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无心镜 2024-06-18 00:26:39

1842年,即著名的鸦片战争过后的第三年,在见识到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之后,面对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魏源写成了长达50卷的《海国图志》,在此书的序中,魏源清楚地讲到了他写此书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其大概的含义就是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然后用这个先进技术去制服洋人。

这种思想不仅只是魏源一个人有,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都有这个见解,广东的士绅林福祥也提出“不妨以逆夷之物,还逆夷之身”,颇有点武侠小说中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味。

冯桂芬则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也就是封建伦常的骨子不变,学习诸国的富强之术,来强大国家。后来,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太平天国带来的沉重打击,清王朝从中央到地方,一些官员开始有了切肤之痛,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䜣等人为首,开始了自强、求富的努力。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就八个字: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之下,洋务运动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就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在成立之初,资本额仅75万两,仅有11艘轮船,与旗昌、太古、怡和三家英美洋行相比,实力明显不足。几家英美洋行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展开了价格战,但轮船招商局不仅挺了过来,还让几家洋行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巨亏1300多万两,其中的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遂有了出售的打算,最终被招商局以220万两白银的收购,招商局一跃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轮船公司。而另外两家太古、怡和也不得不主动找轮船招商局和解,并达成了统一的价格体系,轮船招商局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而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招商局不仅拥有了长江和沿海航运的大部分市场,还在菲律宾、泰国设立分局,拓展了南洋运输业务,同时远航英国、日本、新加坡、夏威夷和美国本土。

再说说北洋水师。清政府每年拿出400万两白银,巨资打造出一支拥有大小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的大型舰队。北洋水师强盛之时,不远万里南下新加坡等地进行远洋拉练,甚至还航行到到朝鲜等地向俄国展示军力,舰队到访日本之时还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最终的结果呢,在甲午一战中,未能击沉日本任何一艘主力舰,而自身全军覆没。北洋水师的覆没也意味着长达数十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说:今中国之人心、风俗、政治、法度,无一可比数于夷狄,何尝有一毫所谓‘夏’者,即求并列于夷狄,犹不可得,遑言变夷者?”

请注意的是,谭嗣同并没有说军力,没有说军舰,没有说火炮,他说的是人心、风俗、政治和法度。其实,从洋务运动的口号也就可以看出其最终的命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洋人的长处来打击洋人,洋人是傻子吗,把先进技术教给你,让你去超越他,让你去打他。北洋水师说起来实力不俗,但其主力舰定远、镇远当时在欧洲早已是二流,甚至是三流军舰。就在中日大东沟海战时,英军战舰就在一旁观战,记录着各项数据,强大的实力让其无所畏惧。说白了,一切都在洋人的掌握之中。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实并没有远去,一直都在,一直想要需要学习洋人的技术,用以发展自身实力,然后扬眉吐气,把洋人踩在脚下。这种思想一直在!这其实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你弱小时,一些无关紧要的技术可以让你学,但当你有了一定的实力,就要遏制你,想尽一切办法来围堵你,拼了老命也不让你获取最先进的技术。

所以说,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维早就该抛弃了,也不可能“师”到真正的技术了,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堵着你呢!那该怎么办呢?谭嗣同100多年前就看清了的问题,其实今人也不难看清。

0 阅读:29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