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杜甫不批判抓人“吏”,惹出如此巨大争议—《石壕吏》

呵呵呵文化 2024-05-27 06:31:22

本文约3100字。

《石壕吏》是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中的一篇。

普遍认知里,我们都认为,《石壕吏》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的一个深夜,蛮横的兵吏到石壕村抓人征兵,在一家三个儿子全部入伍,其中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疆场的情况下,不顾尚有襁褓中的孙子要抚养,仍然残暴的抓走的老妇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当时官吏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出杜甫对战乱中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和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

当然,以上只是中学课本中,或者普遍大众对《石壕吏》的认知。

但是,《石壕吏》背后的真相就是这样吗?

2016年7月,康震教授在面向中学校长的一次“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中,对《石壕吏》进行了完全不同的解读,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石壕吏》的认知。

更早在1971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更明确的提出了对杜甫的批判。

《石壕吏》中,杜甫到底是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到底对那些征兵的吏持什么样的态度?

一、创作背景:“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兵败

公元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载)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空前浩劫造成了对唐王朝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记载道:“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草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大唐疆域中,中原地区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史思明大军来援,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同年,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在由新安县(今河南省洛阳市)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深夜遇到兵吏深夜捉人,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石壕吏》。

图1 明皇幸蜀图

二、康震的解读

2016年,“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上,面向中学校长们,康震教授提出校长和教师们不光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传递书本之外的价值观,透过书本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然后,就以《石壕吏》为例,提出了创新的三大观点:

一、石壕村的官吏抓人征兵没有错。因为这是代表正义的政府在征兵,虽然态度不好。如果这次战争失败,那么老百姓的下场可能更惨;

二、故事中的老太太有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她虽然三个儿子都已参军,战死两人,其中一人不知死活,但是仍然挺身而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三、杜甫对这件事的伟大之处,在于当他难以判断,难以评价历史的时候,就客观的、真实的、完整的把事实记录了下来。

康震教授的这份解读,对传统认知几乎是颠覆性的。因为如果如此解读,那么就几乎没有了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残暴统治的揭露,而且还是一种默许或者叫做两难。

这样的冷酷的杜甫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个,时刻关注国家和广大穷苦百姓的杜甫吗?

难怪,康震教授的这番解读一出来,就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各种批判的声音不绝,更有著名教授丁启阵怒呼:不知道在侮辱谁的智商!

图2 石壕吏

三、郭沫若的解读

早在1971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就明确的提出了对杜甫的批判。

“认真说,杜甫是站在‘吏’的立场上的。《三吏》中所写的‘吏’都不那么令人憎恨。‘石壕吏’虽然比较凶,但只是声音凶而已。”

“杜甫是不希望人民有反抗情绪的,如果有得一丝一毫那样的情绪,就归于‘盗贼’的范畴,那就是杜甫所不能同情的危险分子了。”

当然,不排除郭沫若在写《李白与杜甫》的时候,刻意迎合当时的政治风气,贬低杜甫,褒扬李白的私心。

在当时的风气下,郭沫若写出这本他争议最大的这部书,当然有刻意的目的。

不过,站在今人的立场上,批判杜甫站立在官吏的阶级上,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好像站得住脚,但其实是似是而非(下文详细论述)。

四、对杜甫《石壕吏》中立场的解读

解读经典向来没有标准,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会对经典形成五花八门,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

首先,认可康震教授第三条解读。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诗史”?

1、杜甫创作《石壕吏》的动机,并不是要批判征兵本身。

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作为儒家诗人的杜甫认为,只有尽快消灭叛军,才能拯救更多的穷苦百姓。在大义面前,有时候真的需要牺牲小利,需要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一个要义就是忠君。他一生的追求就是“致君尧舜上”,“葵藿倾太阳”。苏轼曾经评价杜甫“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

当时的征兵,是代表君王,代表政府,代表正义方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征兵,征兵的目的当然是消灭叛军。如果征不到兵,下场可能就是战争失败,或者战争无限延长,那个时候,国家和人民就会陷入叛军的统治中,或者更长时期的陷入到残酷的战乱中去。

所以,杜甫对征兵本身,是支持的。

2、在忠君的同时,杜甫非常同情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很反感征兵的态度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忠义不可两全,他也是两难。

曾为杜甫做传的冯至先生,在谈及“三吏三别”时,也曾说“这六首诗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在《石壕石》中,杜甫对“征兵”一事,采用了同情底层人民的另一种视角。自古忠义难两全,国家与家庭、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杜甫既没有站出来阻止征兵,也没有揭发老太太的谎言。

康震教授讲到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难以判断历史的时候,采取客观的、真实的方式来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评判,这就是“诗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那个老太太是否真的具有如此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难以判断。

可能她真的是有这样的精神,牺牲自己维持大义,也可能就是要保全目前这个残破的家庭,被迫同意征兵。

3、关于郭沫若所说杜甫是站立在地主统治阶层,批判吏不够彻底,没有代表广大百姓的意愿,那完全是迎合当时风气而不尊重客观情况。

综上所述,杜甫一方面寄希望于政府,希望政府尽快消灭叛军,一方面又深知征兵给广大百姓造成的巨大苦难。

一方面希望政府代表正义,一方面又深知当时政府的黑暗,正是有了政府的腐败和黑暗,才有了对安禄山等人的放任,有了这场“安史之乱”。

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抨击那个征兵的“吏”,对于杜甫来说,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能够将这一场景客观的记录下来,传播给更多的人看到,当然更希望给统治阶级看到,让统治阶级深知自己的问题所在,才是杜甫不加评判的良苦用心。

所以,冯志先生才一方面赞美杜甫“面对现实,写出许多替人民诉苦、为国家担忧的不朽的诗篇”,另一方面指出杜甫出身官僚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但统治者总是令人失望的,所以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矛盾的一面来。

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完全抛开时代的背景,抛开时代的局限性,一昧鼓吹如何彻底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那就是似是而非,贬低别人,暗中迎合,褒扬自己罢了。这种思想,才是别有用心。

最后总结一下,点评经典名著也好,点评个人也好,一定要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而不能断章取义,用完全不同的时代观点和时代形势来点评。

而且,“伟大”这两个字无论形容什么,肯定是要有明确的时代意义,脱离了时代,“伟大”就不一定伟大。比如很多科学家的理论,如果放到现在,除了不“伟大”之外,可能还有很多的错误,但是放置于当时,那就是有推动时代发展的伟大意义。

文学家和文学著作也是一样。

图3 杜甫

0 阅读: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