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和阿司匹林,是用于脑梗塞的药物,治疗腔梗是否对症?

药师华子 2024-06-04 23:52:09

有位朋友和华子说,他在发现腔隙性脑梗塞(腔梗)之后,一直在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腔梗是否对症呢?

华子说,他汀和阿司匹林是预防脑梗塞的常用药物,但是大多数的腔隙性脑梗塞与脑梗塞并不是一回事,所以在治疗上两者是有区别的。两者的区分,需要在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症状,才能找到较为正确的治疗方式。

一、脑梗塞的两大主要原因

大脑是整个人体的指挥中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各种功能的失灵。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卒中、中风、脑血栓)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

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是颈部动脉或是大脑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溃诱使血小板聚集发生血栓;另一种原因是心源性血栓(常见于房颤患者),随血流进入大脑,造成脑动脉的堵塞。

大脑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6分钟内就会彻底死亡,目前的技术手段,没有办法能让死去的大脑神经细胞再生。

二、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原因

造成腔梗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相关,衰老会导致大脑内小动脉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肿胀、变性、坏死等),会造成动脉堵塞。通常发生在极细小的动脉,所影响的大脑区域也非常小,所以被称为“腔隙性”的脑梗塞。

还有理论说,随着衰老,脑组织与脑血管都会萎缩,两者的间隙增加,在CT或是核磁检查大脑的时候,就会显现出细小的“空隙”。也就是说,造成腔梗的主要原因与造成脑梗塞的原因并不相同,只有少部分的腔梗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三、脑梗与腔梗的治疗也不相同

不同原因导致的脑梗塞用药不同,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抑制粥样硬化的进展,长期使用还有可能产生逆转斑块的作用;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避免斑块破溃时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如果是心源性血栓,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房颤,要积极治疗引起房颤的心脏病,或是使用导管消融术消除房颤,或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房颤。如果房颤无法控制,就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来避免心脏内的血栓形成。

而腔梗主要与衰老相关,衰老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对抗,所以发现腔梗不要恐慌,通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运动、保持体重等),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肌体控制失灵、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的腔梗,说明有大脑中有较大动脉受到了影响,就要等同于脑梗塞了,治疗方式也与脑梗塞相同。需要经医生确诊风险原因,然后再用药治疗。

总结一下,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房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而腔梗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与脑梗塞并不相同,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三高”即可,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0 阅读:256

药师华子

简介:资深药剂师,专注用药安全,医药常识,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