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栋梁竟是一个谄媚之徒

无心镜 2024-06-18 00:29:59

01

嘉靖年间,严嵩深得嘉靖帝的信任,得以把持朝政近20年。下面的官员们要想有升官,想要有所作为,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靠严嵩。

而严嵩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也在有意网罗一批人才为己用。

鄢懋卿是当时一位比较有能力的官员,升迁也很快,做了大理寺少卿,不久就调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并很快升职为左副都御史。督察院在明代的权柄很重,鄢懋卿也算是身居要职了。但他仍不满意,想要更进一步,最快的当然就是走严嵩父子的门路。鄢懋卿遂投靠到严嵩门下,由于其确实有才,能力出众,成为严嵩手下为数不多的能人,严嵩父子对其极为信任,视为股肱。

嘉靖年间,北部边防压力加大,甚至发生了蒙古骑兵攻打至北京城下的庚戌之变,随之而来的是急剧增加的边防费用,为了而解决财政困难,盐政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盐政的问题都十分棘手,嘉靖帝也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鄢懋卿这个时候被推了出来,一则他是严嵩的人,能够很容易就得到支持,二则是他确实有能力。

嘉靖三十九年,嘉靖帝任命鄢懋卿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司盐政。因为盐政对于明朝的重要性,所以以前从未有一人统四地盐政的先例,可见朝廷对鄢懋卿的重视和信任。

当时两淮盐银61万有奇,后来又加设了工本盐,增到了90万,鄢懋卿到任不久,就将其增到百万,然后在搜刮四司残留下来的盐,一共得到银200万两。鄢懋卿通过这种手段,很好的完成了而任务,一时间朝臣们争相赞颂,诩为奇功。

鄢懋卿其人生性奢侈,巡视诸府县,每到一地都大肆敛财。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专门为自己打造了一顶极尽奢华的轿子轿子,称之为“五彩舆”,并且不由男子抬,选取12名女子来抬。这样的奇观引来的众多路人的围观,以至于闹市中的交通都为之堵塞。他甚至用彩锦装饰厕所,溺器上面都是银子装饰的纹饰。

而一些并没有巴结鄢懋卿的正直官员则受到了惩处,比如最著名的淳安知县海瑞,因为对其十分冷淡,就被贬职。鄢懋卿这样的做法,很快就遭到了弹劾,正直的御史林润在鄢懋卿总理盐政的第二年,就上疏对齐进行弹劾,而且一出手列举了鄢懋卿的五大罪行:一是索贿,达到巨万之多;二、在接收诉状之中,夺取一些富民的财物;三、每日都大举宴会,日费千金;四、虐杀平民;五、向扬州盐商进行加派,差点酿成变乱。

但这样的弹劾并没有用,因为嘉靖帝要的是银子,鄢懋卿的位置很稳。

02

说完了鄢懋卿,再说说严嵩手下另一位能人。

严嵩另外一名心腹赵文华也是极为有才,被严嵩收为义子。严嵩因为害怕有人弹劾他,就让赵文华担任通政使,如果有弹劾奏章,赵文华即可事先拦截下来。但这个赵文华并不满足于眼前所得,他见严嵩在嘉靖面前很得宠,遂决定直接走皇帝的门路,他给嘉靖帝敬献了一壶百花仙酒,谎称这是严嵩因为喝了此酒而长寿。

嘉靖帝喝了之后,觉得口感很不错,就下了敕书询问严嵩。赵文华想要私下巴结嘉靖帝的事情也就曝光了,严嵩对此极为恼怒,把赵文华叫过来大骂了一顿。赵文华跪在地上痛哭不止,徐阶等人见状,为其说了好话,才让他离去。严嵩沐浴归来之后,九卿前来拜见,严嵩看到赵文华在其中,仍然十分生气,让人直接把拖了出去。

赵文华进退无路,选择了剑走偏锋,以重宝贿赂严嵩的妻子。严嵩的妻子也是一个贪财之辈,收了赵文华的钱,就让赵文华先藏在别室,等到严嵩归来之后,严嵩的妻子与严嵩对饮,待到严嵩高兴之后,严嵩的妻子就开始为赵文华说起了好话,赵文华也适时从侧室中出来,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向严嵩认罪道歉,严嵩这才放过了赵文华,并且让他担任了工部侍郎。

嘉靖年间,南边的倭寇侵扰东南,搅得大明朝日夜不宁,朝廷将大量军马调至东南,却始终无法根治倭乱。

赵文华针对东南的倭乱提出了七个建议:一是派遣官员到江阴、常熟等地去祭奠海神;二是让有司及时掩埋民夫和战死者的尸骨,并减轻徭役;三、大力募集水军;四、苏州、松奖、常州、镇江的民田,凡是一男子的田地超过百亩,则对其征收重税,并且预先征收三年的官田税;五、向富人募集钱财,事成之后对他们进行论功;六、派遣重臣到前线督师;七、招募那些与倭寇有来往的旧党和海盐徒,给他们加上忠义的名号,让他们侦察敌情,为明朝通风报信。

赵文华提出的建议,虽然并非每一条都适用,但也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来,他决非庸碌之辈,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兵部尚书聂豹采取了赵文华提议中的五项建议,增田赋、遣重臣这两件事情么没有采纳。嘉靖帝很生气,罢免了夺聂豹官,并在严嵩的建议下,派遣赵文华去东南祭海神,察贼情。

