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上将:加勒万冲突后,印度出动4架阵风,中国用20架歼20对抗

佑渊爱奇闻 2024-05-31 03:54:36

5月20日,印度前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上将在《欧亚时报》炮制了一段"内幕"。

称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期间,印军仅出动4架阵风战机,解放军就不得不紧急调遣20架歼-20予以对抗。

据巴达乌里亚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中国军方对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防不胜防",不得不动用5倍于对手的兵力来应对这款"经过实战考验"的多用途机。

他还一再强调,虽然号称中国最先进的战机,但歼-20在阵风面前根本不值一哂,其技术性能实则黯淡无光。

这种离谱的言论,很快就引发舆论哗然,阿三还是一如既往的极度自信。

这并非巴达乌里亚第一次对中国战机实力做出离谱评论。事实上,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渲染印军的力量,贬低中国军队的实力。

回溯到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初期,当时双方军队在实控线地区出现肢体冲突,随后局势急剧升级。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巴达乌里亚在新闻发布会上扬言,印军已处于有利位置,随时都能对中方展开空袭,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然而,话音刚落,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的偷袭行动就被我军及时发现和果断打击,最终印军不得不狼狈撤退,元气大伤。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军在边境地区遭受了重创。可见,巴达乌里亚早先的自信发言不过是为了哄骗国内民众、维稳军心,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至于他这次提及的"4架阵风对20架歼-20"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根据当年8月18日外国媒体发布的卫星照片显示,我军确实部署了2架歼-20隐身战斗机。但这仅仅是解放军空军各主力部队轮流进驻新疆执行轮训任务的一部分力量。

除此之外,卫星照片还清楚地捕捉到,当时我军还在新疆喀什机场部署了6架远程打击能力强劲的轰-6K飞机、多架第四代战斗机歼-16和歼-7等其他型号的战机。

很明显,印度军方高层对于2020年中方在边境地区的实际部署力量了解不全面。

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巴达乌里亚对中国先进战机歼-20的实力做出如此肆意的评价和贬低,显然是不合理和不负责任的。

更为荒谬的是,印度军方竟然声称中国为了对付仅有的4架阵风战机而不得不大规模调遣20架歼-20,这简直是颠倒黑白、捕风捉影。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机之一,歼-20还需要以5:1的数量优势来对抗落后一代的四代半阵风战机?

虽然阵风战机在印度眼中被吹捧为"先进战机",但从整个航空工业发展脉络来看,它最多只能算作四代半水平的战斗机。

与中国已经研制出并开始列装的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相比,存在着较大的代际差距。

但是,印度从法国达索航空集团购买阵风战斗机耗资高达87亿美元(约合76亿欧元)。这笔金额之巨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印度当时的财力承受能力。

作为一个人均GDP仅为2000美元出头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政府为阵风战机的采购砸下了如此重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其中是否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潜规则",至今也是个未解之谜。

因此,为了证明自己的采购决策是正确的,规避可能存在的不正之嫌质疑。

印度政府和军方不得不极力吹捧阵风战机的性能,塑造其在印度眼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力图以此为自己的决策开脱和辩护。

而且,夸大阵风战机的实力也有可能是为了掩盖其在实战中的平庸表现。

通过不断渲染阵风性能远超歼-20,就可以为阵风战机在实战中的平庸表现找到一个"借口"。然而,这种无根无据、语无伦次的评论只能说明印度对阵风实力的过度自我臆想。

从公开资料看,阵风战机属于四代半水平,与当今主流五代机仍有不小差距。它的航程、隐身性、最大推力重量比、探测范围等关键指标,普遍落后于歼-20。

阵风虽操作性能较好,但毕竟只是承担过轰炸等单一任务。

而歼-20则融合了隐形、超视距、电子战等多种先进技术,兼备对地对空双重能力,升空后可彻底掌控战场态势,充分发挥新质主导机动作战的效能。

事实上,2020年中国就曾开展歼-20对抗阵风的实兵对抗演练,结果是17:0的无情碾压。面对如此实锤,印军也是出于无奈,才不得不将阵风暂时归于与歼-20"同等级"行列。

