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囚犯被中央下令寻找,出狱后连升十八级,他究竟是什么人?

归客来去 2024-06-08 14:01:18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9年10月的开国大典结束不久后,中央向山东发送了一则命令,要求当地政府寻找一名代号“OX”的人。

命令一经下达,山东省立刻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寻人运动,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人竟然被关在牢房里。

这个OX是何许人也,他又做过什么事情?为什么中央对他如此重视?

思想转变的看守班长

1931年的草岚子监狱中,看守班长牛宝正收到了一封母亲的来信,信上面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需要一笔钱进行治疗,希望牛宝正能寄一些钱回家。

得知母亲重病的牛宝正心中焦急万分,立刻想要回信进一步询问。可是他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要想回信就只能找人代写。

可是牛宝正和监狱其他看守人员不太合得来,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得知自己家的情况,于是他将目标放在了监狱的犯人杨献珍身上。

换做其他看守,绝对不会有这个想法,因为他们和犯人的关系像敌人,而牛宝正则不然,他对每个犯人都很客气,从来不会随意打骂他们。

所以他请求杨献珍替自己回信的时候,杨献珍很痛快的答应了。

事实上,作为共产党员的杨献珍早就注意到这个不一样的班长,想要发展他成为共产党的一员。

因为杨献珍和其他党员自从被出卖逮捕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外部的消息,所以他们急需一个联络人来提供这些信息,而监狱的看守人员无疑是最好的对象,不仅能够自由出入监狱,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其他看守显然是和国民党政府沆瀣一气,只有牛宝正存在发展的可能,因此杨献珍等人还给牛宝正起了一个“OX”的代号,而杨献珍更是想通过这次写信找到发展牛宝正的切入点。

在为杨献珍口述回信内容时,牛宝正对于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溢于言表,甚至流下了眼泪。杨献珍也将他的表现转述给监狱中其他同伴,大家一致觉得可以从这点入手,不仅要在思想上上面开导他,在经济方面也要提供援助。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杨献珍便经常和牛宝正搭话,关心他的生活情况,还掏出自己好不容易藏下来的钱给牛宝正,让他寄给母亲看病。

杨献珍拿出来的钱很少,但是牛宝正却很感激,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杨献珍趁此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请求。

他希望牛宝正能帮自己购买一些进步书籍、报刊来阅读,一开始牛宝正很犹豫,虽然他不懂什么政治,但是他很清楚这件事一旦被发现,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可是想到杨献珍对他的帮助和关心,牛宝正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为他购买相关刊物。从这一刻起,牛宝正的思想就已经发生了转变,他心中的天平偏向了共产党的方向。

靠着牛宝正提供的进步书籍,杨献珍等人在监狱里照样进行革命学习,彼此鼓励一定要坚持下去。

负责看守他们的牛宝正也因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来更是经常目睹他们遭受酷刑也不屈服的场景,这些都对他的内心产生极大震撼。

他的感情开始更加的偏向共产党,加上杨献珍等人坚持不懈的争取,最终牛宝正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

那么牛宝正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进行信息传递的?又为什么会在建国后成为监狱中的犯人?

连接内外的通信员

牛宝正从一个国民党监狱的看守班长,成长为共产党的一份子后,给予了杨献珍等人莫大的帮助。

从开始的只传递进步刊物,迅速发展到后来的传递情报,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对杨献珍等人多加照顾。

到了每月的探视日,监狱外的地下党员都会进行伪装前来探监,每逢这个时候,牛宝正就表现的格外积极,对他们进行严密的“监视”。

这种名为监视,实为保护的行为让杨献珍等人能够光明正大的进行交流,迅速获取监狱外的信息。

一来二去,牛宝正也取得了监狱外地下党组织的信任,开始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他成为了监狱内外唯一的“通信员”,既要将狱外党组织的机密文件带给杨献珍等人,同时也要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为狱中党组织购买马列著作。

但是草岚子监狱毕竟不是牛宝正的一言堂,国民党狱政机关得到情报,怀疑监狱中有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并且列出了有重大嫌疑的人员名单。

很快,一个宪兵队就进驻了草岚子监狱,对有嫌疑的犯人进行严加看管。可惜命令来晚一步,牛宝正提前得到消息,并且透露给监狱中的共产党员,要他们做好准备、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牛宝正对于国民党内部各种情报更加上心,也正是他的这份上心,让我党避免了很多损失。

