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大史盲言论,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3-07 21:27:08
一、武将的最高荣誉是封狼居胥

卫霍是历史上中原王朝第一次用骑兵深入草原进行大规模大纵深作战,而且取得完胜的名将,尤其是霍去病一战封侯,打通河西走廊,在狼居胥山封禅天地,饮马瀚海,匈奴人为之悲歌。

而这些仅是一个年不足23的年轻人做到的。

世人尤其是后世的年轻人出于对霍去病的崇拜,将封狼居胥抬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称它是武将的最高荣誉。

但翻遍史书也未找到这一结论的出处,只有一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好像有点意思。

不过,这里最多也就是“指代”最高荣誉,并不是“代表”最高荣誉。

封狼居胥也就是最高荣誉之中的一类而已(打的远),窦宪的燕然勒石、蓝玉的捕鱼儿海大捷都属此类,三者都难分高下,更不说再加上其他诸如封侯拜相、入选武庙、灭国擒主、配享太庙、救驾之功、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一类的了。

再从一个侧面来说,如果你去某度某科看卫、霍、郭子仪三人,历朝历代名人对他们的评价,会发现郭子仪压倒性地被夸得最多夸得最狠,卫霍甚至还偶尔被diss,这说明什么?说明至少在古人眼里封狼居胥绝不是啥“顶级荣誉”,更遑论“最高荣誉”了。

二、秦始皇尊重女性

嬴政有一个不好的童年,有一个放荡的母亲,因此不喜欢女人,甚至一生没有立后,但对于女性还是非常尊重的。

这个说法,出自于某音短视频系列。

视频中列举了几条“实例”:

1、秦代丈夫若打伤妻子,直接逮捕并剃光头发胡须,然后游街示众,再严重的就割耳断指;

2、秦代丈夫若是出轨,妻子有权任意处置,就算杀了也是无罪;

3、除了丧偶,女方也可以休夫再嫁,不仅不会影响名誉,还能挑拣挑拣。

第一条的根据可能自于《睡虎地秦简》中的这段——“妻悍,夫欧笞之,决其耳,若折支肢指,肤体,问夫何论?当耐。”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有一户人家的妻子比较“悍”,丈夫对其进行殴打,撕裂了她的耳朵,打折了她的四肢、手指以及其他一些外伤,按律应施以“耐”刑。

所谓的“耐”刑,就是剔除胡须。

虽然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剔须算是一种惩罚,但在秦法中实际是一种相对较轻的惩罚。

而“决其耳、折支肢指”是一种很严重的家暴行为,秦法的处罚却只是强制剃须,这样判罚尺度何来始皇朝“尊重女性”之说?

对于第二条之历史原型,估计是出自于始皇帝37年的会稽碑文——“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其中,“寄豭”是指寄放在别家传种的公猪,喻指在别人家淫乱的男子,还可能指赘婿或住进寡妇家同居的人。

当然,就算特指在别人家淫乱的男子,“杀之无罪”也并不是专指“妻子有权任意处置”,而是指任何人杀掉这个人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女性。比如淫乱中女性一方的丈夫;淫乱中男性一方的岳父、舅子;当地宗人首领、地方官吏等等。

就算是对淫乱男子过于严酷,但也很难被解释成“尊重女性”吧?

况且,这种情况在古代也不是始皇朝的特有现象,当时魏国的安釐朝变革即包括此项,秦国就是受此影响。

至于第三条,小编没有找到什么依据。

但有意思的是,在会稽碑文,紧跟着“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还有这么一句——“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明确表示女性如果擅自破除婚姻的话,其子是不能认其为母的——可以看到秦廷对女性单方面破除婚姻并不持开放态度。

所以,说始皇“尊重女性”根本是无稽之谈,至于为何那么多人信了,也很好理解——观众根本不在乎内容的合理性,只要与自己的倾向相符即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拜秦始皇,那就有可能愿意接受有关秦始皇的任何正面信息,无论多离奇也无所谓。

不在意有没有史料佐证,甚至是否合理,这可能就是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区别吧。

三、秦法严苛误了劳役皆斩

美化秦始皇不对,丑化也不是一个应有的态度。

大多数人都不是历史研究者,对于“秦法严苛”的印象并不是来自于史书中那些无聊的法律条文,而更多是来自于小说演义影视剧,秦始皇残暴的形象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的以为秦法严苛。

