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牛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覆灭

拾年说 2023-04-23 09:47: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私营企业。无论英国殖民到哪里,英国帝国都是无所不能的,它使用自己的私人军队,并不断扩大对领土的控制,尤其是在印度,这意味着它在18世纪后期面临着英国政府越来越严格的审查。由于腐败和不负责任的指控,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议会通过了几项连续的法案,限制了EIC的独立性,1857- 1858年印度兵兵变的混乱结束了EIC的独立性。英国王室取代了EIC的董事会,成为英属印度的统治者,议会于1874年正式解散了EIC。

贸易巨头

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根据皇家特许状成立,最初是一家股份制贸易公司,旨在开拓好望角以东的机会,并在好望角获得贸易垄断权。至关重要的是,为了进行这种贸易,EIC被允许“发动战争”。虽然EIC在其运作的地区不拥有主权,但它被允许以英国王室和政府的名义行使主权。随着公司变得越来越强大,这种微妙的区别变得更加模糊,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它最终灭亡的根源。

该公司通过香料、茶叶、纺织品和鸦片的全球贸易为其股东赚了一大笔钱。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EIC在印度支付了自己的私人军队,总部设在孟加拉,马德拉斯和孟买。它还长期雇佣了英国正规军的团。从18世纪中期开始,从1757年罗伯特克莱夫在普拉西战役中的胜利开始,这些力量使EIC从衰落的莫卧儿帝国和印度土邦手中接管了领土。EIC随后管理这些领土,收取税收和关税,以进一步充实其股东并维持其武装力量。

越来越多的批评

EIC有很多敌人,不仅是与之竞争的欧洲贸易公司和印度的统治者,在英国也有。它因垄断、苛刻的贸易条件和腐败而受到批评。这家公司的贸易规模如此之大,导致了英国白银储备的严重流失。它的董事们带着巨大的新财富回到英国,颠覆了英国社会的既定等级制度。这些暴发户被轻蔑地称为“nabobs”。EIC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它通过廉价进口印度制造的纺织品,对英国羊毛贸易造成了损害。后来,由工业化的英国大型纺织厂生产的更便宜的棉布进口到印度,同样令印度人感到不安。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EIC扫除了挡在其道路上的统治者,无情地吸走了资源,并且没有做足够在其广阔领土内的人民中传播基督教。

实际上,EIC是州中之州,现在甚至可以自己收税,并通过法院伸张正义。它是一个拥有主权权力的实体,但它的行为只对其股东负责。正如著名的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拥有贸易垄断权的君主不可能公平地统治所有臣民,这两种观点根本不相容。尽管英国议会一度有超过100名成员受雇于EIC,但它也提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EIC是否恰当地代表了英国在海外的利益?它的贸易垄断难道没有损害其他英国公司的潜在增长吗?

增加监管

罗伯特•克莱夫回到英国,是EIC董事们意识到他们漫长的致富过程可能即将结束的第一个不祥之兆。由于有传言称这位前孟加拉总督的巨额财富主要是通过腐败获得的,议会于1773年对克莱夫的事情进行了调查。最后,克莱夫被光荣地无罪释放,但他向议会提出的接管EIC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不过,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重组。1773年的监管法案导致了一些变化。政府的杠杆作用是EIC需要一笔贷款,尽管它刚刚授予股东12.5%的股息。沃伦·黑斯廷斯被任命为第一任EIC总督,他现在与一个由四名顾问组成的委员会一起管理。Mansingh先生在此总结了其他限制:

伦敦的董事会被要求每四年举行一次选举,每年更换四分之一的成员,持有1000英镑或以上股票的股东有权投票。此外,董事们还被要求将所有与他们在印度的代理人的通信和信件的副本提交给王室大臣,即印度国务秘书……在加尔各答设立了最高法院,只向国王议事会上诉。

英国政府至少在EIC以其名义管理的领土上获得了一些军事、金融和政治决策的影响力。英国政府开始对印度产生更大的兴趣,可能是1783年失去北美殖民地的直接结果。

黑斯廷斯被特别指控要减少腐败,主要是指商人沉迷于私人贸易和接受未来合同持有人的贿赂。EIC员工的所有私人贸易都被禁止,工资也增加了。黑斯廷斯还试图阻止当地EIC特工对土著人民进行的最严重的虐待。

讽刺的是,1785年回到英国后,黑斯廷斯本人也因腐败而受到调查。辉格党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对他所认为的另一个“大富翁”尤为严厉。在伯克看来,更糟糕的是,黑斯廷斯在印度和国际舞台上大规模偷窃,并为EIC“以奇怪的借口获得孟加拉的所有土地财产”,玷污了英国的声誉。再一次,英国议会的知名议员对EIC在印度政策的耸人听闻的故事感到震惊,许多人试图将该公司置于更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之下。然而,在与这样一个商业巨头打交道时,改革并非直截了当。许多国会议员仍然在EIC工作,或者是股东。此外,英国君主不赞成侵犯私有财产。然而,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为什么这家拥有私人利益的私人公司被允许像一个国家一样行事,却不受选民的任何约束,也不受任何正义的顾忌。当时的气氛与此相关。政治哲学家们对个人自由、共识政府和正义统治的重要性的思想影响着英国的政治家。

