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救人,棺材里躺一美女,美女说:做我丈夫

古山讲民 2024-03-26 13:51:40

又名《小道士下山历险记(二)》

(虽然主线贯穿,但是,每个故事都是独自存在的,不会影响阅读,想了解整个主线,请看上篇。)

书接上回,故事从顾三生揭开梦溪村水怪之谜和新娘失踪之谜,离开梦溪村,继续历练开始讲起。

小白是一匹马,自幼被少年时的顾三生养大,长在武当山七星峰,常年受顾三生和顾三生之师苍云子的熏陶,看似普通,其实俊逸非凡,且十分通人性,实乃行走世间的良伴。

在梦溪村除妖时,顾三生后来换了一身书生打扮,离开梦溪村时,顾三生并没有换回去,依旧是那样的一身打扮,坐在小白拉的马车里,悠哉悠哉。

一向精神很好的他,却总是避免不了做梦,甚至是梦魇。

在梦里,他依旧看到那个人形虚影挥舞着桃木剑,状若疯癫,不停地看着“快逃,快走!”。

在梦里,他曾看见一片湖泊,在湖泊的底部是一座迷宫,迷宫之中还有一条眼睛猩红的大蛇,盘绕在那里,像是一座小山。

在梦里,他曾看见一座古朴的石门,数丈之高,石门打开了一个缝隙,里面有一条恶蛟,想要冲出来,却被门口的玄武给撞了回去。

小白在旁边吃草,顾三生从梦里醒来,以手扶额,揉着眉心,想着梦里的事情,总觉得哪里不对。谁都会做梦,可是,同样的几个梦反复出现,那便不正常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三生伸出右手,三寸长的桃木剑永安,陡然间出现在手掌心,瞬间又变成了三尺七寸,他握着永安剑,感受到永安剑上面弥漫着浓郁的生机,可是这生机却毫无根基,像在飘零,随时都会散去一般。

“小白,看来我们得去一趟江南啊,在我梦里,那样面积的湖泊,也就只有那几个地方存在了啊!只能去那里看看,是否有线索,至于那古朴石门,我还是毫无头绪啊!”

顾三生吃着红枣,转头看向正在那边吃草的小白,小白打了个响鼻,尾巴乱甩,赶走了身上的苍蝇,在小白的旁边还有一座破败的小石屋,还没有小白的腿高,石屋的屋顶长满了杂草,旁边的杂草也几乎将小石屋给掩埋了。

看着破败的小石屋,顾三生目光微凝,起身走了过去,扒开杂草,弯着腰向石屋里面望去,里面全是火燎烟熏过的痕迹,这应该是一处土地庙。

可是,这座土地庙怎么会废弃成这样呢?这不应该啊,顾三生向着左手边的山村望去,那里袅袅炊烟升起,分明有人居住,像这样的山村,更不可能荒废土地庙啊,好奇之心顿起。

“小白,走,我们去看看!”

顾三生招呼了一声,沿着刚好容一架马车通过的山路,向前走去,小白拉着马车,在后面默默跟随。

“磨盘村!”

刚到村口,顾三生就看到一块巨大的山崖,在山崖下面写着“磨盘村”三个大字,历经岁月风霜,长满了青苔,有些模糊。

他向磨盘村的上空望去,一股无形的气体缭绕不去,蔓延出去很长,也或者是附近几个山沟里蔓延出来到磨盘村的,眯了眯眼睛,便向着前方走去。

结果,顾三生却被一个背着锄头经过的中年汉子拦住了去路,“那书生,赶紧走!”

“啊?”

顾三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疑惑道:“大叔,您是说我吗?”

中年汉子左右看了一下,冷声道:“除了你这一副书生的打扮,难道还有别人吗?”

顾三生眯了眯眼睛,满脸都是笑容,拱手做礼,好奇地请教道:“大叔,远来是客,越是小村子,民风越是淳朴,越是如此,不知道大叔为何要让我赶紧走啊?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他总觉得,这个村子里有着大秘密。

中年汉子苦笑了一下,说道:“抱歉,并非是我们不好客,也不是我们不欢迎外来之人,我们还没有那么小气。只是,在这之前,我们这里来过两个书生,说是要游学,可是,却神秘失踪,再也没有了痕迹,捕快们来查探了数次,都没有任何的结果。”

顾三生抬头,又望了望空中那一团缭绕的无形之气,陷入了沉思当中。

按照他的猜测,本不该如此的啊,正常的书生,是不会神秘失踪的,他们还没有参加科举,自该有浩然之气笼罩,无惧邪祟的,再者,能来这种小山沟里游学的书生,不该是那种心思不正或者不学无术之人啊。

中年汉子看着顾三生陷入沉思,以为他是害怕了,便笑着道:“年轻人,要听劝,还是赶紧走吧!”

