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看现代战争9•粮不三载

程远鹰眼观 2024-06-05 11:16:40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中的第三段: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

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

孙武这段话说的是开战之后的物资粮草保障问题,表达的中心意思是,这时候就不能靠国内供应了,而要从敌人那里夺取!

不然呢,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出现国库枯竭、百姓贫穷、物价飞涨、赋税和劳役加重等情况,导致前方兵败、后方不稳。

你看,孙子主张的战争是这样的逻辑:君主要慎战,备战要充分,而一旦将军领兵打仗,就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战胜敌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的,是解决部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原则就是“务食于敌”,而不能指望大本营,否则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被动。

还有一句“役不再籍”,意思是征兵就一次性解决问题,不要仗打了一半,人打没了,又回国征兵。这句话与“粮不三载”一个道理,打仗的事情要一次做对,一次搞定,不返工,高效率,才有取胜希望。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应该是蓄谋已久的,本以为20万大军压境,乌克兰一击即溃,俄军完全可以直取基辅,然后“因粮于敌”,占领基辅后自动补充军饷。

但没想到乌克兰拼死抵抗,而且越战越勇,使俄军损兵折将。以至俄军不得不再三征集兵员、申请物资装备,俄军在前线的后勤保障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官兵士气。

同时,因为美西方的制裁,俄军的武器装备也开始缺三少四了,又不得不到处找“友军”购买武器弹药甚至元器件,甚是滑稽。

其实,这一切也怪不着领兵打仗的将军,而是源于出兵的决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从一开始就告诫人们不能穷兵黩武,否则你就只能陷于“死地”了。

0 阅读:0

程远鹰眼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