1784年印度法案

1784年的《印度法案》(通常被称为“皮特的印度法案”,以当时的首相小威廉·皮特确实再次重组了EIC的最高管理层,议会在现在权力至高无上的伦敦控制委员会中任命了一名代表。《印度法案》规定,控制委员会“监督、指导和控制所有与东印度群岛英国属地的民事或军事政府或收入有关的行为、行动和关注”。目前,政府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监督,而不是定期干预,但繁琐的官僚作风对EIC长期享有的自由的束缚越来越紧。

1787年,黑斯廷斯被国会弹劾,并被指控犯有“重罪和轻罪”。在下议院的主持下,案件在威斯敏斯特大厅审理,公众和媒体可以出席。就像克莱夫一样,黑斯廷斯在印度期间最终被判无罪。然而,这一次,EIC的黑暗事件受到了公众的密切关注。

1813年宪章

下一波监管是1813年的《宪章法》。从现在起,任何被EIC占领的新领土都将置于英国议会的直接主权之下。此外,EIC在印度的贸易垄断被终止,它必须结束对传教士在其领土上的禁令。1825年全球经济崩溃后,进一步的控制出现了。EIC陷入了财务困境,需要英国政府的纾困。贷款即将到来,但问题是对EIC事务的进一步监管。议员们正在考虑对EIC采取更严厉的行动:

摆在议会面前的广泛问题是,该公司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它是否应该保持对中国贸易的垄断,以及如果允许该公司继续存在但没有垄断,该公司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正如一位下院议员James Silk Buckingham先生在1830年所指出的那样,“把一个拥有1亿人口的帝国的政治管理交给一个股份公司的想法……是荒谬的”。

1833年的宪章法案进一步收紧了EIC脖子上的绞索。该法案取消了EIC对印度移民设置的所有限制。该公司对中国贸易的垄断也结束了。司法系统——在案件审理方面严重落后——是中央集权的,未来新法典的定期发布试图使法律及其在印度的适用同质化。也许最重要的是,该宪章扩大了统治委员会,并赋予它和总督制定适用于EIC领土内每个居民的立法的权力。1835年,公司第一次发行了一种硬币,在其所有总统和印度土邦都是法定货币。

新的公司硬币象征性地确立了英国——而不仅仅是公司——在印度的主导地位,并为国民经济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之一……可以说,公司卢比的揭幕也是殖民国家的揭幕。

硬币上印有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肖像。

1853年宪章

1853年的宪章法案再次削弱了EIC的权力,因此EIC“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管理印度行政的机构,在政策问题上服从英国政府的指示”。除了名字之外,这家大贸易公司与其他地方的英国殖民政府非常相似。它可以提高税收,拥有军队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所有这些都是由它的货币和铁路和电报网络连接起来的。此外,在殖民地管理者和英国议会的头脑中,英国对印度既负责又负责的想法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观念。统治EIC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但最终的关闭是在一场气候和血腥的灾难中发生的。

兵变和坠毁

1857年,EIC被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震动,该战争始于EIC军队中的印度士兵反抗他们的军官。骚乱迅速蔓延到几个土邦统治者和各个阶层的印度人。叛乱的原因有很多,从对印度文化习俗的歧视到印度王子不允许将他们的领土传给养子,但最初的火花来自印度兵。印度兵抗议他们的工资比英国EIC士兵低得多。在这一点上,EIC雇佣了大约45,000名英国士兵和超过230,000名印度兵。印度兵占领了像德里这样的重要中心,但他们缺乏全面的指挥和协调,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战胜印度陆军的优势资源,尤其是在英国政府向印度派遣了4万名士兵的情况下。

兵变被平息后,英国的情绪是,像印度这样一个重要的殖民地不能再留在一家私人公司手中。《伦敦新闻画报》在1857年7月的一篇节选文章中捕捉到了这种普遍情绪:

印度的事态很可能会引起全国的警觉……我们在印度的房子着火了。我们没有投保。失去那座房子,就意味着失去权力、威望和品格——就意味着在国家的地位上下降……我们是否应该用武力赢得印度,这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既然赢得了,我们就必须保持它。

