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星象《诗经》小雅大东解读

天灵文化 2024-06-17 12:04:52

诗经小雅大东

一、诗经小雅大东历史背景

西周初年,“三监”叛乱,殷商后裔武庚联合东方旧属国奄(今山东曲阜)、蒲姑(今山东博兴)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周公东征,经过三年战争,诛武庚,黜“三监”,攻灭奄等十七国。继而,迁殷顽,封建姬姓大国(鲁、齐、卫、燕)监视东方各小国,实行分区经营。距镐京较近各小国统称小东,较远的各小国统称大东。为加强控制,从镐京到东方各国修筑一条战略公路,据《逸周书》:“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即所谓“周道”。或称“周行”,从西方向东方运输军队和军用物资,运回西方贡赋和征敛的财富。对东方各小国来说,这如同一条吸血管。这首诗所描写的,正是西周统治者通过这条“周道”给被征服的东方人民带来的压榨、劳役、困苦、怨愤和沉痛的叹息。向天怨诉东方各小国遭受来自西边周王室的欺凌奴役,横征暴敛。

以星宿控诉

二、诗经小雅大东涉及到的恒星星辰:织女、牵牛、启明、长庚、毕宿、箕宿、北斗。

为天有汉,河汉,银河。因此汉民族名称为银河之意。

这段意思为:那天上有最广袤的银河,如同镜子闪闪发光。

我看见织女星在天上,一天转动七次,想必她在七次调整织布机。但是我没有看到她纺织出一块布啊,我看见牵牛星也在天上,我没有看到他驾着牛,驮着箱子在走动。

东方启明星升起来,到了傍晚就是西方长庚星了。

我看见天上的南方有箕星,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它在天上簸谷扬糠。

我看到有北方有北斗星,可是这北斗什么时候真的可以舀起酒浆啊?

解释以上星官的主管和寓意。织女星、牵牛星:“织女正东向”,东边有谁呢?隔着银河,有另一颗亮星,那就是牵牛。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每天比前一天升起得稍早一点点,牵牛星大概要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当时的八月,在黄昏时来到正南方高处。牵牛星、织女星代表农桑耕种稼穑。并代表劳动人民的生产物资,代表生活。启明星和长庚星是同一颗行星,即金星。金星在早晨日出前出现在东方天空时被称为“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出现在西方天空时则被称为“长庚星”。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之一,其明亮的外观使得它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天空中,分别被命名为启明星和长庚星。金星主宰贵重金属和财富,分辨晨昏。毕宿,上古时期的雨师,月离于毕,大雨滂沱。状如Y形刀叉、为月,为鸟。为西方第五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又“毕”有“完全”之意,故毕宿多吉。箕宿,为风伯。状如簸箕,簸箕能够扬风飞扬粮食糟糠。箕子,封为古朝鲜国,龙摆尾起风。斗,北斗。南部天空虽然箕星在发光,并不能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物。北部天空虽然斗星闪闪亮,并不能像斗子用来酌酒浆。南部天空虽然箕星在发光,也只是吞吐着长舌长又长。北部天空虽然斗星闪闪亮,宛如自西高举长柄舀东方。

三、北斗、箕星在手掌手纹上面的运用。

“斗”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是计量粮食的工具,在米行,面行最为常见,通常是聚财,富裕的代表。

而“簸箕”则是用来筛选糟糠的工具,通常是散财散粮去财的代表。

在手相上,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指纹,这些指纹的形状也各不相同。

“斗”的纹路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椭圆,就像石头扔进水中溅开的层层涟漪,如果把它当成一个立体图形来想象,就似一个漩涡,与中国的农作工具“斗”极其相似,因此得名。

“簸箕”,不同于“斗”的漩涡状,它主要呈流纹状,似扇形从指头中向外扩散开来,形似我们用来分拣粮食的簸箕,因此得名。

手掌九星

四、重点解释箕星和北斗星。

北斗四季旋转图,绕行如漩涡

北斗七星的形状内涵和寓义,斗有四象。北斗四象:关于北斗七星的形状,古人论述过,概括为:车、冠、勺(斗)、秤。《史记·天官书》中说得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北斗东指,天下皆春;北斗南指,天下皆夏;北斗西指,天下皆秋;北斗北指,天下皆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北有斗,斗勺向西,斗背向东,所以无法舀食酒、食禄。想要吃到这口饭食酒浆,只有在春季,能舀向大东地区的人民,然而这时却正是冬天。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夏天苍龙七宿运行在地球北半球南天空。箕星好像龙鱼的尾巴,又好像簸箕、吞吐着长舌头,好像想要吃饭。这段指舌头伸开,想要吃龙鱼这块肉,结果龙尾巴左右摆动,从西游走了。刀叉举起来,似乎有衣食口舌之争,因此无法顺利生存和吃到饭。簸箕代表着布施和散财粮,簸箕向外,表示衣食劳力十分费心。综上所述,与其说这篇是在控诉牵牛星织女星等无法提供基本的耕种田粮和衣服和物资以及北斗星和簸箕星无法斗称钱财粮食,还不如说这种天象,代表了当时统治者通过苦力劳役齐鲁大地的各小国劳动人民。

0 阅读:1

天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