尽管如此,印军高层仍在孜孜不倦鼓吹阵风的所谓"战绩"远超歼-20。

他们宣称阵风在阿富汗、利比亚等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而新出炉的歼-20则一无所有。从谬误的战绩对比就可看出,印度人对现代空战的理解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

空中作战早已不单纯是对地轰炸和空战,而是多体系一体化联合进行。

即便阵风曾参与过实战,也只是托了当年的炸弹,在现代信息化战争格局中就像坦克对抗航母,完全无法和歼-20的合成态势感知、超视距打击能力相提并论。

印军高层对阵风贬低歼-20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声称歼-20"缺乏实战经验"。

这种短视的论调,完全无视了两款机型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层面的巨大差距。过于简单地将"实战纪录"作为判断优劣的唯一标准,已显陈旧且不专业。

印度军方频频对中国先进装备做出低估和贬低的言论,恐怕早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这种认知偏差可追溯至半个多世纪前的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

1962年10月,印度出于对中方的领土主张置若罔闻,在中印边境地区发动了军事进攻。

然而,印军在人力、装备等各方面都远远不及解放军,仅仅一个多月,就在中国军队的反击下彻底溃败。

这场失利不仅让印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让当时的印度政府和军方首次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军力的强大,对中国军力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焦虑。

为了驱散这种阴霾,在未来几十年里,印度军方便养成了一种自我夸大实力、贬低中国军力的传统,试图通过口惠实而不实的方式来重塑信心。

比如,频频吹嘘本国装备"先进"、"性能远超中国"等等,以此转移国内民众对装备落后的质疑。

然而,即便在1967年与中国关系有所缓和后,印度国内也未见对中国军力的理性评估重新开启。相反,由1962年战败带来的种种阴影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在改革开放后的持续飞速发展,印度似乎正在重新感受到与上世纪60年代类似的焦虑情绪。

面对中国空军陆续列装歼-20等一系列先进战机装备,印军现有的大多数四代机或更早期的三代机无疑已渐渐落伍,在技术层面上存在不小的代差。

然而,直面差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追赶措施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于是,他们不得不寄希望于一种"自我安慰",频频贬低中国先进装备性能,极力渲染本国阵风等装备的"优越性"。

实际上,这已经演变为印军一种惯性思维和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式。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期望能缓解由军力落后于中国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并向内部和国内民众证明自身拥有对抗中国的实力。

然而,这种自我安慰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将严重阻碍印军对中国军力的客观理性认知,同时也会加深国内民众对装备现代化必要性的误解,最终可能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一个没有勇气直面差距、主动求变的军队,很难在未来的军事对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相反,只有摒弃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式,切实评估差距、制定有效规划,印度军方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短板,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提升,缩小乃至最终赶超中国军力。

否则,靠一味的自我安慰和无谓的自我感觉良好,注定会让印军陷入掣肘的泥淖之中,难以在未来的军事较量中占据上风。

因此,我们期待印度军方能够切实保持清醒头脑、理性认知,而不是一错再错,最终误入歧途。

印军高层对中国歼-20等先进装备的低估和贬低,既缺乏事实根据,也存在认知失误。

作为一支在现代化征程上正在加快步伐的军队,印军应该用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客观看待中国新兴军力的发展,而不是固步自封、用"自我感觉良好"的老观念否定先进事物。

只有摆脱惰性思维和那些过时的想象,印度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发展成为一支与时俱进的现代军队。

信息来源

欧亚时报:印度“阵风”战机“吓坏”中国歼20;解放军空军部署5架隐形战机对抗1架印度战机--印度空军司令

南方前沿:印度空军参谋长又吹牛皮:法国阵风强于中国歼20!真相果真如此?

新浪军事:印度称阵风比歼20更优秀 美媒:歼20用一波17比0回应

0 阅读:0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