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之女:母亲是航天员,父亲是飞行员,可享受4项优待!

未央史默事 2024-06-05 11:48:59

前言

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成为中国第一位两次飞天的女航天员。

除了职业生涯的辉煌,她的家庭生活同样幸福美满,36岁高龄时,她生下了心爱的女儿。

然而,在事业梦想与家庭责任之间,王亚平也曾做出过艰难的权衡。

为了全身心献身于航天事业,她不得不放弃与孩子团聚的机会。

幸运的是,国家会为像她这样的军人家庭提供必要支持。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

作为一名航天员,王亚平时常奔赴太空执行各种重大任务,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孜孜以求。

可是,频繁的太空之旅也意味着她不得不长期远离家人,与丈夫赵鹏和女儿芸熙朝夕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芸熙自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便很少能与母亲相伴左右,尽管她渐渐理解了母亲的工作性质,但内心深处还是极度渴望能得到母亲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她从不曾对母亲撒娇或胡搅蛮缠,而是用自己赤子般纯真的心去体谅母亲,终于,在王亚萍又一次执行任务时,芸熙鼓足勇气央求母亲能为自己摘颗星星,作为馈赠心爱的小兔玩偶。

王亚平当然也深深体会到了女儿的渴望,那一刻她无比自责,深感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航天任务虽然艰辛万分,但只要一凝望星空,芸熙的身影便不期而至,思绪难免游离飘荡,她暗自许下决心,一定要实现对女儿这诚挚的承诺。

就在不久后,王亚平再次肩负重任,携手同僚前往太空,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她孜孜不倦地温暖手作,巧手制成了一枚质朴而独一无二的"星星"馈赠。

这个“星星”浸透了母亲对女儿浓浓的挚爱,密缝其中永不疲惫的亲情关怀。

久别重逢的那一天,芸熙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她小心翼翼地把玩着手中的"星星",仿佛捧着整个宇宙的瑰宝,珍之重之。

自那以后,她再也舍不得与这枚馈赠分开,时常像疼爱玩偶般细细把玩,就连上学也要将它妥善放置桌侧。

见此情景,王亚平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无限欣慰,她认为自己一直亏欠着自己的家庭。

2

从小,王亚平就对飞机机型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能熟记每种机型的结构细节,对航空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她对飞行的向往从未停止过。高中毕业后,她勇敢一试,报考了济南的空军航空学校。

经过一番艰辛的体能测试和文化课考核,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正式踏上了通往蓝天的道路。

进入飞行学院后,王亚平面临着艰苦的训练,魔鬼式的高强度训练几乎将她的身体磨练到了极限,有时甚至濒临虚脱。

除了体能训练,她还需要系统学习航空航天动力学、天体物理学等三十余门专业课程。

生理素质检查也异常严格,哪怕有一点小疾小恙都会被无情拒绝,曾几度,王亚平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是队友们的鼓励让她重拾了斗志。

在训练期间,王亚平也结识了后来的丈夫赵鹏,赵鹏也是一位飞行员。

3

之后,两人在外地工作时又意外重逢,赵鹏对王亚平爱慕已久的心情终于得以释放。

面对爱人执着的航天梦,赵鹏力挺她百分百,对她说:"你有机会就去追梦,家人会给予全力支持。"

2009年,王亚平终于获得了宝贵的预备航天员资格,为实现航天梦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但与此同时,她不得不暂缓已计划已久的生育大计,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亚平常年在外执行各种严格的任务训练,而赵鹏则独力扛起了家务重担。

有一次,他因加班工作而无法赴王亚平的约会,只能默默地为妻子处理好一切。

作为航天员,王亚平不仅要完成各种极限训练,还要肩负"宇宙教师"的重任,在300公里的高空中通过视频课堂向地面的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

令人欣喜的是,在王亚平的讲课影响下,许多孩子们的航天梦想被点燃,其中就包括后来进入北航攻读导航专业的王楠等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王亚平航天飞行经历的不断丰富,她梦寐以求的航天员资格终于与她相遇。

但与此同时,作为普通人的她也要为梦想付出沉重的代价。

2014年,已高龄36岁的王亚平生下了爱女赵芸熙,分娩过程十分艰难,女儿出生后不久,她就不得不启程航天,与年幼的赵芸熙分离。

临行前,赵芸熙含着眼泪拥抱着妈妈的毛绒玩具,目送王亚平启航。

此后数年,王亚平常年在外进行各类航天培训,与女儿见面的机会十分有限,赵芸熙无不羡慕其他孩子能常年陪伴在母亲身边。

尽管航天事业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牺牲实在太大,但王亚平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因为她知道,国家也会照顾好她的家人。

4

作为航天英雄王亚平的女儿,赵芸熙将成为首批享受国家航天员子女优待政策的人之一。

这些优惠政策旨在弥补航天员长期缺席家庭带来的遗憾,用实际行动关爱英雄后代,确保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得到全方位保障。

优待政策首先体现在医疗保健方面,赵芸熙无需为看病费用操心,国家将为她提供全免医疗费用。

不论是日常体检还是疾病就诊,赵芸熙都可以优先挂号,享受国家最顶级的医疗资源。

教育方面的优惠更让赵芸熙受益匪浅,除了在中高考时可获加分优待外,部分重点大学还为她直接预留出免试入学名额。

虽然赵芸熙一直是班级学霸,但加分政策无疑为她增添了更多出人头地的优势,弥补了家庭条件带来的不足。

特别是航天航空等热门专业,正是靠着加分和免试名额,赵芸熙能得以如愿以偿,毫无障碍地进入心仪大学深造。

航天员漂泊太空,难免与家人失去联系,为此,国家专门为航天员子女开辟了探视渠道。

每年两次,赵芸熙和母亲都可以免费前往航天基地,与王亚平见上一面,基地不仅为他们提供食宿,还会专门腾出会客室,让一家人在这里尽情促膝长谈。

探视无疑是补足感情最有效的方式,每次与父亲叙叙家常后,赵芸熙总是士气大振,对航天事业更加向往。

赵芸熙一家还享有免费公房等福利,每当王亚平执行新任务需临时转场时,当地的相关部门都会为赵芸熙一家精挑细选就近的优质住房,避免为此东奔西走。

生活小区配套设施齐全,周边还有多所重点学校,确保赵芸熙一家无后顾之忧。

即便需要为转学做准备,教育局也会根据优待政策,为赵芸熙在新学校预留名额,并就近入读附近最优质的学校,让她少些担心。

结语

一系列暖心优待,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天事业建设者的关怀与补偿。

得益于这些政策,赵芸熙和其他航天员后代们都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成长,朝着梦想阔步前行,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再攀高峰。

参考文献

京报网——2023-05-18《王亚平一家,最美家庭!》

政事儿——2020-01-15《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116条优待清单(附详细清单)》

0 阅读:2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