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印度公司迎来了毁灭的开始——印度兵兵变

拾年说 2023-04-23 09:30:54

年印度兵叛乱是一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EIC)在印度统治的失败叛乱。最初是EIC军队中的印度士兵的叛变,运动蔓延成为一场更广泛的叛乱,涉及某些地区的广泛印度人口。

叛乱最终被镇压,但胜利者也是它的直接受害者,因为英国政府解散了EIC,接管了其在印度的属地。导致叛乱的不满和双方犯下的暴力行为将在下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内影响英印关系。

命名兵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伤性事件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殖民历史学家已经转向更中立的历史学家,而这些历史学家又受到了带有民族主义议程的作家的挑战,而且双方都有。这些事件涉及的远不止是心怀不满的EIC士兵,因此从一场兵变演变为一场更广泛的叛乱,这一点很清楚。印度关键地区的大部分人口直接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场真正的民众叛乱或起义。另一方面,许多印度人仍然忠于现状,或者像几个王公邦的情况一样,他们保持中立。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1857- 1858年的事件不能被描述为真正的“民族独立运动”,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单一的印度民族。不同的抗议者群体之间也没有任何真正的协调,他们都有不同的目标,即使许多人可以被广泛地描述为反殖民主义。另一方面,参与起义的人确实来自各行各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起义确实具有“民族”性质。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关于1857- 1858年事件确切名称的争论表明了印度在事件平息之前、期间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复杂紧张局势。正如历史学家巴罗总结的那样:“这场叛乱是什么?是南亚和大英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争论之一”

EIC军队中的印度兵

虽然东印度公司是作为一家贸易公司成立的,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它就雇佣了自己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领土。从1765年开始,只有英国人可以在EIC武装部队中担任军官,但大多数普通士兵由印度士兵组成。后一种部队最初被称为“peons”,后来被称为“sepoys”,这是波斯语sipahi的变体。印度兵的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士兵。在19世纪的EIC军队中,印度军队与英国军队的平均比例约为7:1。许多印度人加入EIC是为了获得比其他地方更高的薪水,并作为提高他们在传统印度社会地位的机会。依赖如此大量的印度士兵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风险,但考虑到招募英国士兵和引诱有经验的人从英国正规军叛逃的困难,公司不得不承担这个风险。印度兵训练有素,装备齐全,他们帮助印度帝国扩大了对印度的控制,特别是在四次英迈战争和两次英锡克教战争之后。在印度兵兵变时,EIC雇佣了大约45,000名英国士兵和超过230,000名印度兵。

叛乱的原因

印度兵兵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

与英国士兵相比,印度士兵对工资不平等感到不满。

印度兵怀疑步枪枪弹使用了他们不能接触的动物脂肪,因为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印度兵不愿在国外服役。

印度王子要么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要么不得不向EIC支付高额保护费。

负担过重的人口

对印度传统文化习俗受到威胁的担忧。

对印度传统制造业面临进口电子电气产品不公平竞争的担忧。

英国人的势利和制度性种族主义。

印度兵有一些不满,他们觉得,尽管进行了和平抗议,但EIC没有解决这些不满。自1806年以来,曾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起义,但都被无情地镇压了。印度兵对他们的工资比英国EIC士兵低得多感到不满。印度兵的工资也没有提高超过50年,这意味着自1800年以来,他们的实际工资已经贬值了一半。印度士兵既不喜欢在印度境外服役的义务,因为这需要印度教徒进行昂贵的净化仪式,也不喜欢制度性的种族主义,这使他们永远无法成为军官。最后一根稻草是强制使用恩菲尔德步枪的油弹。猪或牛的动物油脂冒犯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信仰,因为墨盒必须用嘴准备。枪弹的谣言助长了其他谣言,比如印度兵面粉被混合了牛和猪的骨头,或者他们的盐被故意用猪和牛的血污染了。简而言之,男子与军官之间的隔离以及这两个群体之间缺乏沟通正在制造一个相互怀疑的火药桶。