再加上《史记》中的两处记载:

一是,陈胜吴广起义时用的借口——“失期,法皆斩”;二是刘邦押送徭役路逃半数,决定“夜乃解纵所送徒”,自己也“从此逝矣”。

陈胜吴广担心失期皆斩而反,刘邦担心徭役逃走半数无法交差而入深山,这些好似都证明了秦法的严酷。

但是,同样是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的《徭律》一文,非但没有证明秦法严酷,反而表明秦法很人性化——征发徭役时,若迟到三到五天,斥责一顿;迟到六天,缴纳一面盾牌作为“赎金”;若超过十天,只需缴纳一副铠甲即可;若是遇上大雨误期,则可以免除此次徭役;应去服徭役而不去的,也只是罚款二甲。

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兴。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

——《睡虎地秦简·徭律》

至于《史记》中为何如此记载,更多的可能是为大泽乡起义找一理由,或是单纯被陈胜“忽悠”了,就像他忽悠其他戍夫一样。

据《史记》中的记载,当吴广劝说手下的戍夫起义时,用的借口就是“失期皆斩”,但很多人对于这个说法并不信服,所以显得比较犹豫,陈胜吴广便想了其他办法,比如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等。

等到“君权神授”的套路完成以后,吴广又开始“寻衅滋事”,激怒都尉,然后杀之,戍夫便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当然秦法也说不上有多宽仁,但它至少是合理的。

四、五胡乱华汉人差点灭绝

这一说法主要来自于对冉闵的崇拜,还有他那则“杀胡令”。

首先说明一点的是,冉闵杀胡并非是出于所谓的“汉人存续”,而是完全出于自己称王称霸的私心。

石遵即位后,由于既没有履行让冉闵成为太子的承诺,还密谋杀死冉闵,最终引得冉闵先下手为强将其杀死,后赵彻底陷入混乱。

后来,被冉闵扶上皇位的石鉴两次谋害于他,羯族将领孙伏都也企图杀他,被彻底激怒了的冉闵意识到胡人“非我**其心必异”,于是纵兵直入,血洗宫禁,同时杀了城内“六夷”二十几万,然后就是颁布“杀胡令”——六夷中敢称兵刃者斩!

于是一日之中,斩首数万。

所以,“杀胡令”与所谓的“民族大义”根本不沾边,冉闵纯粹是为了自己的权位自保而已。羯胡作为赵家的铁杆部众,皇帝石鉴最大的支持力量,冉闵自然要将其彻底斩断,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冉闵之后的行为也证实了此点。在“杀胡令”颁布的同年十一月,冉闵就以其子为大单于,收拢一千降胡为其部下,光禄大夫韦謏进谏:“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冉闵非但不许,还杀其全家,诛其三族。

投降的胡人还可算作兵源,但“单于”之号是标准的胡人特色。冉闵连“单于”称号都不愿去除,还为此杀了一个汉人大臣的全家。这怎么能说他一生为了汉人,是汉人的守护神呢?

而且,冉闵在取得政权后,也并不想和胡寇彻底翻脸。他公开宣称:“胡与官合则留,不合则去。”一夜之间,半数胡人纷纷离去,周围百里的汉人则争相拥入邺城,冉闵因而得汉兵十余万。

不过,冉闵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遏制胡人的作用。

在他之前,五胡军队所到之处,往往是屠城掠地千里。比如《晋阳秋》中就说,石勒一次就屠杀汉人百姓数十万,石虎更加残暴,筑华林苑时逢暴雨,男女16万,死者数万人。

统治者对于百姓根本不视之为人,随意杀害,汉人百姓是敢怒不敢言,但等到冉闵登高一呼,才团结起来,让统治者也充分体现了一把“水能覆舟”的道理。

而冉魏政权又“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凭着强大的军事能力,硬是将数百万胡人驱逐回了河套,乃至中亚。

虽然北方汉人确实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但远未到灭绝的地步。否则也就不会,杀胡令一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的汉人纷纷起兵,一月之内杀死胡人高达数十万。

实际上,五胡乱华也就初期突突的人多,到了后面差不多就是统治者思维了,而且其中拟人的君主还不少,甚至比同时期南朝君主还拟人,比如前秦的苻坚王猛、东北的慕容燕吸纳汉户,北魏的拓跋珪、拓跋焘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冉闵以及汉人百姓杀胡震慑的作用。

另外,还有西凉的张轨立国图存,更不要说东晋宋齐梁陈一路挺到五胡自我汉化完毕的南朝了。

五、阿房宫是项羽烧的

说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虽然没有明确说项羽烧的秦宫室中有阿房宫,但项羽不可能唯独留下阿房不烧吧?