顾三生摇头笑道:“大叔,其实我是一个道士,只是书生打扮而已,无妨!”

没有想到,中年汉子闻言,登即色变,原本和颜悦色的他,骤然间,恨意滔滔,举着锄头,对着顾三生,怒声道:“我们这里不欢迎你,赶快走,否则,我的锄头可是不长眼睛。”

中年汉子越是如此,顾三生越是觉得这个小村子有问题。正常的村民,听见他是一个道士,都会恭维,可是,现在这个大叔竟然举着锄头要动粗,想要赶走自己。

顾三生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中年汉子咬着牙,凝视着顾三生,眼中闪过犹豫之色,锄头在手中晃了晃,见顾三生无动于衷,竟然发狠了,一咬牙,不管不顾,照着顾三生的肩膀就砸了下去。

顾三生微微一笑,这大叔心还是好的,本来对着自己的头砸下来的,却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向着肩膀砸来,大约是于心不忍,只是想要将自己赶走罢了。

一缕清风起,中年汉子瞪大了眼睛,他的锄头落在顾三生的上方三尺之处,再也砸不下去了,却也抽不回来。

正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一个中年大嫂出现,怒喝道:“陈老三,你在做什么?”

中年大嫂将一篮子的青菜扔在了地上,冲了过来,将陈老三的锄头夺了下来。

中年汉子陈老三不可思议地看着中年大嫂,自己都抽不动的锄头,竟然被她轻易给夺走了?这怎么可能?

中年大嫂瞥了一眼陈老三,无奈地道:“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怎么可以动手伤人呢?”

陈老三苦笑,他能伤得了对方吗?不过,他还是解释道:“刘嫂,我可没有无缘无故伤人,你别看他一副书生打扮,其实,他是一位道士。”

刘嫂转头,看了看顾三生,撇嘴道:“陈老三,你当我眼瞎啊?这分明是一位俊秀书生,看着这弱不禁风的样子,怎么可能是那种苦哈哈的道士?”

陈老三:“……”

顾三生抱拳道:“这位大嫂,在下顾三生,确实是一位道士!”

“那还是请你离开吧!”

刘嫂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后对陈老三抱怨道:“就算我们这里不欢迎他,不喜欢他,你也不能暴起伤人啊!”

陈老三苦笑道:“我和他好好说话,他能走吗?”

顾三生接过话茬道:“对,我确实不想走,因为,我对你们这个村子充满了好奇。书生神秘失踪,又不欢迎道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陈老三和刘嫂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解释,只是让顾三生赶紧走,此处并不欢迎他。

顾三生也很固执,就是不走,在后面跟着陈老三和刘嫂。刘嫂转身,挡住了顾三生的去路,不让他向前多走一步,陈老三握着锄头,站在了刘嫂的身后,他不敢直接面对顾三生。

就在此时,距离他们不远处,有两块一尺见方的石头却突然间跳了起来,互相碰撞,石屑乱飞,像是在打架一般。

这将陈老三和刘嫂吓了一跳。陈老三怒声道:“就知道你们道士来了,没有好事,让我们不得安宁,还不快走?”

“石妖?不对,这不是妖,这应该是怪!”

顾三生身影微晃,已经出现在陈老三和刘嫂的背后不远处,站到了那两块打架的石头旁边,陈老三和刘嫂慌忙转身,都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恐惧之色,他们没有看清楚顾三生是怎么消失的,怎么就出现在了自己身后。

顾三生平静地注视着两块石头打架,端详了半天,右手抬起,顿时变得晶莹如玉,对着两块石头拍了下去,刹那之间,还在打架的两块石头就变成了石粉。

陈老三和刘嫂眼睛中的恐惧之色更深了。

顾三生转头望向陈老三和刘嫂,温暖的笑容再次挂在脸上,安慰道:“放心,我并无恶意,只是好奇,你们为何对我如此敌视。难道说,这里发生的一切,和道士有关?”