除了印度兵,还有别的不满。1857年见证了莫卧儿帝国的崩溃,这个帝国已经崩溃了很长一段时间,它在印度的统治机构现在几乎看不见了。许多独立的印度王公邦对EIC很不满意,在许多地方,它是莫卧儿王朝的继承者。一些王子从雇佣EIC军队镇压国内叛乱和击败邻国中获益,但其他人则被迫支付EIC的“保护费”,这一制度与敲诈勒索相去不远。

另一个严重的争论焦点是EIC的政策,只要它能逃脱惩罚,它就会接管土邦。印度王子在没有直接继承人的情况下,不允许将自己的领土传给养子,这是一种获取方法,特别是在1848年达尔豪斯侯爵成为英国总督之后。甚至对治理不善的指责也导致一些王子失去了王位。EIC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政策导致几个土邦积极加入了印度兵兵变,而其他土邦则保持中立。

公国的普通百姓也遭受了损失。自1793年孟加拉永久定居以来,EIC一直贪婪地向其管辖的人民征税,即使在危机时期也是如此。印度人对强加这些财政义务的英国司法系统和警察感到不满。随着一些王公的下台,整个就业网络都消失了,尤其是士兵和盔甲师。工匠们遭受了来自EIC进口商品的竞争,尤其是英格兰北部大工厂生产的纺织品,EIC通过其贸易垄断控制了靛蓝和鸦片业务。

威廉·本廷克勋爵,1828年起担任英国总督,以其社会改革而闻名,最臭名昭著的是他在1829年废除了sati。Sati是印度寡妇在已故丈夫的火葬堆上牺牲自己的习俗。也许有些人很高兴看到这种仪式的结束,但也有其他人同样担心,其他文化习俗可能会被认为是EIC对印度的持续“西方化”。对印度人进行英语教育,并为他们在英国政府下层的奴役生活做好准备,这是由英国教育委员会成员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等人提倡的,他以贬低印度古典教育的价值而闻名。从1833年起,EIC允许传教士进入印度,他们的存在是对印度文化的又一次攻击。EIC的制度性种族主义和英国人的势利是引起不满的另一个并非无关紧要的原因。

叛乱蔓延

印度兵们最初的导火索是1857年3月对自己人曼加尔·潘迪的惩罚。潘迪在加尔各答附近打伤了一名欧洲EIC官员,因此被处决。这也许是一个正义的问题,但愤怒来自于潘迪整个印度兵公司的决定。1857年5月10日,密鲁特的EIC士兵举起了武器。他们抗议85名印度兵因拒绝使用涂了油的恩菲尔德子弹而被判处10年监禁。叛变者杀死了他们的英国军官,然后横冲直撞。正如一名叛变者哀叹的那样:“我是一名优秀的印度兵,我愿意去任何地方服役,但我不能放弃我的宗教信仰”。叛乱分子于5月11日占领了附近的德里,杀害了欧洲男人、女人、儿童以及皈依基督教的印度人。

EIC领导层对起义毫无准备,印度兵提拔退休的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他们的领导人。然后,叛乱自发地蔓延到整个印度,不仅有印度兵,还有信奉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地主、商人和农民。孟加拉是EIC遇到真正问题的地方。孟加拉军队的74个士兵团中有45个反抗了。作为预防措施,剩下的29个兵团中有24个被EIC解散或解除武装。孟加拉骑兵团也哗变了。对英国人来说幸运的是,在EIC的另外两个主要中心——马德拉斯和孟买——前军队保持忠诚,后者只有两个团反叛。

随后,一群印度王子对印度议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感到不满,并加入了印度兵的行列。一些王公仍然忠于印度帝国,比如瓜廖尔和焦特布尔的王公。与此同时,暴力和广泛的抢劫和勒索说服了许多富裕的印度人继续支持EIC的统治,而不是看到他们的企业倒闭,城镇陷入彻底的混乱。也有一些人尽可能地保持中立。

