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检查尿酮体?

千儿康康 2024-06-07 07:14:24

尿酮体(KET)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种不同成分的总称,它们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正常情况下,血和尿中酮体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但在饥饿、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强、糖尿病酸中毒等情况下,产生的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的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此时尿内酮体检测呈阳性。

此外,一些疾病和情况也可能导致尿酮体阳性,例如: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见于肝源性糖尿病、单纯性糖尿病。

2. 消化系统疾病: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导致脂分解增强,此时产生的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的速度,出现酮血症,进而出现尿酮,呈现尿酮体阳性。

3. 肝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因糖代谢障碍出现酮尿,呈现尿酮体阳性。

4. 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糖代谢不足,出现酮体尿,呈现尿酮体阳性。

5. 嗜铬细胞瘤并发的酮尿症:呈现尿酮体阳性。

6. 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酸后等均可出现酮尿。

7. 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

8. 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酮尿阳性的现象。

如果出现尿酮体阳性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医,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0 阅读:39

千儿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