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南京女大学生被奸杀,28年后疑案终破,竟是因为核酸检测

小圆看社会 2024-06-23 06:50:49

纪实:南京女大学生被奸杀,28年后疑案终破,竟是因为核酸检测

南京医科大学女生被害案,其恶劣程度与南京大学碎尸案堪称并肩。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名女学生在教室上晚自习期间遇害,凶手丧尽天良,将她的尸体头部向下,脚部向上,全身裸露,抛入了校园内的窨井。而她的衣物和随身物品,则被抛掷到了另一处的窨井。

这桩令全省震惊的悬案,凶手在犯罪后竟然能从容地处理现场,甚至在保安发现后仍能轻松脱身。经过警方长达28年的追查,终于锁定真凶,而他的作案动机离谱至极。

?2.校园命案,惨死窨井

1992年3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的傍晚5时30分,公安局接到南京医学院的报警电话,一名女大学生在校内被残忍杀害,尸体被抛入窨井中。南京医学院,如今已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当时发生命案的地点位于校园内的一个回字形教学楼。教学楼中央是一个小巧的院落,内有沙坑和健身器材,北侧则是一片花坛和窨井。

接到报警后,侦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发现,年轻的女大学生裸体被抛入窨井,头部向下,双腿向上。她的书包以及下半身的鞋袜等物,散落在西侧的另一口窨井中。

法医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生前曾遭受侵犯。同时,她的头部有多处遭受打击的痕迹,导致颅脑损伤。然而,致死的原因却是被强行塞入窨井中,污水淹没了口鼻,导致窒息而死。

随后,警察细致地重新审视现场。他们发现,在对面教学楼的门厅,距离事发地点约 30 米的地方,有一串深度异常的脚印,延伸向窨井的方向。警方推测,这应该是凶手在拖行受害者时留下的。在南楼通往院落的门厅处,有多处隐约可见的血迹。这一切迹象都强烈表明,这里就是凶手行凶的现场。

那位不幸的女学生究竟在何种情况下遭受了残忍的伤害?凶手又是谁?他为何敢在宁静的大学校园里犯下如此罪行?案件发生后,同学们感到恐慌,纷纷议论如何在校园里确保自己的安全。许多学生也表示,如果在校园内晚自习都无法保障生命的安全,那么我们的大学生该怎么办?

据了解,受害者林同学是南京医学院88级的学生,来自江苏无锡。学校方面表示,林同学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都表现出色,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她却不幸成为了这起悲剧的受害者。

据那位最后在教室里见到小林的同学回忆,1992年3月22日,那天是周五,小林在吃完晚餐后,独自留在教室自习,而没有回宿舍休息。这位同学曾听小林提及,每逢周五,他都会回家探望父母,因此周五晚上是不会回宿舍的。起初,同学们并未觉得这有何不妥,然而,当周一开学时,小林却没有出现在课堂上,既没有向老师请假,也没有离校的记录。

学校方面紧急联系了小林的家长,却被告知小林并未回家。直到此时,人们才惊觉小林已经失踪了三天。学校迅速组织保安和学生展开搜索,但始终无果。一名学生无意间说:“我们已经把教室的天花板都翻遍了,难道还能藏在地下吗?”这句话提醒了众人,于是学校再次组织人员对地下进行地毯式搜索。最终,在窨井中发现了小林的尸体。

经过法医检测,确定小林的遇害时间为1992年3月20日22时到24时,由于案发当晚下着小雨,警方推测小林应该不会在校园外游荡,她很可能在教学楼内遭遇不测。

案件的脉络逐渐清晰,凶手在教学楼内对小林进行了袭击,然后将他拖至门厅,实施残忍的侵犯和杀害。为了掩盖罪行,凶手将小林抛弃在窨井中,并用沙子抹去了留下的血迹。这个凶手,他对校园环境了如指掌,心狠手辣,且具备极强的反侦查能力。