1934年到1935年的时间里,国民党政府暗中针对草岚子监狱中的共产党进行了多次审查,甚至还想除掉其中的12名骨干。

幸运的是,这些情报都被牛宝正获悉并传达给杨献珍等人,他们因此可以做好充足准备,争的宝贵的生存机会。

此外,牛宝正还参与了杨献珍等人的营救工作。1936年,抗战形式日益严峻,我党有大量工作需要处理,但是党内干部不足,需要杨献珍等人尽快出狱参加工作。

于是通过牛宝正传信,让狱中党员尽快安排出狱事宜。接到指令后,狱中众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执行。因为当时想要提前出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

按照这个方法,人是自由了,但却是对革命信仰的背叛,如果有心之人再蓄意挑拨,那就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因此狱中党组织将自身的担忧和盘托出,整理成信件,拜托牛宝正送到狱外党组织。牛宝正再次回来时,带回了问题的解决办法,中央会为他们免除后顾之忧。

由此,狱中众人才开始安排提前出狱的事情,这中间如果没有牛宝正的配合与传信,事情恐怕难以成功。

但是人过留影,雁过留痕,尽管牛宝正每次行动都很谨慎,却还是被监狱方面发现了蛛丝马迹,最终被捕入狱。

为了让他交代,监狱方面用了种种酷刑,可是牛宝正坚决不招供,最终国民党当局被逼急眼了,决定对他处以死刑。

另一边,得知消息的地下党员当即展开营救行为,帮助牛宝正及其家人逃出北平。此后十几年间,牛宝正和家人都在祖籍山东无棣生活,和共产党的联系就这样中断了。

直到中央下达寻人的命令,才发现这位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通信员”竟然在牢房里。

牢房里的功臣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此时已经位高权重的杨献珍等人,仍然没有忘记牛宝正曾经做出的巨大贡献,想要接他到北京工作。

可是他们只知道牛宝正是山东人,具体是山东哪里就不知道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向山东方面发送消息,请求山东相关人员寻找功臣牛宝正的下落,如果他尚在人世的话,请他携同家人一起来北京。

可是在山东找一个人,还是找一个生死未知的人谈何容易,幸好山东有一位同志见过牛宝正,提供了关键信息:牛宝正是山东无棣县城关附近的人。

于是,这个寻人任务就转到无棣县相关部门,最终由无棣县县委办公室干部张学德接手。

张学德对城关附近不是很熟悉,就先向城关籍的同事询问,在同事口中,他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牛姓人员在城关附近的分布。

根据这个线索,张学德走遍了城关有牛姓居住的村落,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见过牛宝正。一筹莫展之时,张学德决定发动群众的力量去找人。

这次,张学德终于找到了牛宝正。可是这位牛宝正是一位被管制人员,据城关公安局分局局长所说,牛宝正是反革命分子,他当过警察队长,还干过国民党监狱的看守人员,所以才被管制。

听完局长的话,张学德心里也犯嘀咕,这个牛宝正到底是不是中央要找的“OX”?从他的档案来看,他和共产党没有任何交际,但是张学德也不好直接下定论,最终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位牛宝正。

张学德见到牛宝正后,对他曾经的历史多次询问,牛宝正每次的交代都大差不差,据他所说,他曾经确实在草岚子监狱当看守,还帮助监狱里的共产党传递消息。

后来行迹暴露,差点被国民党枪毙,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才回到老家,从此就做一些小买卖度日。

只是解放战争后,无棣相关部门不了解这段历史,牛宝正身上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的东西,所以就被当做反革命分子管制起来。

此时张学德基本上已经确认眼前的牛宝正就是中央要找的“OX”,但是为了慎重起见,张学德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牛宝正是否还记得当年草岚子监狱中犯人的名字。

时隔多年,牛宝正对这些名字依然烂熟于心,他张口说出一大串名字,可张学德对这些名字没有任何印象。

于是他一边向牛宝正曾经的亲人、邻居查证,一边将这些名字报了上去。最后经过确定,牛宝正说的名字就是杨献珍等人曾经的化名。

至此,牛宝正“OX”的身份得到证实。

接下来只要带牛宝正进了北京,这场寻人任务就彻底完成了。牛宝正听说杨献珍等人到现在也没忘记自己时,激动的泪流满面,但是听到要去北京,他却拒绝了。

众人询问原因时,牛宝正说出了三点发自肺腑的理由,第一是他觉得自己很长时间没给党和国家做贡献了,去北京工作受之有愧;第二是自己舍不得故乡;第三就是放心不下在外的儿子。

针对牛宝正说的三点内容,无棣县委一一进行妥善解决,这才说动他前往北京。

抵达北京后,牛宝正终于再次见到杨献珍等人,双方心中都有无限感慨,最终只能叹息世事无常。

后来,牛宝正在北京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还是去监狱工作,不过他这次不是看守人员了,而是做了预审工作,享受干部行政十八级待遇。

最终在1954年11月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作者:苏眠编辑:苏眠本文由“归客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归客来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