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固态电池可以请外援,AI算法还要靠自己

寒昀说汽车啊 2024-06-14 21:12:52

撰文 | 张祥威 编辑|马青竹

当南策文、夏定国、张强三位电池材料权威专家,被请到上汽“向新十年”舞台上时,固态电池的竞争似乎越来越有看头。

这三位分别是电解质、正极、负极材料领域的高手。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明星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曾指出,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动力电池技术的下一步是固态电池。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研发都在聚焦固态电池。”

在固态电池专利数量上,日本企业专利占全球的68%。丰田此前宣布,争取2027至2028年使固态电池进入实用化阶段。

但上汽有信心凭借产业和市场优势,在固态电池上走得更快。上汽最新路线图明确,2026年实现正式量产。

车企发展固态电池,是两国车企间的较量,将给电动车续航带来质变,也能实现低成本,为下半场智能化转型留出空间。

上汽在固态电池技术上,选择渐进式商业化,先上车第一代半固态产品,同时推进第二代和第三代,而第三代就是全固态。

路线明确和量产先行,让固态电池技术成为可期的未来。而智能电动化转型的另一半考题,则要复杂得多。

上汽在AI时代下的智能化转型,仍有隐忧。

冲刺固态电池

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前段时间在上汽智咖汇上成为红人。

在他看来,电动化上半场尚未结束,仍需解决基础问题,如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应用和成本等。

智己L6光年电池半固态电池版,搭载电池包容量133kWh,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CLTC续航超1000公里。

作为对比,蔚来ET7,搭载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电池包容量150kWh,能量密度260Wh/kg,官方测试续航达1044km。

极氪001 WE版千里续航套装,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电池包容量140kWh,能量密度 255Wh/kg,CLTC续航达1032km。

三款车整备质量相近,分别是2250kg、2399kg、2250kg。

这仅是固态电池小试牛刀。根据上汽规划,在未来全固态电池阶段,能量密度将达到500W/kg,预计2026年底量产,2027年整车量产。能量密度接近翻倍,岂不意味着续航翻倍可期?

冲刺固态电池,除了性能跃升,也为降成本。

一辆纯电动车,电池成本占40%- 50%。其中,正极材料占40%左右。锂离子的输运,需要通过电解液,电解液与电池材料的匹配会影响稳定性,最终决定正极材料大多选择磷酸铁锂和三元锂。

当电解液含量减少,就会拓宽正极材料选择面。

李峥计算,当液含量降到5%,电池单价将拥有10%-30%成本优势,液含量降到0时,也就是全固态电池,由于材料选择面更宽,成本会下探40%。

40%意味着,电池成本会下降同等幅度。假设一台车20万,电池成本8万块,成本下降40%后,电池成本将减少3万多,对于整车BOM而言,降幅相当可观。

基于上汽对固态电池的重视,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还有一个身份,上汽全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总指挥。

作为总指挥,在上汽“向新十年”舞台上,祖似杰请来了文章开篇的三位科学家,掌舵把关。他还立下FLAG,要在500天内,即2025年底,打通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

与上汽相似,布局固态电池的车企,还有比亚迪、广汽等,供应商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卫蓝新能源等。

比亚迪的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小批量产,2030年进入市场推广期;广汽预计于2026年在昊铂车型搭载固态电池。

宁德时代预计将在2027年小批量上产;国轩高科计划2027年完成小批量上车实验;欣旺达规划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卫蓝新能源计划在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比较之下,上汽公开的路线图更精细,决心也更大。

当固态电池到来,电动化上半场竞争更激烈,上汽也有了一张王牌。只不过,这对于转型而言,还不够。

智能化,变数更大

上汽在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上,还需补课。

上汽最新技术的首秀地,智己,是最直观的观察点。智己L6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无图城市NOA,年内开全国。年内开全国,是智驾第一梯队华为、小鹏定下的开城目标。如此看来,智己并未掉队。

但这离不开Momenta。

为打造智己,上汽投资了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智己在整车控制、底盘、动力学控制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淀,但长期以来对AI的算法、视觉、软件,没有Momenta这类专业公司迭代得快。”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直言。

成为Momenta第一大投资者后,Momenta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最高优先级给到智己使用。两年半时间,走了友商八九年的智驾迭代技术发展路线。

上汽待Momenta如亲儿子,但后者,未来可能只会把上汽当作一个大客户。

上个月,彭博社报道称,Momenta已秘密启动在美IPO程序。前有亿咖通、毫末智行等内部孵化公司,仍在努力成为中立第三方。第三方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出身的Momenta,未来去上汽化,更是必然。

无图城市NOA之后,紧接着便是端到端大模型之争。

何小鹏曾说,大模型领域很难有Tier 1。因为,Tier 1卖出一个智能驾驶软件,后面只是做Bug 修复。大模型领域并非如此,数据要循环起来,每年算力费用动辄1亿美金起。Tier 1做集成商,在软件时代可行,但在大模型时代非常困难。

根据规划,上汽将在2025年量产零束银河全栈解决方案3.0,全面支持车端大模型部署应用,重点攻关成本控制和L3级自动驾驶;2027年量产全栈4.0,研发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但上汽究竟如何迎战AI大模型,尚处于模糊的初期阶段。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上汽零束CEO 李君坦言,“今天应该做什么事,我们最近做了思考,还远远没有看清整体方案和产品长什么样子,但是隐隐约约感受到,它(大模型)要到来了。”

这是谦辞,可能也是事实。端到端自动驾驶初至,未来形态、体验如何,一切难有定论。

发展固态电池,祖似杰为李峥请来外援,方向盘交给学界专家。智能化时代,软件架构起家的零束,也需要补上AI算法课。

这一Part,上汽请外援还不够,而是真正靠自己,做自研,提到一把手工程,甚至比固态电池权重更高。

结语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上汽的新能源车发展不顺。其实单从销量看,2023年上汽卖出新能源车超110万辆,仅次于比亚迪。但距离上汽自己的2025目标,还有点远。

为了转型,上汽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500亿元,形成了“魔方”电池系统(固态电池)等七大技术底座。其中,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中,两项与新能源有关,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均指向智能电动车。

随着技术发展,上汽大概率会推出比智己更高端的品牌。

只不过,上汽的技术,更多还是赋能智己、飞凡、荣威、名爵、大通和海外业务。这些品牌和新车售价,决定上汽基本盘仍主打性价比。这是一个公认卷到极致的市场。对手既有比亚迪、长安等传统车企,也有小鹏、小米汽车等新势力。

眼下,各方更多是互有长板,彼此忌惮。

到2027年,天平也许会倾向某一方,但是难言赢者通吃。非要说猎杀,也是纯电动车对燃油车的猎杀时刻。届时,智能化将成为纯电赛道的胜负手。

0 阅读:316
评论列表
  • 2024-06-16 08:46

    智己是什么?

寒昀说汽车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