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不幸的李晔、李裕、李柷父子⑼

百年的驿站 2024-06-19 12:36:52

或许,这也是后来朱全忠杀掉崔胤的一个借口?而李晔毕竟不是个昏庸的君主,他怎会看不出,谁野心勃勃地欲攫取皇位,谁欲将德王李裕害死?到了洛阳之后,有一天他竟然忿忿地对蒋玄晖说:“德王是朕的爱子,朱全忠为什么一定要把他杀掉?”说完不但流下了眼泪,还将中指放在嘴里,咬出血来,可见他心中怨恨到何种程度。可是他却忘了,枢密院使蒋玄晖是朱全忠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就是专门监视他这个皇帝的,李晔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蒋某人都会去向朱全忠汇报的呀!

而李晔的这种态度反馈到朱全忠那儿,使“全忠愈不自安”(《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结果只能是如同为《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先生所说的那样:李晔以一种轻率的行为,加速了祸患的到来。可悲的是,不但自己丢了性命,儿子们也很快就大祸临头了——仅仅半年之后,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二月初九,是个“社日”,即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朱全忠命令蒋玄晖在洛阳宫中的九曲池摆下酒席,邀请李晔的九个儿子赴宴。等他们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就将他们全部勒死,并抛尸于九曲池中。他们依次是:德王李裕、棣王李祤(音xǔ)、虔王李禊(音xì)、沂王李禋(音yīn)、遂王李祎(音yī)、景王李祕(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禛(音zhēn)、琼王李祥,其中大哥李裕估计也只有20岁左右,他的那些可怜的弟弟们呢,自然更加年轻,甚至还是幼儿呢。

李柷登基之后,并没有像其他皇帝一样更改年号,而是继续沿用老爸李晔于本年四月份启用的年号,仍然称“天祐元年”,当然,他的生身母亲何皇后照例被尊奉为“何太后”。李柷出生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九月初三日,即位之初,就有大臣上奏:陛下,您生日的这天,应该定为“乾和节”呀。李柷下诏批准。于是这个节日,几乎就成为他当皇帝的最大标志。朱全忠之所以立这么一个13岁的小皇帝,目的就是为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作个过渡而已——从一个小孩子手上过渡,自然比从成年人手上过渡平稳多了。可想而知,昭宣帝李柷“在位”期间,既不可能有任何实权,也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只能默默地等待大唐王朝告别历史舞台,作一次谢幕仪式而已。这个过渡期勉强延续了不到三年,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16岁的小皇帝李柷不得不逊位给后梁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全忠。从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至此,恰好289年,辉煌灿烂、精彩纷呈的大唐王朝终于降下了帷幕。朱全忠封李柷为济阴王,并将他押往曹州(今山东定陶)软禁。第二年二月,朱全忠又派人将他毒死了。可怜的李柷,还是个17岁的孩子啊!如果按照今天算实足年龄,才15岁多一点呢。

0 阅读:6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