多同时,美国CBS当地时间10月5日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披露,朝鲜已经开始向俄罗斯运送火炮。但华盛顿未对此提供任何相关证据,倒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刚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侧面呼应了CBS的报道。

这份研究报告依据10月5日最新的商业卫星图像指,位于朝俄边境的朝鲜豆满江(图门江)火车站近期货运车厢数量出现了“急剧性的增长”,数量达到了73节,大大高于近五年来最高每日20节的水平。除此之外,货场区域还出现了大量的集装箱、板条运输箱等货运相关设备。

报告分析认为,这显示出朝俄之间“可能”已开始武器转移,朝鲜正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和弹药,但CSIS承认,由于集装箱上覆盖着防水布,因此无法确认里头的货物。

比起CSIS的谨慎结论,美国匿名官员的话更具确定性——这代表了美国情报机构的观点。

正当华盛顿陷入党派之争的混乱时刻,在中东和东北亚两个方向突然出现反常现象,是无法孤立地看待的,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俄乌战争正在出现脱离美国及其盟友控制的迹象。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争导致拜登政府险些停摆,只能寄希望于依靠临时拨款维持运转,而共和党内讧直接导致美国有史以来首位众议院议长被驱逐。它们都是美国政治体制弊端的反映,而其发生之际,一场对美国及其盟友都至关重要的战争正在欧洲进行,并且呈现出愈益复杂的态势。

自俄罗斯的军队攻入乌克兰伊始,拜登政府就坚持一个根本原则:美国和北约绝不直接卷入战争。在这一原则指导之下,根据战争情势的发展,华盛顿联合盟友对基辅的支持不断升级和扩大,大大超过了最初的“蓝本”:

在美国的对外战略的重心向印度-太平洋地区转移的时候,俄乌爆发战争并可能拖累美国,不符合华盛顿的战略意愿,然而乌克兰朝野出乎意料的反抗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促使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华盛顿的方向发展,削弱俄罗斯,拖住俄罗斯,并使拜登政府有机会真正将主要精力转向印太,重新凸显其对欧洲的保护者形象、整合美国-大西洋体系、推动北约战略任务东移,与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无缝衔接。

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共同支持下,由基辅出面对抗俄罗斯,但又不直接军事卷入,形成“群殴”但超然的格局,最符合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利益。

在这一总体局势下,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都将是对美国及其盟友布局的“挑战”,比如对俄罗斯强大的外援的出现,以及在美国不希望产生新的重大冲突的地区出现新的危机,使局势朝着失控的方向演进。

在新的事态发生之前,美国的战略总体是成功的,但随着朝俄军事合作可能启动及第六次中东战争可能正在打响,华盛顿面临日益复杂和棘手的国际形势。

中东地区毫无疑问是美国过去数十年当仁不让的外交关注重点,支持以色列、力挺以色列并维持地区微妙平衡是美国的国策,同时在东北亚,华盛顿努力塑造一个在“六方会谈”框架下的地区平衡模式。

被国内政治混乱搞得焦头烂额的美国总统拜登早就计划发表一场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的表态性演说,但突如其来的巴以战争局势及朝俄军事合作启动的可能性打乱了其部署,其新的演讲势必要进行一些调整,以展现白宫应对复杂局势的意愿和能力。

但这场演讲本身已经表明,拜登担忧美国国内政治的混乱波及俄乌战争,影响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全球联盟的团结及乌克兰反攻的有效性。

欧洲同样意识到危机。在欧盟成员国外长齐聚基辅之后,欧盟领导人峰会也登场。乌克兰总统对美国政局的演变忧心忡忡,并希望获得布鲁塞尔的战略保证,能够确保对基辅的军事支持。

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已表示,欧盟将力挺乌克兰,但无法填补美国的资金缺口,亦即一旦美国两党无法达成共识继续在当前十分重要的时间窗口有力地援助基辅,欧盟单方面将无能为力。

正在极力寻求突破对俄反攻僵局并有效抵御的乌克兰最高当局而言,当前局势意味着一个危急关头的到来。关键在于,华盛顿能否克服自身内部冲突,并应对在朝鲜半岛和中东同时出现的两个重要事态,进而持续维持对乌强有力支援态势。

拜登政府可说是内外交困,如何化解,对其是一个重大挑战。

有人认为,三战已经开始。目前看有点超前。尚未出现一战、二战参战双方均建立强大的军事政治同盟的情况。当前的世界局势前无古人,不能以历史上的任何事态进行简单的比较。

朝俄军事接近无疑增加了朝鲜半岛的战争风险,使其成为印度-太平洋地区潜在的战争发生地之一,这一地区的“六方会谈”机制已失效,但并未产生多边结盟的态势。

新的中东战争将牵扯华盛顿相当大的精力,美国及其盟友将投注更多的战略资源维持该地区的和平。

在一个战略竞争的时代,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令华盛顿称心如意,它所面对的是其建国以来从未见过的局面。

0 阅读:2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