陈老三和刘嫂知道这次是真的碰见了高人,不敢放肆,心惊胆战。

最后,陈老三身为男子,胆子略大,还是上前解释了一番。

原来,一切都要从数十年前说起,那时,磨盘村的西沟发生了许多怪事。

有人说曾经看到石头从上下向山顶翻滚,有人说曾经看见千年大蛇发出一阵狂风,将一头牛直接吞噬,也有人说,在晚上放牛时,曾经看到一个孤独行走的女子,身材曼妙,可是,当那女子回头时,脸上却没有五官,像是贴了一张白纸而言。

一时间,磨盘村都笼罩在了恐慌之中,一个人都不敢下地干活了,甚至到了后来,导致数十亩田地荒芜,他们不敢去耕种。

这件事情困扰了磨盘村数年时间,到了后来,村子里来了一位游方老道士。这些村民像是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请求那位老道士出手帮忙。那位老道士也是满口答应,最后说出了真相,说磨盘村并无妖怪邪祟,那一切都是村里的一个人演出来的。

甚至,一些传说,都是那个人和不同的人聊天时,故意渲染出来的。

目的只有一个,那个人想和村里的沈寡妇有一个相处的地方,他那样做,将村民们吓的不敢再去西沟种地,不敢去西沟放牧,也不敢去砍柴,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和沈寡妇好好相处,再也没有人去打扰他们。

磨盘村的人相信了老道士的话,沈寡妇后来嫁到了外地,至于那个人则是疯掉了。

疯掉的那个人逢人便说,自己没有骗人,西沟确实发生了那些事情。众人慢慢开始怀疑那个老道士的话,认为那个人本来就憨厚老实,怎么会想到这些事情呢?何况,他已经疯了,还是一直坚持自己的说法。

磨盘村倒是平静了数年,可是数年后,又有人看到石头在打架,大树在奔跑。于是,磨盘村的人都认为是那老道士骗了他们,而且,还将他们村子里一个老实巴交的人逼疯了,妻离子散,于是,磨盘村这些年都十分不欢迎道士,更是充满了厌恶。

顾三生听完这个故事,抬头又望了望空中那缭绕的无形之气,叹了口气,事情的根源,他有一种猜测,但是,他还不敢妄下结论,他不觉得那位前辈是在骗人。

陈老三看向顾三生,冷声道:“现在,你明白了前因后果,便应该知道我们为何不欢迎你了。所以,你还是赶紧走吧。”

顾三生疑惑地问道:“既然这里出了这么多怪事,你们为何都不愿离开呢?”

陈老三冷哼了一声,嘲讽地道:“你一个道士,后面还有白马拉着马车,根本就是不食人间烟火。我们的先辈生活在这里,在大山之内开垦了许多田亩,我们若是去了其他地方,谁会给我们地种?不种地,我们又如何生活?”

顾三生点了点头,是他自己将事情想简单了,这么大一个村子去了别处,肯定要和别人争抢土地、争抢水源,难免发生冲突,还不如生活在这里安稳。

他不好意思地道:“抱歉,是我将事情想简单了!不过,我还想问一个事情,那村口的土地庙,为何荒芜破败成了那个样子?”

陈老三不耐烦地道:“村里四周发生如此多的怪事,也不见他有任何的作为,保护不了我们,谁还会去他那里啊!”

顾三生笑了,这确实没错,这是最为朴素的想法,本该如此!

陈老三看着顾三生,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皱眉道:“你到底什么时候离开?”

顾三生耸肩道:“等我将这里的事情弄明白,恢复原本的状态,我自然离开。”

陈老三刚要说什么,却被刘嫂拉到了一边,扫了一眼旁边铺了一地的石粉,轻声道:“他看起来还是很有本事的,若是能帮我们磨盘村解决了这些事情,那岂不是正好?再说了,你激怒他,也没有任何的好处,他刚才可是随手将那两块石头都打成了粉末。”

陈老三迟疑了片刻,又看了一眼顾三生,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顾三生笑了笑,果然,女子的心思还是十分细腻的。

陈老三走到顾三生面前,抱拳赔礼道:“道长,先前多有得罪,还望您见谅。想必道长来到这里没有什么地方住,作为赔罪,道长便住在我家里吧!”

顾三生摇了摇头,表示拒绝,指了指小白拉的马车,解释道:“还是不叨扰了,我一般都住在马车里,这也是我去哪里,都带着马车的原因。”

陈老三脸色一红,想起来刚才说顾三生不食人间烟火的事情,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再开口。

刘嫂凑了上来,缓解了陈老三的尴尬,开口道:“道长总归还是要吃饭的,就在陈老三家里吃饭吧!”