根据1858年8月2日的《印度政府法案》,英国王室完全占领了印度的EIC领土。EIC陆军被并入英国陆军,EIC海军被解散。有史以来最具侵略性、最无情的私人公司实际上被国有化了。于是开始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任命了一名新的印度国务秘书,直接向议会负责,同时任命了一名总督代表王室。总督领导内阁部长,他们共同监督日常行政和司法运作。印度被划分为总督,总督又被划分为副总督。1874年6月1日,在慷慨地允许其股东在16年内获得更多股息之后,议会正式解散了EIC。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宣布为印度皇后。东印度公司不复存在。

29 阅读:36604
评论列表
  • 2023-04-29 10:41

    有的人有野心没能力没远见开疆拓土,只好标榜清高给自己打造一个和谐伟大从不欺负弱小的光辉形象,对那些有能力的嗤之以鼻,其实就是没出息,呸

    酒趁年华 回复:
    所以他们打,我们也打,他们砂仁,我们也砂仁,谁比谁干净?一路货色
    用户10xxx46 回复:
    所以说你家几套房[捂嘴巴]
  • 2023-04-29 13:55

    鲜血淋漓的公司

  • 2023-04-28 14:04

    那是公司吗?那纯粹是为了杀戮抢劫而来的,带着所谓的英国王室颁发的特别许可证,但按照某些人的话来说,那个时候英国可是民主了,按照它们的话来说,从13世纪他们就已经人人平等了。。。

    骂到成功 回复:
    能从外面抢回来总比被抢要好
    下一秒_ 永远゛。 回复:
    那没办法,在西方把它美化了之后,某些人他就真的信了。
  • 阳子 10
    2023-04-29 18:00

    不要见不得别人好,不管别人怎么发家的,能成为帝国才是最重要的。总比讲什么仁义道德,被人欺负好吧

    饿疯的长工 回复:
    我认同你的观点,哪怕别人去偷去抢也好至少别人有这个胆子敢去赌。
    饿疯的长工 回复:
    他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 2023-04-28 15:30

    英国,,呵呵呵,,

  • 2023-05-09 12:42

    维多利亚女王宣布为印度皇后,这是什么鬼?不是印度皇帝吗

    我要发烂渣 回复:
    既不是皇后,也不是皇帝,而是女王。[笑着哭]
  • 2023-04-29 16:15

    英国或现存其他的,一个公司骨骼血肉可以化入到一个国家,同样一个国家同样可以简化为一家公司。本质它只是某一部分人攫取利益财富的工具,大而化之之后却腻歪歪明晃晃强烈暗示全体成员都要爱它。这种以被爱为生,而爱人有别的集体情感是目前人类最大的最隐蔽的爱情抢劫。你为他伟大,而我为我渺小,似乎才是合理的情感对等。事实上,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千年前早就把这个残忍事实概括好了。为东印度公司这类吸血怪的没落点赞👍

  • 2023-04-29 15:09

    1600年人家就把触手伸向万里之外了。那时候的明朝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了

    土哥爱历史 回复:
    是远远落后,他们帮我们制定新历法,红衣大炮也是西方过来的
    爱上在路上 回复:
    那时候说是世界霸主过了,海上霸主还差不多
  • 2023-04-29 12:51

    一群大烟贩子[吃瓜][吃瓜]

  • 2023-04-28 19:47

    英王室才是真正的老板

  • 2023-04-29 18:18

    英文版网文机翻过来,烂的一批!

    加钱哥 回复:
    全是中国人给他的起的高大上名字
  • 2023-04-30 21:29

    多少冤魂死于他们之手 多少家庭灭顶之灾。。。

    ◕Captain 回复:
    自然法则,要那么多人干嘛
  • 2023-04-30 06:37

    往中国贩卖鸦片的就是这家公司吧?

  • 2023-06-23 01:04

    还在,现在跑到美国了

  • 2023-07-11 13:07

    联合果品表示不服[呲牙笑]

  • 2023-04-29 01:40

    这是用翻译软件翻译的?

  • 2023-04-29 15:10

    在乌克兰的瓦啥啥的类似

  • 2023-04-28 21:05

    光榮歲月、橡皮印壐...[得瑟]

  • 2023-04-29 21:26

    军事贸易公司

  • 2023-07-06 13:05

    犹太人[得瑟]

  • 2023-07-13 11:48

    总结下东印度这个国企强弱主要还是看国家的力量。国家强扶持的企业就强国家弱扶持的企业就弱。

  • 2023-07-15 22:31

    玩钱的永远搞不过玩权的。

  • 2023-04-30 11:19

    改头换面,一直存在!

  • 2023-06-21 00:23

    宝器,香港置地你了解一下

  • 2023-07-15 14:41

    再不搞掉就强过国家,就搞不掉了!

  • 2023-04-29 22:13

    东印度公司我怎么记得是河兰的[呲牙笑] 那河兰的那个公司叫啥

    天羽的媒体世界 回复:
    荷兰也有 不过没英国的大
  • 2023-06-22 01:24

    VOC不服[得瑟][得瑟][得瑟]

拾年说

简介:历史爱好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