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五脏都喜欢吃什么?

黄雪的手记 2024-06-23 09:07:53

中医里五脏、五味、五色等都有对应关系,其中食物的“五味”——酸、甘、苦、辛、咸,对脏腑健康关系非常紧密。

《黄帝内经》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1、酸入肝

酸味食物能促进消化,保护肝经,常吃可杀灭胃肠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酸味为主的食物有醋、柠檬、西红柿、山楂、橙子、乌梅等,有一定防癌、抗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什时候不适合吃酸?

酸味有收敛作用,因此,需要散邪如排汗、导泻的时候,就不要吃酸的了,比如咳嗽有痰、发烧、便秘、排尿不畅的时候,不宜吃过多酸味。

另外,春天内应于肝,肝气旺盛,酸味入肝,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旺,木旺克脾土,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因此,春天的饮食一般要适当减少酸味食物,避免肝气过盛。

2、甘入脾

中医里的甘味不仅包括甜味,还包括淡味,如大米、小米、白面馒头,都是属于淡味,也是 甘味,都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甘味的食物有:莲藕、南瓜、芋头、扁豆、菠菜、桃、李、香蕉、小麦、小米、玉米、牛奶等。

多吃甘味食物,能补益脾胃,也能防止肝气过盛而损伤脾胃。对于肝气盛、平时血压高、爱头痛、爱生气的人来说,常吃甘味食物,尤其是春天吃,能够清肝火,养脾气。

什么时候不适合食甘?

脾胃有湿热的时候,则应少吃过甜的食物,尤其是引起反酸、烧心时,甜食容易加重症状,增加脾胃代谢负担,甜味吃多了也容易伤肾。

3、苦入心

苦味食物能走血,也能走心。苦味大剂量使用时,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如莲子心有清心火、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火旺引起的失眠、烦躁。

莲子心

而苦味小剂量使用时,有一个作用叫“坚肾”,或叫“坚阴”——能够把肾精固住。苦味减轻了体内的热邪,就能减少火热对阴液、肾精的耗损。

所以,会养生的人会有意识地补充一些苦味,尤其是夏天,适当吃一些苦味,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什么时候不适合吃苦?

苦能泻火,因此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稀的人不宜多吃苦味。虽然苦清心泻火,但不宜久服、多吃,苦味太过,则伤了脾胃。

4、辛入肺

辛味也不仅仅是辣味,具有发散、行气且有芳香、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也属于辛味食物。如花椒、韭菜、生姜、大蒜、葱、茴香、薄荷、荆芥等。

葱姜蒜

部分辛味食物含有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能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以预防风寒感冒、缓解胃寒。如葱姜善散风寒,胡椒祛寒止痛,茴香能散寒理气。

什么时候不适合食辛?

1、易上火、便秘、痔疮和神经衰弱者不宜多吃辛辣食物。

2、辛味食物走气,而肺主气,如果病在肺部,也不宜吃辣。

3、辛辣食物发散易伤津液,而秋季干燥津少,不宜多吃辛味食物。

5、咸入肾

食盐味咸,能引药入肾经,所以滋阴益肾的药,常常用淡盐水送服,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七宝美髯丸等,增强补肾效果。

咸味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等失水时,常宜喝水的同时补充盐分。

什么时候不宜吃咸?

咸入肾,肾主骨,咸味食物能走肾走骨。如果病在骨上,要少吃咸味,才能把骨养好。

黄药师小贴士

每种味道都是适量对人有益,过量对人有害。“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如果日常五味中某一味过于偏重,也会引发对应脏器之气过于旺盛,导致克制其他脏器功能。所以中医又有五禁一说: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日常饮食中,只有将酸、甘、苦、辛、咸调配得当,才能补益身心,滋养脏腑,延年益寿。



0 阅读:2

黄雪的手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