叛乱继续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在为此目的派出的特工的帮助下,以及在目睹叛军的成功和英国人的弱点后加入叛乱的新人。在许多情况下,叛军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恒河和纳尔马达山谷,都在奋起反抗。印度陆军动员了忠诚的军队,在巴纳拉斯、瓜廖尔、贾西吉、坎普尔和勒克瑙爆发了激烈的战斗。阿萨姆邦、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邦的叛乱事件较少。为了打击叛乱分子,EIC现在雇佣了常规的英国陆军军团,这些军团通常是由它雇佣的,还有忠诚的锡克教军队和新的盟友,比如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人。1857年9月18日,经过为期6天的残酷战斗,德里被重新夺回,1858年3月又夺回了坎普尔和勒克瑙。

叛乱最终在1858年春天被镇压,原因有二:一是EIC的资源远胜于EIC,二是叛军之间在指挥和要求方面缺乏协调。某些特定的群体,虽然没有按照宗教界线分裂,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解决的不满,从恢复莫卧儿皇帝这样的宏伟计划,到对一个令人憎恨的地方税官进行报复的琐碎行为。这些不同的群体可能都同意,他们希望英国人离开印度,但他们无法就谁来取代他们达成一致。最后,从欧洲运来的4万名英军决定了这场对EIC有利的冲突。1858年6月,英国总督坎宁勋爵(Lord Canning)宣布,和平已经恢复,维多利亚女王承诺赦免叛乱分子,保障印度王子的权利,并对所有人实行宗教宽容。

双方伤亡都很高,但印度一方伤亡更大,巴罗总结道:

2600名英军士兵和157名军官阵亡。另有8000人死于中暑和疾病,3000人受重伤。印度人死于战争和随之而来的饥荒的人数可能达到80万。

双方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军事人员和平民犯下了暴行和屠杀。有无数记录在案的非法监禁、酷刑、强奸、未经审判的处决和谋杀欧洲和印度男人、女人、儿童以及所有宗教的人的案件。可以理解的是,这场大屠杀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导致了许多怨恨和相互猜疑。

在此之后,EIC无情地处理了叛乱的领导人。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到缅甸,但他的儿子们被处决。女王拉尼·拉克希米·白在战斗中被杀,另一位著名的叛军领袖马拉塔·坦蒂亚·托普被处决。英国人,除了他们自己以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把叛乱归咎于穆斯林,而不是印度教徒,英国士兵经常对前宗教的俘虏粗暴对待或更恶劣。有如此多的抢劫、非法法庭和绞刑,甚至EIC董事也不得不向其员工发布决议,以显示更多的克制。历史学家W. Dalrymple将数以千计的报复性绞刑和谋杀描述为“可能是整个英国殖民主义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幕”。

英国政府已经对EIC在印度的治理不感兴趣,在逐渐的监管和控制过程中迈出了最后一步,最终在1858年8月2日完全占领了EIC在印度的领土。就议会而言,EIC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发动战争。印度兵兵变事件被视为一个警告:一家商业公司除了股东之外没有人要对其负责,它不能也不会通过同意、妥协或对正义的适当关注来统治人民。

EIC海军被解散,1862年6月,EIC的9个欧洲团被接管,尽管直到1895年,各种幸存的EIC总统军队才最终联合成一个单一的英属印度军队。这支新军队中英国士兵的比例比上一支军队高得多。

这次兵变并没有让英国人质疑他们认为自己殖民印度的权利,而是让他们去寻找他们认为自己在殖民统治中犯下的错误。于是,人们普遍称之为英国统治的时期开始了。1874年6月1日,议会正式解散了东印度公司。印度兵和加入他们的印度平民赶走了一个压迫者,却被另一个压迫者所取代,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同一个压迫者,但戴了一个不同的面具。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宣布为印度皇后,英国的统治继续从印度榨取资源,直到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这一运动从近一个世纪前的兵变中获得了很多灵感。

0 阅读:7

拾年说

简介:历史爱好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