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难农村学生?高考作文题目:人工智能和AI;评论区网友炸锅了

文史安利官 2024-06-08 20:40:52

“论人工智能”——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许多人质疑,这个话题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或许还好,但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太过陌生和遥远。

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指责出题者缺乏基层实情的考虑,是在"刁难农村学生"。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今年的高考题为什么会涉及AI呢?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概念或许不会太陌生。

但对于那些长期生活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来说,这些先进术语就显得遥不可及了。

一位河南农村家长无奈地说:"我家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见过什么电子产品,连手机都不让碰,哪里知道什么是AI啊?"

网上不少网友对此深有感触,有人回忆道:"20年前考了'走在高速公路上的感受',可农村孩子们根本没见过高速公路。"

造成这种城乡差距的主因,正是农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接受教育的条件长期落后于城市。

他们每天吃住学都困在学校,几乎与外界隔绝,接触不到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加之教学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知识获取渠道十分有限。

面对此次作文题目,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不少人直指其背离了教育公平的初衷,甚至是在"刁难农村生源"。

他们认为,尽管出题人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性题材来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执行层面上却忽视了城乡教育资源悬殊的现实。

对此,支持者则持不同观点。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对此作出了正面解读和支持。

北京大学某著名学者表示,高考作文作为时代的反映,选择"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是很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

当前社会,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已经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高中生,理应对此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

"高考作文考查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非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

这位学者解释道,"面对陌生的话题,优秀的学生依然可以紧扣要求,结合自身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和缜密的逻辑加以表述。

这才是高考作文真正考查的能力。

另一位知名心理学家也持类似观点。

他说,人工智能等新兴事物对很多群体而言或许是陌生的,但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路径。

高考作文命题人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体现了立意的新颖性。优秀的考生应该具备对陌生事物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追根溯源,高考作文这一考查形式的本源,正是希望通过考生的才思表现来评判其综合素质,为国家选拔出人才。

作文不应只是纯粹的语文考核,更应该体现时代发展的新动向。

可以说,人工智能这一词汇的出现,恰恰反映了当前这个时代的创新发展态势。作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尖端技术,人工智能将会深刻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们及早接触并思考这一概念,无疑是教育者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智慧。

当前,我们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教育资源日益城乡分化的同时,新兴科技的发展速度又极快,存在着赶不上的风险。

如何在城乡之间,在新旧教育理念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事实上,只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就一定能为促进教育公平而贡献绵薄之力。

首先,政府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农村教师的培养和软硬件建设。

让农村学校能够跟上城市的教学步伐,获得均等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部门也要主动作为,优化课程设置,将一些新兴技术概念适当纳入教材,让农村孩子有机会开阔视野,了解时代发展脉络。

再者,教育工作者们也要学会利用好新科技手段,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补足教学的短板,弥补农村教育的资源匮乏。

例如可以借助在线直播等形式,让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最后,促进教育公平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努力。

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个人,都应该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实际行动为教育均等播撒希望。

我们相信,只要潮流向好、机会均等,农村地区也必将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迎头赶上。到那时,创新性的命题不再是刁难农村生源,而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一部分。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孩子们呈现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1】高考作文写人工智能,专家称内有小陷阱:该题首先是认知题,难度不大但可能走偏

九派新闻2024-06-07 18:0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197253571443573&wfr=spider&for=pc

【2】浙江高考作文考“人工智能” 浙大城院教师谈自己眼中的“问题”

杭州网2024-06-07 15: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188490708950244&wfr=spider&for=pc

【3】“AI同学”写AI,你怎么看?人工智能是否减少了问题,一篇作文题背后实有深意

半岛都市报2024-06-07 19:5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211691069655970&wfr=spider&for=pc

5 阅读:2982
评论列表
  • peng 28
    2024-06-09 15:00

    让学生早接触高新技术(产品)是没错的,但高考涉及公平,必须考虑差异性问题。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 2024-06-09 11:11

    噢耶,砖家,真硬

    随意不随风 回复:
    物理书里还提到相对论呢,你怎么不去证实一下啊[得瑟]还提到李白呢,你也写诗啊,还有秦始皇,你怎么不当皇帝啊[得瑟]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随意不随风
    那你上过高中吗?怎么连类比都不会用
  • lll 18
    2024-06-09 08:22