顾三生想了想,点头同意,笑着道:“那就叨扰大叔了。”

他们刚聊完,便听到村子里传来了嘹亮的叫喊声,传出去很远,那是喊他们回家吃饭的声音。在山村里,就这点比较方便,声音可以传出去很远,就算是小声说话,也有可能传出去数百米,扯开嗓子一喊,到处都能听见。

顾三生随着两个人一起去了磨盘村。

由于刘嫂的原因,当天下午,陈老三的家里就来了许多人。陈老三的妻子更是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还拿出了只有过年或者祭祖时才会拿出来的陈年高粱酒。

磨盘村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都来了,这些人都是经历了当年之事的人。

只是,岁月无情,数十年过去,当初的年轻人早已是满头华发,老态龙钟。他们来时,看着顾三生的打扮,都觉得意外。

至于陈老三的院子里和院子外,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都对顾三生十分好奇。任谁都想知道,他们磨盘村那么敌视道士,顾三生为何能够走进磨盘村,还能够让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作陪。

“想当年,那个老道士来了之后,确实平静了数年,可是后来,这样的怪事又开始频发,比那之前更为严重,我们也有疑惑,不知何故。”

说话的人叫宋晨,人称“宋伯”,乃是磨盘村经历过那件事情,依旧还活着的人当中,年纪最长的人,当年的他已经十九岁,所有事情都记得十分清楚。

“这其中的原因,我现在还不是太好说。”

顾三生叹了口气,他心中有一个猜测,可是,在他探明之前,他也无法回答,摇了摇头道:“甭管什么原因吧,我先将这里的事情解决掉。”

宋伯和其他几个人一起举起了手中的酒碗,敬向顾三生,纷纷开口道:“我们磨盘村的事情,就拜托道长了!”

顾三生拿起酒碗,几个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众人散去,顾三生也向陈老三等人告别,一个人回了马车里,只是告诉磨盘村的人,晚上早点睡觉,无论听见什么,都不要出来看,等天亮了再说。

回到马车里,由于喝的酒不少,过了一会儿,顾三生便沉沉睡去。

他又做梦了,再次梦见那个人形虚影,不过,这一次却略微清楚了一点,那应该是一个道士,手持桃木剑,状若疯癫地挥舞,嘴里嚷嚷着“快走,快点离开,我快不行了,不,不要走,救我,不,快走,别管我!”

月上中天,顾三生被小白的嘶鸣之声惊醒,慌忙起身,一步跨出,来到了马车之外,站在小白的身边,小白的蹄子下还踩着一只蚂蚱,不过,这蚂蚱体型巨大,竟然有小狗那样大,身上还有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

“蚂蚱怪?这么离谱的吗?是怪,而不是妖!”

顾三生低头看了一眼,仔细打量了一番,挥手就将那蚂蚱怪烧成了灰烬,又拍了拍小白的脖子,夸奖道:“小白,干的不错哦!”

随后,那一柄名为永安的三寸桃木剑落在了顾三生的手里,迎风而长,变成了三尺七寸长。

他漫步在村子之中,偶尔会出手,剑光四射,雷鸣声震震。磨盘村的人听到外面的声音,月光透过窗户而入,外面肯定是晴朗的夜空,一时间,却有雷声,一时间,都想起了顾三生对他们的交代,心中充满了忐忑,这个年轻的道长似乎有些东西,不知道是否能够让他们磨盘村恢复正常。

顾三生走走停停,不时抬头,望向空中那缭绕的无形之气,不时改变自己的方位,偶尔出手一次,便是剑气纵横,简直是摧枯拉朽,没有他的一合之敌。

这个晚上,顾三生并没有遇到妖,全是各种怪,有时是大树,有时是石头,甚至,他还看到长了腿的秤砣在乱跑,也见过黑狗跑到猪圈里和母猪说话。

直到天亮,顾三生从一处山沟回来,重新回到磨盘村,一缕晨光照耀而来,他抬头望向空中,那缭绕在磨盘村上空的无形之气终于全部散尽。

但是,顾三生全是眉头紧皱,他依旧没有找到源头,按照道理而言,这样一个拥有一百口人家的小山村,绝对不会产生这么多怪的,这些怪到底是哪里来的?

他越来越确信自己的猜测,可是,他却觉得,事情没有真正的解决,特别是那两个书生的消失,让他更加惆怅,一点痕迹都没有。于是,他决定找陈老三谈一谈。

陈老三一大早打开院门,就看见了一袭白衣的顾三生站在那里,眉头紧锁,连忙上前问道:“道长,您也无能为力吗?”

顾三生摇了摇头道:“不是,基本上清理干净了,可是,我还没有找到源头。若是源头没有消失,那些怪还会再次出现的。”

陈老三顿时一慌,此前,那些怪虽然会经常吓到村民,可是,倒也没有伤人。这一次,顾三生出手,却不能除恶务尽,一旦那些怪卷土从来,会不会袭击他们呢?

