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对欧盟双反调查,德意高层当即宣布将访华,劝说中方别反制

商业小聪明 2024-06-18 10:31:22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最近,欧盟要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事搞得大家议论纷纷。就在大家觉得欧盟这回是铁了心要跟着美国走的时候,有消息称,德国和意大利要来要来访问我国。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是何目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是要和我们好好谈谈,还是另有打算?

德国、意大利将访华

最近,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本以为欧盟跟着老美加税的步伐挺强硬,毕竟额外关税最高都加到38.1%了,不料后脚德国和意大利的高层就透露消息要来访华。

据媒体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将于6月19日开始对韩国和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工作访问,期间将就贸易、气候保护和能源政策等议题举行会谈。

这时候德国来访华,究竟有什么目的?

据外媒称,哈贝克不会直接参与中欧之间的关税谈判,不过他会和我方推动“更公平的贸易条件”,而且哈贝克肯定会谈到欧盟加税的问题,不过他不代表欧委会进行发言和谈判。

也就是说,德国官员此次来谈的不仅仅是关税的问题,也不确定会谈成什么样子,只不过会向着更公平的方向推进。

除了德国要来访华,据媒体消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将于未来不久到访中国,目前访问的日期还未定。

而他们的来访也被不少人看作是希望通过对话的方式,缓解由关税政策引起的紧张关系。

其实,对于德国来说,欧盟加税倒不是为它着想,反倒是像把它往火坑里推。

最反对欧盟加税的也是德国。

此前德国总理就明确表示反对将欧洲汽车市场与外国竞争隔绝,强调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宝马、奔驰,也对欧盟的关税政策表示强烈反对,担心这可能损害他们在华业务。

我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高达2540亿欧元,约占德国货物贸易总额的8%。

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凸显了中德贸易关系的紧密性,也说明了德国对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环境的依赖。

意大利的情况略有不同。意大利曾是G7国家中唯一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但在美国和G7其他国家的压力下,意大利于去年退出了该倡议。

尽管如此,意大利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依然紧密,梅洛尼的访问可能是为了修复因退出“一带一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当前的贸易争端中寻求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

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除了德国和意大利,估计还有一些国家要犯难了,如果欧洲一意孤行,我国不仅可以对法国的白兰地、欧洲的奶制品和猪肉进行双反调查,还有很多牌没有出。

实际上,许多欧洲内部的商业人士并不希望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进一步紧张化。

在欧盟内部如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成员国的眼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农产品出口领域,其极高的价值使之成为关键的合作伙伴。

据专家分析,如果我们禁止对欧洲出口猪肉,可能会对整个欧洲的猪肉行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噩梦”。

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揭示,我国从欧盟引入的猪肉进口额已高达约60亿美元,且超过一半以上的比例来自于欧盟。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丹麦、法国和荷兰等都是我们重要的猪肉供应方。从客观角度看,中欧在该领域具备明显的优势互补关系,例如在欧洲相对较为冷门的猪耳、猪鼻以及猪脚等部位在我国则拥有较高的需求和售价。

若失去与中国的联系,由于饮食习惯差异,上述产品在欧洲本地市场寻找合适的替代销售渠道恐将十分困难。

部分学者预测,如此严格的限制措施将给欧洲猪肉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以我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商——西班牙为例,每年向我国出口的猪肉价值约为15亿美元。

西班牙政府官员表达了对中欧贸易紧张可能给国内猪肉产业带来的损害的担忧。西班牙猪肉业者积极维护与我国的贸易关系,以期稳定发展;而法国猪肉行业协会副主席同样忧虑失去中国市场对本国企业会产生巨大冲击。

若我国对欧洲实施贸易限制,那么欧洲猪业恐怕需寻求国内途径加以应对,由此将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有趣的是,那些在贸易壁垒压力下预计受打击最大的西班牙和法国,恰恰也是推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主要力量。

而且,即使没有欧洲市场猪肉的供应,我国也有能力通过增加从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进口来平衡市场的供需,保持猪肉价格的稳定。

而西班牙和法国就不一样了,倘若不能妥善解决与我国在猪肉贸易上的分歧,很有可能在其国内引发广泛的舆论反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至此,欧洲国家还认为跟着美国打压我国新能源产业是笔划算的买卖么?

信息来源:

《"他下周将赴中国,预计会激烈磋商"》观察者网

《"他们不想要这种'保护'"》观察者网

0 阅读:0

商业小聪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