杜牧的《阿房宫赋》也支持这一观点:“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而这篇名赋又入选过中学课本,于是很多人又信了。

但实际上,这一结论早在2002年就被推翻了。

当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结果发现,遗址上的红烧土只有几块,要知道这可是在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积,1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发现的。

所以,专家们给出了“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的结论!

而且,《史记》中的另一处记载也对这个结论做了“注解”:

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成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復土酈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

也就是说,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了。

当等到修筑完皇陵后,再准备修阿房宫时,陈胜吴广就反了。秦帝国危在旦夕,阿房宫自然不能按部就班地修下去了。等到秦二世一死,工程完全停工,阿房宫也就只留下一个“阿房”的名字。

所以事实是:阿房宫根本未建成,也就没有所谓的项羽火烧阿房宫,三月不灭了。

六、吕蒙白衣渡江遗臭万年

现在“白衣渡江”确实被骂的很凶,说吕蒙伪装商人背刺盟友,说取荆州是战略上的完败。

站在后人的眼光看,战略失败确实没啥好说的,东吴夺取荆州,不仅使联盟破裂,导致内战,蜀汉东吴各有损伤,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还使东吴需要独自防守漫长的长江防线。

但以当时吴人的角度来说,一是不可能看得那么远,二是不取荆州也未必是上策,难道坐看刘备取蜀后再取汉中,自己沦为三国中的垫底,吴蜀联盟中的陪衬?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还不如我们今人?

再说这个道德问题,背刺盟友确实不光彩,但也说不上有多卑鄙,双方势力在合作中,互相下绊子是正常现象,历史上那么多的什么之盟,还不是转头就不认账,背后一刀?

吕蒙事件之于刘璋事件,前者关羽驱逐吴官,刘备背盟入川就不讲,因为它证明了蜀吴实际上是在互相占便宜,并不存在谁对说错的问题,只是策略而已,更上升不到道德层面。

而谈论后者时则会摆出“胜者为王”类似的言论,实际上刘璋只是把补给少给了些,但问题是之前供给钱粮,刘备也没有按照要求进攻,而是私吞下来用于反水……

再说,刘备还联合五溪蛮攻打吴国、轲比能打魏国呢,如果上升到道德层面,这就好比军阀勾结日本人打中国人。

刘备岂非更应该遗臭万年?

跟战争讲道德本来就很好笑。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对吕蒙偷袭荆州横加指责,再说,也没有多少古人因此黑吕蒙。对武庙甚为严格的赵匡胤就没有因此将他踢出武庙,而孙膑只因视人命如草芥被踢,廉颇因投奔他国被踢,彭越因有谋逆之心被踢。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些原因好像都没有吕蒙背刺盟友来的严重。

说吕蒙遗臭万年,完全不着调。

七、冷兵器巅峰香积寺之战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期间,发生在长安郊区的一场大型军事行动,是唐军复长安战役的一部分。

交战的双方是郭子仪、李嗣业率领的15万唐番联军,与安守忠率领的10万安史叛军,此人曾在清渠之战中用隐退的战法大败唐军。

双方无论是在兵力(唐军是七拼八凑的)、将领上基本是势均力敌的。

所以这一仗打得是天昏地暗,根据新旧唐书中的记载,双方摆好阵型,正面对冲,一波打完,下一波继续填上……此战自中午战至天黑,斩首六万级,俘叛军二万。

也就是说,两个时辰阵斩6万,平均每小时斩敌1.5万,创造了古代史上的最快阵斩记录。

按照网上的说法,香积寺之战是古代冷兵器巅峰,创造了“古代世界单日阵斩记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为大唐续命150年。

对此,小编持严重怀疑态度,先不说“古代世界单日阵斩记录”来自何处,每小时斩敌1.5万这样的逆天数据就不太可能实现,一战绞肉机凡尔登战役尚且做不到一天死亡6万人,何况生产力低下的冷兵器时代。