顾三生笑道:“大叔不用担心,我不解决这件事情,不会离开这里的。我来找你,便是想问一下,那两个书生失踪之前,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事关磨盘村,而且,他们也想知道那两个书生为何会离奇失踪,陈老三不敢马虎大意,仔细回忆了一会儿,才说道:“好像有,他们一直在笑,无论做什么,都在笑,一直嚷嚷着说,自己找到了一生所爱。”

“应该也是那怪有关!”

顾三生轻声呢喃,接着问道:“除此之外,他们都去过哪里?”

陈老三面带恐惧之色,看向了顾三生的背后,声音有些颤抖地道:“就是那里,西沟,他们都去过西沟,而且,所有事情最初的源头都在西沟!”

顾三生转身,从他这个方向,正好可以看见西沟,西沟入口之处,是一处很深的河谷,河谷旁边还有一座破败的庙宇,入口处的北边,全是参天古木,十分幽暗,杂草乱生,掩映着一些已经倒塌的房屋,彰显着岁月的沧桑。

陈老三十分恐惧,连忙转头,不敢看向那里。

顾三生叹息了一声,身影晃动,已经出现在了西沟入口处,缓缓向里走去,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像是一个游历的书生,望着周围的大山,不时还发出一阵阵感叹,又是念诗又是念词。

东张西望,走着走着,他发现一座山洞,山洞之中有幽香传来,他微微一笑,调转方向,向着山洞的方向走去。洞口幽暗,可是,洞里面却是十分明亮,崖壁之上镶嵌着四个夜明珠,再往里,竟然桌椅板凳十分齐全,像是有人在此生活。

一个宫装美女正在看着含笑看着他,眸若春水,轻笑道:“公子,你来了!”

顾三生点了点头道:“我来了!”

宫装美女娇羞地看着顾三生,问道:“奴家美吗?”

顾三生回道:“我没有见过比你更美的女子了。”

宫装美女上前,一阵兰花的香味扑向顾三生,她已经到了眼前,玉臂轻抬,修长的手指伸向顾三生的脸颊,问道:“那你留下,做我的丈夫吧!”

顾三生摇头道:“不可以哦!”

闻言,宫装美女顿时变了,怒目圆睁,指甲也变得乌青,更是有数寸长,她的五官消失了,成为了一张白纸。

“因为怪谈而出现,本就不该出现,那便消失吧!”

顾三生手持永安剑,一剑挥出,将她钉在了崖壁之上,任由她挣扎,顾三生不再管,而是转头来到山洞的右侧,一脚踹了过去,又是一个洞口出现,那里停放着一口楠木棺椁。

他的手又变得晶莹剔透,推开了棺椁,里面有一个千年不腐的美女,美女的脸上还覆盖着一张白纸。

顾三生冷声道:“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怪谈本就是一个疯子所言,误被人相信,这怪谈本就是假的,所以,你们的存在也是假的,明白吗?灭!”

等顾三生回到原来的洞口时,永安剑也飞了出来,那里的山洞也诡异的消失了。还有两个面黄肌瘦的书生,也出现在了顾三生的面前。

顾三生各自向他们的眉心点出一指,让他们不被迷惑,恢复心智,带回了磨盘村。

中午时分,众人听顾三生彻底解决了那些怪,都齐齐来道谢,酒宴之上,宋伯忍不住好奇,询问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年那个老道士到底有没有说错?”

顾三生叹了口气,解释道:“他没有说错。只是,你们后来竟然真的信了那疯子所言,导致怪谈出现在了磨盘村,这也是那数年平静的原因,若是一开始便不信,自然不会出现这些。”

众人面面相觑,原来,一切的原因都来自于他们自身。

吃过饭,顾三生便向众人告辞了。

小白拉着马车,还不知道去向哪里,顾三生靠着马车的车厢睡着了,里面还坐着两个书生,顾三生准备将两个书生先送回去,并嘱咐他们,以后要修心。

“风铃谷,风铃别院,拥翠山庄,虎丘,寒山寺!”

顾三生又开始做梦了,眉头紧皱,满头大汗,忽然间被一个书生摇醒,刚才他的状态将两个书生吓坏了,他睁开双眼,喃喃地道:“我看清楚了,看清楚了,姑苏城!那个湖泊,应该就是太湖!”

《小道士下山历险记(二)》完,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篇!这一篇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言可畏,谣言和谎言更是十分可怕,伤人伤己,凡事要谨言慎行。

0 阅读:8

古山讲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