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强国亡国记

无心镜 2024-06-18 00:29:15

公元1368年,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元朝官员刘佶亲身经历这次大逃亡,写下了一本极为简短的《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17个月的事情,主要描绘元顺帝北逃到去世的这一段历史。关于这段史实,此书是现存的唯一汉文记载,故而十分珍贵。

大一统王朝的亡国几百年才有一次,而作为创立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元朝,它的亡国记录同样值得回味。

01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元惠宗(即元顺帝)在青宁殿召集群臣开会,开会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元大都出逃。

满朝文武皆甚至屏住呼吸,不敢出一言,唯独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元朝的最高军事机构,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实际长官,从一品。)哈剌章(名相脱脱的儿子)力言不可,他反对的理由是贼军(指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攻陷了通州,如果车驾一出,很可能不保,不如固守待援。

元惠宗说:“也速已经败了,扩廓帖木儿(即我们所熟知的王保保)远在太原,哪里有什么援兵?”然后,不等哈剌章说话,即宣布退朝。

刘佶当时是枢密院的一名中层官员,无资格参与此次会议,他焦急地等在殿外,当知院哈剌章出来之后,刘佶赶紧上前询问情况。

哈剌章大哭一阵,然后对刘佶说:“今夜必有举动,你作何打算?”

刘佶回答:“朝廷的决定我不敢多问,只想跟在您的后边,可以吗?”

哈剌章听后,十分满意。

当夜,元惠宗的车驾出健德门,带着后妃、皇太子等向上都方向而去,而朝中100多名大臣也紧跟其后。

二十九日,车驾到了居庸关,只见道路萧条,镇守一方的要塞居庸关竟然无一兵防守,元惠宗的车驾到了,也无人接待。元惠宗感慨道:“朕不出京师,安知外事如此!”

三十日,天下起了雨,车驾到了鸡鸣山。下雨之后的泥泞道路、亡国之后的沮丧,让整支队伍死气沉沉!当天晚上,鸡鸣山西北峰因为下雨出现了滑坡,声如巨雷。营中的人马皆受到惊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元惠宗在夜里把群臣召集起来,以为是贼军杀来了。直到天亮之时,人马方才恢复正常。

八月一日,天仍然下着雨,哈剌章请求元惠帝下令让扩廓帖木儿赶紧率兵来入援,得到了批准。刘佶自从出北京就没有吃过东西,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去拜见哈剌章,哈剌章就让他在自己的帐篷中留宿,并烤了肉给他吃。

二日,雨还没停,队伍冒雨前行,百官的衣服都被打湿,有一些仆人被冻死在路边。

初五,消息传来,京师失守,淮王及丞相童庆死了。

十五日,车驾终于到了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惠帝对于此地是极为熟悉,他就是在这里继位当的皇帝,而且每年的盛夏,他都要到此地避暑。但此时的上都已经遭受了红巾军的席卷,宫廷和官署皆被焚毁。这个时候,辽阳省左丞相也速献上粮食5000石,情况才稍微好转一些。

在稳定下来之后,元惠帝就不断召集大臣们们开会,甚至直到深夜。刘佶就问哈剌章国事如何?哈剌章的回答是:没有办法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在朝中掌权的大臣们还在大兴朋党之争。刘佶听完之后,不禁长叹!

九月初六,有消息说贼已经出了居庸关,君臣们纷纷紧张起来,有大臣赶紧劝元惠帝继续北逃,前往和林避难。但不久消息说贼兵没有跟来,继续北逃之事方才作罢。

十九日,元惠帝发诏书给高丽王,让他发兵到上都,听候调遣。高丽一直臣服于元朝,元惠帝在济州岛还修建有行宫。但高丽此时也深知元朝命不久矣,所以表面上还是对元惠帝继位恭顺,但是却不为所动,更不可能派兵来援助。

十月,终于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扩廓帖木儿在韩店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元惠帝被这一久违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十月二十五日,封扩廓帖木儿为齐王,并命令他挥师收复大都,扩廓帖木儿大都的城边都还没有摸着,就被徐达所败,仅以十八骑逃走,逃跑的时候,有一只脚还来不及穿鞋。

02

元惠帝到上都之后住了几个月,转眼就来了至正二十九年。

正月初一,官员们都去给元惠帝庆贺新年,元惠帝称病不见。

当时很多官员在上都开始安置家室,行事又开始奢靡起来。哈剌章愤愤地对刘佶说:“这些亡国之臣,根本不足以实现恢复之计,我要跟西北诸藩一起来商讨恢复中原的事情。”

刘佶就问:“那为何不早点如此呢?”

哈剌章说:“早先如此,只怕陛下会认为我们拥兵自重!”

至正二十九年(1369)正月初九,刘佶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天,有数只狐狸穿入了行殿。御史大夫阿刺不沙称这是亡国之兆,元惠帝说了一句很无奈的话:“天意如此,朕将奈何?”自从扩廓帖木儿失败之后,元惠帝的精气神一天不如一天。

其实元惠帝和大臣们自北逃之后,也一直在想恢复中原,当时北元尚有几大力量可以依靠:一是扩廓帖木儿;二是辽东的纳哈出;三是在云南的梁王,这三处都有派出10万大军的能力,但此时元惠帝的威信大降,这些大将们心底各有算盘,并不是完全听命于他。

二十一日,元惠帝任命扩廓帖木儿为为中书右丞相。

由于恢复之事没有任何动静,初八,元惠帝生病了,直到十三日才病愈。

二月十五日,终于有一支大军开始对贼军发起进攻,也速丞相率领精骑4万到达京师附近的通州,但未能攻下通州。也速丞相又率领军队攻打其他城池,到了三初六,在滦州被贼军击败。贼军开始大幅反扑,六月初五,贼军在常遇春的带领之下,率领十万大军在全宁再次击败也速丞相。

继而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元军在前线吃了败仗,贼将常遇春向上都而来。元惠帝赶紧开跑,目标是和林(故址即今蒙古国中部鄂尔浑河上游,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在跑路之前派遣了中书右丞脱火赤率军前去阻挡常遇春。哪知道这个家伙是个嗜酒如命的家伙,在两军对垒之时居然已经酩酊大醉,遂致全军覆没。

四月十三日,元惠帝逃跑的车驾到了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湖西侧),下诏让扩廓帖木儿赶紧派兵对明军进行攻击。扩廓帖木儿回信了,信的内容不是他派了多少兵,而是劝元惠帝继续北逃,不要在应昌停留,因为应昌也不安全。

九月十九,因为一路奔波,加上心中愤懑,元惠帝又生病了。这一次生病时间比较久,长达三个月,直到十二月十二日才开始视朝。

到了三十年正月初二,元惠帝又生病了,他这次把权力让给了皇太子,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他处理。皇太子和元惠帝在亡国之前就有过权力之争,双方各自拥兵数十万,相互厮杀,大大损耗了元朝的国力,这也是朱元璋能够迅速击败元朝军队的重要原因。此时元惠帝已经心如死灰,也不再防着皇太子了,干脆吧权力全部让给了他。

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元惠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知道之后,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谥号,故而也称其为元顺帝。

0 阅读:19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