再说,叛军阵亡6万,死了60%的人才崩溃,而一般而言,古代军队战损超过10%就要崩溃,即使是精锐中的精锐,也罕有超过30%而不崩溃的。

另外,根据战役的惨烈程度,唐军应该也有类似的战损,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唐军战损超过了40%,还能气势如虹,毫不退缩?而且唐军还是一支杂牌军,回纥、吐火罗、于阗这样的协从军在巨大伤亡下能一如既往的勇猛作战吗?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开始并未参战,只是在一旁观望,坐等最后的收获,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唐军的战损比例会更高,甚至要超过叛军的60%。

关于唐书中的记载,我只能说要谨慎甄别,综合多方史料,所谓孤证不立。

如果战损数存疑的话,那么此战的影响就是完全被高估,甚至严重脱离事实的。

香积寺之战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得?

按照当时李泌给李亨出的平叛方略,应该是李光弼出井陉,郭子仪入河东,使史思明不敢离范阳,安守忠不敢离长安,以孤立洛阳的安禄山,然后调集部队,屯驻扶风,与郭、李呼应,使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同时采取游击战术,敌来避锋,敌去出袭,使敌往来数千里而疲于奔命。如此就可以把叛军刚取的秦川,变成钳制他们的死地。

然后疲敌日久,李光弼就可以直捣范阳,倾覆叛军老巢。如此,长安、洛阳之敌当退无所归,留则不安。再各路大军进行合击,不出两年,叛军可平。

李享在早期也确实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他的计划。李光弼在河北势如破竹,郭子仪与回鹘联兵,也不断在关中取得胜利,形势已经完全转向唐军一边。

此时实在没有必要与关中的安守忠硬拼,但李亨却贪于长安的收复,没能坚持李泌高明的战略方案,他命已经逼近叛军老巢的李光弼回师,与郭子仪联军强取长安。

虽然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击败了叛军,收复了两京,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更要命的是,回鹘人借机漫天要价,更在长安大肆劫掠,所谓收复,得到的只不过是两座伤痕累累的空城而已。

可以说香积寺之战,在战略上是完败的。

另外,就算以旧唐书注水的数据,香积寺也不是最惨的,就这还被封为了冷兵器之最,然后拉出一堆听了都想笑的推论出来,香积寺史盲鉴定真的不夸张。

八、孙膑两次围魏救赵,分别救了赵和韩

教员曾说:“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围魏救赵甚至被认为是千古阳谋之一,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次桂陵之战,魏重兵攻赵,赵向齐求援,但齐国却是坐山观虎斗,一边忽悠说赵国你抗住,我去把魏国大梁给围了,另一边却又迟迟不发兵,直到魏赵两家打得差不多了才出手,而这时的邯郸早已被庞涓攻陷,两年后的外交谈判才把邯郸归还。

第二次马陵之战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魏军攻韩,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才出手,魏国先是派太子申来抵挡,结果全军覆没,随后孙膑又以“减灶”之策诱庞涓中计,庞涓追至马陵,中伏身亡。

可以说,所谓的围魏救赵只是两场齐国欺诈赵韩两国,从而达到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的骗局而已。

所以,等到赵魏韩明白过来,立马握手言和,开始一起攻打齐国,就在围魏救赵后的第二年,赵魏韩就在襄陵之战中大破齐宋卫三国,齐威王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找来了楚国做和事老,向魏国求和。

可以说,无论是其中的“围魏”还是“救赵”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根本未起到相应的作用和目的,更逞论救了赵国和韩国。

九、杨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关于杨广的功绩无非就是修运河和科举。

先说运河:

首先,隋唐大运河并不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元朝忽必烈修的。

其次,运河是需要维护和妥善运用的,并不是修好了就利在千秋,杨广修的运河没几年就堵了,连唐朝都用不了,功在千秋?功在十秋还差不多!

杨广修运河的动机也不是那么良善,广通渠是文帝修的,通济渠和邗是为了下扬州方便,永济渠是为了征高丽。

至于说杨广开科举也是在往他脸上贴金。

科举制的形成是几代皇帝的功劳,隋文帝开创,建立了一个雏形,杨广时,始设进士科,唐太宗又加以完善,到武则天设武科,古代科举制才算正式形成。

杨广既不是科举的源头,也非结尾,把科举制的创立硬安在他头上,说不过去。

至于营建东都洛阳,就更不用说了吧,现在来看,利在何处?

