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不好喝,多半是冲泡方法不对,好多人都错在最后一个

小陈茶事 2024-06-21 09:26:5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入夏后,凉席、西瓜、蝉鸣接踵而至,燥热的夏天到来。

在这样的季节里,一杯泡制得当的白毫银针,无疑是最佳的消暑饮品。

它那清雅的香气,仿佛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能拂去心头的烦热,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清凉。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泡制白毫银针并非易事。

它需要的不仅是对水温的精准控制,更是一种对泡茶的深刻理解。

前段时间,一位茶友分享了一件事,她刚收到一罐白毫银针,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办公室品尝。

在午休时间,她拆开快递,准备试喝。

然而,由于急于分享,她忽略了水温的重要性。

热水冲入后,茶香虽然四溢,但并未达到最佳状态,因为水温不足,未能完全激发白毫银针的香气和味道。

她本想在这炎热的午后,为同事们带来一丝清新的慰藉,却因为这一小小的疏忽,让茶的风味大打折扣。

所以,若泡法不当,不仅浪费了好茶,也辜负了这美好的夏日时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避免那些常见的错误冲泡法。

《2》

一、水温不足。

在茶的世界里,流传着一些误区。

有人认为,白毫银针这样细嫩的茶叶,应该避免用沸水冲泡,以免被“烫伤”。

然而,真正的好茶,是不怕沸水的。

白毫银针,以其芽头的坚韧和白毫的保护,能勇敢地迎接沸水的洗礼。

白毫银针的茶芽,被一层密集的白毫所覆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白毫,实际是茶芽的天然屏障。

它们在茶芽生长过程中,抵御了阳光的灼伤、虫害的侵扰和雨水的侵蚀。

后来在制茶过程中,这些白毫得以保留,形成了白毫银针的第一层保护。

而白毫银针的第二层保护,来自于其独特的结构。

采用特定茶树品种的芽头,白毫银针的芽头肥壮而紧实,内部结构像竹笋一样,层层包裹。

当你在泡茶时,轻轻剥开茶芽。

你会发现每剥开一层,还有新的一层,高品质的白毫银针,其茶芽内部竟有5-7层之多。

这样的结构,使得茶味物质在沸水中也是逐层释放,不会因为高温而迅速流失。

然而,有些人在泡茶时,会将沸水倒入公道杯中晾凉,等水温降低后再用来泡茶。

这样的做法,实际是对白毫银针的误解。

水温不足,无法激发茶的香气和味道。

白毫银针的毫香、花香、竹林香等独特香气,以及清甜、鲜爽、醇和的口感,都需要足够的水温才能完美展现。

记住,好茶不怕沸水,只怕水温不够。

《3》

二、投茶不计量。

在白茶的世界里,白毫银针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稀缺性,成为了茶中的“贵族”。

然而,正因为它的珍贵,不少茶友在泡茶时,出于节约的心态,往往舍不得多放茶叶,结果却适得其反,让一杯本该醇厚的茶变得寡淡无味。

白毫银针的采摘和制作,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工艺。

它不仅需要在短暂的采摘季节内完成,而且对采摘的技巧和制茶的工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市面上品质上乘的白毫银针,价格自然不菲。

即使是新茶,福鼎的高山银针,每斤价格过千也是常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泡茶时投茶量不足,无疑是对这杯茶的一种浪费。

正确的泡茶方式,应该是在泡茶之前,用克秤称取适量的茶叶。

一般来说,茶水比例大约是1:20。

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是110毫升的白瓷盖碗,那么称取5克的白毫银针,就能泡出一杯味道恰到好处的茶。

如果没有称重,只是凭感觉随手抓一把茶叶,那么泡出的茶味很可能就会偏淡,无法体现出白毫银针应有的风味。

此外,泡茶时也不建议使用所谓的"体积目测法"。

因为不同的盖碗,其器型、宽窄、高矮都有所不同。

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盖碗的1/2满或1/3满来估算投茶量,那么泡出的茶味很可能就会因为投茶量不足而变得寡淡。

只有通过精准的称重,才能确保每一杯茶都能展现出它最完美的风味。

《4》

三、注水方式缓慢。

泡茶是一门技艺,而注水这一步骤对于泡出一杯好茶尤为关键。

许多人认为,注水时应该轻柔、缓慢,仿佛怕惊扰了茶叶的沉睡。

但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误区。

泡白毫银针,注水并不需要过分温柔,而是要直接而迅速。

当水烧开后,拿起烧水壶,左手稳住壶身,右手轻轻托着盖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茶汤洗礼。

注水时,壶嘴应略靠近茶叶上方,然后迅速而均匀地打圈式注水。

沿着白毫银针的茶芽上方,快速绕圈,确保每一根芽头都能被沸水均匀地包围。

注水的动作要快,但也要均匀覆盖,让每一寸茶叶都能感受到沸水的热情。

注水结束后,迅速合上盖碗,然后快速倾倒出茶汤。

这种快速的注水和出汤,不仅不会让茶味变淡,反而能够激发出白毫银针内在的天然茶香和滋味。

高温的沸水,是唤醒白毫银针香气的关键。

一旦茶叶与沸水相遇,它们就会迅速释放出自己的风味,让茶汤变得鲜爽而淳和。

这样的茶,只需一口,就能让人难以忘怀。

《5》

四、开盖散香。

关于白毫银针的泡茶误区,有一个小细节常被忽视,那就是冲泡后开盖晾茶的做法。

在一些泡茶演示中,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茶汤冲泡出来后,泡茶者不是立刻去品味茶香,而是将盖碗的盖子打开,让其晾在一旁。

这种做法看似是为了降温,但实际上,它却可能成为香气流失的帮凶。

当白毫银针刚刚经历了沸水的洗礼,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正准备释放,而此时如果立刻揭开盖子,那香气就会随着热气一同消散。

而且,使用温水泡茶已经限制了高沸点香气的释放,如果再加上长时间的揭盖晾茶,那么茶香的损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随着香气的逐渐飘散,盖碗内保留的香气自然减少,到了最后,茶的香气可能就会变得淡而无味。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冲泡后,尽量减少茶叶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让香气物质尽可能多地保留在茶汤叶中。

这样,当我们品味茶汤时,才能感受到白毫银针那层次丰富的香气。

《6》

当我们谈论白毫银针的泡法时,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展现这种茶的内在价值。

白毫银针,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细腻的口感,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

然而,如果因为一些常见的错误泡法而错过了它的真正风味,那无疑是一种遗憾。

水温的控制、注水的方式、投茶的计量,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犯了错误,比如使用了过低的水温,或者注水时犹豫不决,都可能导致茶汤的味道大打折扣。

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泡茶技巧,是对好茶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味蕾的负责。

通过细心的冲泡,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白毫银针带来的美妙享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