?3.深入调查,难觅真凶

警方迅速成立了324专案组,全力以赴地追查凶手。由于犯罪地点在学校,且凶手对校园环境熟悉,校内人员成为了首要怀疑对象。经过检测,嫌疑人是B型血,于是警方对校内所有可疑男子进行了DNA提取检测。然而,对比全部失败,校内职工和学生都被排除了嫌疑。

两名保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他们当天晚上曾看到一名神秘男子,身高约一米七,二十多岁的年纪,慌张地在洗手间洗脸。手电筒照亮了他的脸,那一刻,他的慌张暴露无遗。警方立即展开搜索,于是请来专业人员绘画面部特征,随后公开悬赏征集信息,但却毫无收获,案件陷入了僵局。

为了打破困境,南京公安局六个辖区全面投入案件侦破,并扩大了排查范围。凶手究竟藏身何处?他为何要冒险进入校园犯罪?由于小林失踪四天才报警,再加上连日阴雨,现场除了足迹,没有留下任何指向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这使得寻找凶手变得异常艰难。

直到1993年底,警方共排查了近300人,核实了超过一万三千条线索,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南京绿洲机器厂的郝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他因犯罪行为被调查,而他的女朋友正是南京医学院的学生。案发当晚,郝某曾在学校出现过,他对学校环境熟悉,且身高年龄与凶手相似。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警方围绕郝某进行了三个月的严密调查。

郝某有前科,熟悉学校环境,具备一切符合凶手特征的条件。如今,他成为了警方眼中的重大嫌疑人。在这场追逐战中,警方和凶手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警察顺着郝某留下的线索,迅速锁定了他的位置,并立刻对他进行了审问。然而,郝某却坚决否认参与了强奸杀人案。为了进一步确认他的身份,警方采取了血样进行检测。

当检测结果显示郝某也是B型血时,警方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案件侦破的曙光。然而,接下来的比对结果却让他们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郝某的生物信息与案发现场提取的证据不符,这意味着他并非凶手。于是,案件又一次回到了原点。

?4.一纸核酸,水落石出

时间走到了2018年,这起令人震惊的324女大学生被害案依然没有突破。江苏省公安厅决定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希望能借此推动案件的解决。他们势必要将凶手绳之以法,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

2020年2月20日,一纸核酸检测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带来了新线索。技术人员从中发现了一组数据,它与324女大学生被害案现场遗留的生物信息高度相似。这意味着,凶手就在眼前。凶手姓麻,江苏徐州人,此人有重大嫌疑,警方连夜赶往此地。

2月22日,警方成功提取到麻姓男子的生物建材,并与其犯罪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此人正是藏匿了28年的324案件凶手。警方在其家中将其一举抓获,这起漫长的悬案终于水落石出。

在审讯过程中,麻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为何会出现在学校?又为何对无辜的女学生下此毒手?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的迷雾。

原来,当年麻某在南京生活,有着饭后散步的习惯。那个晚上,他喝了些酒,便走进了南京医学院的校园。透过窗户,他发现只有小林一个人在晚自习。麻某心生恶念,走进了教室。然而,小林的拒绝让他很是不悦,他找到了一根铁棍,猛击小林的头部,然后将其拖到门厅。

小林的激烈反抗让麻某更加愤怒,他又一次用铁棍击打小林的头部。看着对方不再反抗,麻某对其实施了侵犯,随后,他将小林抛入窨井。那时的小林只是晕过去了,而真正的死因是窨井中的污水导致她窒息而亡。

逃离现场的麻某心想,小林的衣服和晚自习的书本还在教室,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于是,他再次返回现场,将这些物品塞进另一个窨井,然后慌忙逃离。

28年来,麻某将这段罪行深埋心底,从未向任何人提及。然而,正义终会到来,法律绝不会容忍犯罪行为。麻某将面临法律的严厉惩罚,为他所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

1 阅读:91

小圆看社会

简介:每天更新社会上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