十、魏忠贤救了大明

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是为了黑东林党不惜拔高阉党的人杜撰出来的。

说魏忠贤收商税、海税挽救明朝,这个说法无论是在《明史》、《明亡清兴六十年》,还是《明朝那些事儿》,都没有提到过,也就是一本叫做《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的书弱弱的提了一句。

至于说魏忠贤制衡东林党、重用袁崇焕,那他还用王化贞迫害熊廷弼呢?

再说,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寄托在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身上,本身就是错误的。

十一、赵光义一无是处

赵二被喷的槽点确实很多,比如斧声烛影,金匮之盟,驴车漂移、强幸小周后、阵图皇帝等等,但要说他一无是处,那就是人云亦云,史盲的表现了。

赵二军事一坨,但政治水平还是很高的,一个帝国能不能存续很久,二代目至关重要,唐后期到五代十国以来,一个政权当家人如果被证明军事一坨,甚至不要证明,只要大家觉得你军事不行,那你多半要完蛋了,赵二硬生生打破了这一规律,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十二、李白不睦功名视富贵如浮云

李白应该是古代诗人粉丝群最多的一个,在世人的印象中飘飘若仙的谪仙人自然是不睦功名视富贵如浮云的,“力士脱靴”就是对他最好的赞美。

但实际上李白一生都在执著的追求功名,当然追求功名也未必是为了他自己。

三十岁时,一事无成的李白就多次谒见本州长史,希望被录用,遭人谗谤后又上书自白,但终为所拒;不久前往长安,渴望拜见宰相张说,并为此结识其子张相;后又谒见其它王公大臣,但均无结果。

三十五岁时,玄宗出游,李白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皇帝赏识。

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他力劝永王直取会稽,割据江南。及永王兵败,李白也被下狱。

五十六岁时,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蜀隐居,后下山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在其幕下,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得到任用,但最终反被长流夜郎。

所以,说李白不睦功名、不睦权贵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我们都希望他是我们心中的谪仙人。

十三、三国是王者局,要比其它乱世难度高很多

三国确实是名将辈出,论武力,一吕二赵三典韦,论智谋,天生郭奉孝、毒士贾诩、凤雏庞统、王佐之才荀彧,但这些更多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加成。

比如公认三国第一军事的曹操一堆主观失误:“挟天子以令诸侯”非但没能发挥政治优势,还“尊之则心有不甘,代之又受篡夺之名”;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取汉中,却没有趁吴蜀争江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坐失统一良机……

比如诸葛武侯军事能力太差:《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教员语);街亭之战,分散兵力、委责于人,马谡失街亭;五次北伐,毫无作为;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

他们这么牛,为什么还一堆败绩呢?三国中有不败的名将吗?按理说应该有像韩信李靖这些全胜无败的,但很可惜没有。

虽然三国称不上是菜鸡互啄,但也当不起“王者之局”的赞誉。

十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不救

烽火戏诸侯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也是亡国三笑之一,与夏朝妺喜笑裂缯之声、商朝妲己笑炮烙之刑齐名。

这一典故在《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周本纪》、《东周列国志》中都有记载,说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耍赶来救驾的诸侯,诸侯千里奔波弄得灰头土脸,褒姒却对他们的狼狈样指指点点,乃至大笑不止。

等到申侯因为女儿受欺,而联合犬戎伐周,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却以为是褒姒要再次欣赏真人秀,于是无人再来跑龙套,最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抢走褒姒,西周灭亡。

无论是情节、过程、结果都比较合理,也基本符合西周灭亡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历史小白便信以为真了。

但它明显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古代每一个烽火台之间距离至多也就一二十里,明代甚至只有五里左右,靠烽火救驾那就是开玩笑。即便诸侯不以褒姒讥笑为意,怕是也接收不到幽王的求救信号。

再说,现在已经证实,烽火制度直到战国时才出现,西周时根本就没有,褒姒因此被骂了上千年,实在是冤枉。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4-03-07 22:53

    顺便也给你科普一下,根据出土的孙膑兵法中擒庞涓这一章的记载,根本不存在围魏救赵[吃瓜]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