    刁难怕是说不上哦。况且能出类拔萃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会玩会学的。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根本天赋没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可能性很少,考不好就那样吧

    十月泉 回复:
    你在四川。你去四川山区看看吧!你跟他们ai看看[笑着哭]。
  • 2024-06-09 20:16

    出生在农村,没怎么接触过电子产品,这完全不存在,现在哪个农村没网络、没电子产品,哪个高中生没玩过手机、电脑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导演 回复:
    你了解偏远山区的农村吗?
  • 2024-06-09 09:15

    AI是什么?是爱的拼音另一种写法么?嗯,我的论点就是,国家大力推广拼音创新[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不知道这个说明不会学政治不会学英语不会学语文
  • 2024-06-09 17:56

    嗯嗯,下一次的题目应该用论原子弹如何制造及氢弹如何发展

  • 2024-06-10 02:00

    你以为考的是见识,实则考验的是想象力。不是开玩笑,文章节奏带的不要不要的,只要课本试卷提及过,再发挥点想象力,文章还是可以做出来的。就像我们学古文,谁真的去过古代呢,不都是按照书本,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代入下环境。

    随意不随风 回复:
    嗯,请你证实一下相对论,[得瑟]
  • 2024-06-09 09:17

    出题思路没问题,但AI介绍的材料缺失,谁知道AI是哪国的语言?如果AI旁边括号里注明“爱”字,大家才知道是谈情说爱啊!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请问一下您什么学历。这是人工智能的缩写
  • 2024-06-09 22:57

    其实角度很多,说的是问题会不会变少,自圆其说就好了,你可以从机器人电影谈到的一些控制权伦理,也可以从科技改变生活,甚至可以思辨得不给答案,讨论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可以写道德扶不扶,写组织生活与精神生活(直播等泛娱乐),甚至直接写游戏的发展,写斗争的勇气面临美国的压力)

  • 2024-06-09 07:25

    其实可以照实写:我出生于一个小村庄,长这么大没有接触过多少电子产品,家里仅有电器就是那台老旧的风扇,所以我不懂的什么是人工智能和AI,看到题目的时候,我不经开始幻想(后面省略八百字)。后面的文章就可以开始胡扯了,多少给点分

  • 2024-06-09 21:17

    有梗图说自己写的AI父母。可见人们的想法。确实这个题目有偏差

  • 2024-06-09 07:16

    材料里也提示了就是对人类思考的能力和便捷获取知识的方式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 2024-06-09 15:05

    说句实话,对偏远地区的孩子确实有点不公平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 2024-06-09 04:11

    新课标1卷的作文命题主题是:探索研究人类的思辨模式属性特征是什么,以及怎样辩证唯物的操作运用思辨模式运作机制。。。。。。因此,这个命题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科学技术等等课题根本毛线关系都没有。

  • 2024-06-09 18:47

    作文命题过于死板,可以双作为命题,让考生二选一

  • 2024-06-10 02:53

    直接写电影终结者的情节会怎么样

  • 2024-06-09 23:53

    AI只是方便人们的炒作,没有根本的突破

  • 2024-06-09 23:16

    别扯淡了,互联网网络己遍布城乡,死刷题的时代己经过去了

  • 2024-06-09 23:31

    经受不了西方的打压,神经是不是有点问题[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0 02:07

    狗屁专家。还资深

  • 2024-06-10 02:18

    下次考:请你证实相对论[得瑟]

  • 2024-06-09 14:24

    平时看看中央一台节目就行,有专门讲过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 2024-06-10 02:16

    以前高三模拟考,有个题是姚明效力哪只球队,我们全校第一是真的做错了。[呲牙笑]

  • 2024-06-09 23:39

    我比较担心阅卷老师懂不懂?总不能观点不同就扣考生的分吧?[笑着哭]

  • 2024-06-10 02:10

    AⅠ是啥?.[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09 13:14

    这样出题,确实欠考虑

    小鱼儿 欢迎对线 回复:
    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贴过关于AI的资料的,不会只能说连死读书都不会
  • 2024-06-08 23:02

    农村老师都有很多不了解人工智能

  • 2024-06-09 09:2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 2024-06-09 09:05

    湖北高考作文题怎么样

文史安利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