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的十个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一)

千儿康康 2024-06-24 18:12:39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胰岛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胰岛素都是不可缺少的药物。然而,不恰当的胰岛素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一、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避免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出现低血糖,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用量,以达到既能控制血糖,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最佳剂量。一旦出现低血糖,轻症或神志清楚者可进食糖类食物或饮料;不能口服或症状严重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继以5-10%葡萄糖静脉滴注;对补充葡萄糖无明显反应者,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肌注胰高血糖素;血糖纠正后仍有意识障碍者很可能伴有较重的脑水肿,可加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

二、过敏反应

胰岛素过敏主要见于间断使用胰岛素和首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潜伏期可从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数小时到3~5个月,甚至几年。可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表现,多数患者仅出现局部表现,极少数患者可合并有全身表现。局部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瘙痒、刺痛、肿胀、皮疹和皮下结节,这些皮肤反应多数是自限性的,随着继续治疗会自行好转,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全身反应极少见,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哮喘,严重者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可在密切监护和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脱敏治疗。

三、体重增加

开始注射胰岛素时,体重通常增加,不过增加的程度因人而异,也有的人体重变化不大。胰岛素治疗后体重增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血糖获得较好控制后尿糖丢失减少,过多的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脂肪贮存在体内;胰岛素促进机体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增加;患者因害怕低血糖而防御性进食增加。因此,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需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避免体重增加明显,也可加用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减少胰岛素用量。

四、皮下脂肪增生

许多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质地硬,或呈瘢痕样改变,这些病变称为皮下脂肪增生。有些病变不易被肉眼观察到,因此临床诊断时须视诊和触诊并用。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胰岛素吸收缓慢,胰岛素吸收波动性增大,血糖控制效果下降。若患者的注射部位由正常组织变为脂肪增生部位,通常会观察到其血糖升高、波动性增加。当注射部位由脂肪增生处变为正常组织时,如不降低剂量患者则会有低血糖风险。皮下脂肪增生一般会在停止胰岛素注射后不久消退。患者应掌握如何进行注射部位轮换及正确的注射技术,注意胰岛素笔使用针头应一针一换,不重复使用针头。

五、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临床表现为皮肤不同程度的凹陷,相比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相对少见。这是使用未纯化动物胰岛素所造成的免疫反应,使得胰岛素-免疫球蛋白复合体在皮下沉积,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后脂肪萎缩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对于使用人胰岛素发生脂肪萎缩的患者,换用胰岛素类似物后可以降低或缓解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先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再接着学习不恰当的胰岛素治疗会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0 阅读:4

千儿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