当时在东南总督军政的是尚书张经,张经位在赵文华之上,故而对其并没有阿谀之言,甚至对其有所轻视,赵文华自持是严嵩的亲信,却没有得到重视,对此很不满。张经招募了四方之兵和狼兵,开始了大举进攻倭寇,并有所斩获。赵文华犒军之后,即催促大军继续进攻,没想到明军在漕泾一战中大败,仅仅是头目就损失了14名之多。赵文华仍然数次催促明军出战,张经认为赵文华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资历浅,又加上此次大败,所以就不再与他商谈军情。赵文华十分愤怒,上疏弹劾张经养寇为患,贻误战机。哪知道这封奏疏刚交上去,张经就取得了江泾大捷,明军与倭寇激战数日,歼灭倭寇1900多人,倭寇被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明军取得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赵文华则上疏抢夺张经的功劳,称是自己和胡宗宪督师取得了此次大捷。因为有严嵩在嘉靖帝面前为赵文华说好话,所以嘉靖帝选择相信了赵文华,而取得赫赫战功的张经竟然被杀,浙江巡抚李天宠也被赵文华弹劾而死,由胡宗宪取代。总震一方的总督,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竟然因为赵文华、严嵩等人的合谋而身首异处,不可谓是明朝的一大冤案。而由于张经、李天宠被杀,倭乱则继续蔓延。

嘉靖帝认为赵文华很贤能,在军中赏赐他,赵文华的地位在总督之上,恣行无忌。苏松巡抚曹邦辅在浒墅关大破倭寇,赵文华想和他平分攻来,曹邦辅是在刀山火海里面杀出来的功劳,当然不肯分与赵文华。赵文华则以明军在陶宅之败,来弹劾曹邦辅。其实陶宅之战,是赵文华和胡宗宪的兵先溃逃,才导致的失败。赵文华这个时候竟然倒打一耙,以此来诬陷曹邦辅,曹邦辅被遣戍。赵文华连杀王经、聂豹两位朝廷重臣,又让曹邦辅被遣戍,一时间,赵文华的权势大增,文臣武将争相贿赂于他,颠倒功罪,军中纪律大坏,将吏都以巴结为上。赵文华主持东南防守事宜之后,给出了一个建议,请求嘉靖帝下令没收闲田百万亩,拿来作为军屯之用为,又让缙绅,来分督郡邑兵事。但这个建议很显然无法实施,被兵部所驳回。

朝廷以半个天下的兵马前来驱逐倭寇,但贼寇气焰愈炽,赵文华在战场上屡败,方知倭寇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平定,为了防止引火烧身,就想要脱身而去。刚好此时川兵在周浦破贼,俞大猷在海上建功,赵文华就上疏说水陆均大胜,江南平定,请还朝。嘉靖帝一听十分高兴,立即准许。等到赵文华到了京城,败报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嘉靖帝此时方才怀疑赵文华在骗自己,数次诘问严嵩,严嵩为赵文华说了很多好话,但嘉靖帝始终没有放下这个心结。

当时吏部尚书李默发策试,以选取贤能,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汉武征四夷,而海内虚耗。唐宪复淮、蔡,而晚业不终。”赵文华一看,这不是在影射当今皇帝吗?遂上疏弹劾,李默因为坐而死。嘉靖帝以此认为还是赵文华忠诚,任其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此时严嵩年事已高,考虑到自己死后,严世藩未必能独当一面,还需要有人支持,因为赵文华颇有才能,遂推荐其入内阁,却为嘉靖帝所拒绝。

而东南的战事仍未结束,朝廷商议再派一名朝廷大员督师,当时已经决定由兵部侍郎沈良材去,严嵩令赵文华自请去东南,在东南打出了战绩,再入内阁就容易多了。嘉靖帝见赵文华主动申请,就让他兼任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诸军事。

当时胡宗宪已经升为总督,等到赵文华再次到江南,胡宗宪想要借助赵文华打通和严嵩的关系,所以对其谄媚至极。而赵文华素不知兵,也惟有依仗胡宗宪,两人相交甚欢。胡宗宪在抗击倭寇上也确实有一手,平徐海,俘陈东,在战场上取得了不少的胜利,赵文华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嘉靖帝大喜,祭告郊庙社稷,加封赵文华为少保,召其还朝。

03

除了鄢懋卿和赵文华,严嵩下面还有一位能人,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胡宗宪。

胡宗宪能力出众,先后担任浙江巡抚、直浙总督,在指挥剿灭东南倭寇的作战中,重用俞大猷、戚继光、徐渭等人,擒汪直、杀徐海,取得了前所未有战绩,一时间,东南的局势大为好转。但就是这样一位能臣,也不得不把巴结于严嵩父子,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事。胡宗宪为了能够平定东南倭寇,深知没有严嵩的支持,定难以成事,何况前面已经有多位大员因为东南战事而丢了脑袋。

在《明史》里面,鄢懋卿、赵文华都是一些谄媚之徒,靠着溜须拍马得以走上高位,而实际上,这两人也是有能力的,绝非泛泛之辈,不然也不可能在官场风生水起。这几人也确实是有些贪婪,但那些所谓正派官员贪污就少了吗?徐阶、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

鄢懋卿、赵文华和胡宗宪都想着办法巴结严嵩,这就是当时的政治生态。这三人想要做事,想要有所作为,就不得不投靠于严嵩。

谄媚之徒和国家栋梁之间的界限,也许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0 阅读:11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