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粽子

千儿康康 2024-06-11 14:18:48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全国各地人们纪念端午的习俗多种多样,如划龙舟、熏艾草、制凉茶、佩香囊等,粽子则是端午的特定美食。每逢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粽子飘香,不论是自己动手做或是亲戚朋友互相之间的礼尚往来,甜的、咸的粽子总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风味。

然而,大多数粽子都由糯米制作而成,粘度较高、不易消化、含糖量较大,容易升高血糖。糖友们如不加以节制,极易损害胰岛功能,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等症状。对于日常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友们应禁止食用;若糖友血糖较为平稳,可以适当食用一些,但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及运动控糖。

那么,糖友们该如何吃粽子?为使糖友们能够开心愉悦地度过端午节,今日为大家一一讲解。

01、粽子种类选择

糖友们应减少食用白粽、甜粽、咸蛋黄五花肉粽等高糖量、高热量的粽子,若多食易引起血糖飙升,并且出现胃肠道不适;可以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少油、不加咸肉及五花肉的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且低热能的粽子,有助于降低血糖,平衡营养摄入。

02、减少主食摄入量

由于粽子馅的食材丰富多样,含热量较高,可以充当主食,糖友们在食用粽子时,应考虑到其粽子的总热量,控制每餐摄入总热量,少量食用粽子,且适当地减少主食量,平衡总热量,减少糖友们的代谢负担。

03、监测血糖

糖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按照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也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在食用粽子前后,可及时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可以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04、注意饮食时间

糖友们在食用粽子时,尽量选择在早餐或者午餐时食用;在食用前,适当增加蔬菜、鸡蛋、牛奶等作为辅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血糖反应,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05、适量运动

糖友们在食用粽子时,尽量避免久坐,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适当地进行适量运动,如步行、慢跑、徒手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时间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以便于餐后血糖降低,防止血糖波动。

总之,粽子作为端午的特定美食,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友们来说,应禁止食用,而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友们来说,可以食用,但应懂得适可而止,不可过量进食,以免危害健康。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0 阅读:2

千儿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