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不装了:修德立仁只为“治人”,为何有人为儒家叫好?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6-02 07:33:17

看过我文章的人都会敏锐感觉到一点:本人对孔子和其创立的儒家是相当的不感冒。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孔子奉若神明的人而言,一定会对我口诛笔伐,认为我嫉贤妒能、亵渎圣贤,理应从严处罚、以儆效尤。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一样目的不纯,只不过披上了道德仁爱的华丽外衣

如果对孔子和儒家不敬是违反了什么法律条文的话,我甘愿受罚,但如果只是因为对孔子不恭,没有对其顶礼膜拜、“大逆不道”的话,那我则绝不低头认错。因为当今社会已经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科学早已证明: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格化的神明,有的只是对一切人类都公平的客观规律。

只要你遵从客观规律,你便能步入科学大门获得发明创造,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反之,你若还沉浸在圣人就是真理、渴望圣人教自己做人的封建奴化思想中,我便觉得你不可救药,现代社会必然也会让你无所适从。

放眼望去,孔子和儒家已然是2000年前的旧事物了,放在2000年前的历史环境还有用,但放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社会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半部《论语》还能治天下吗?

况且,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并没有其表面宣传得那么好,它的用心本身就有很强的目的性,相比于法家思想的直白,它的目的性一样让人无语,只不过它披上了道德仁爱的外衣,使得天然缺乏安全感、需要保护的某一类群体拼死维护它而已。

《礼记》不装了,儒家修德立仁只是为了方便“治人”?

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听到的版本都是无比奇幻的美好:民本位、民贵君轻、为民做主等等,让人误以为,儒家思想天然就是站在老百姓角度的代言人,与整个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做坚决斗争的利器。

实际上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一样,都是为统治阶级“着想”的治民策略。只不过在怎么治民方面分歧较大,才会误以为二者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如何治民,从而让统治者高枕无忧?法家思想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君主与官僚、官僚与普通老百姓的“势差”:君主至高无上,地势最高,说的话就是圣旨必须无条件服从;之后以此类推是官僚,最低是老百姓。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家思想制造等级制度的“罪行”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也正是因为法家思想如此绝情,故而他们对老百姓是真的不友好,视老百姓为婴儿,故而大力推行刑罚来约束百姓,并且派统治阶级的爪牙——官吏来监督官吏,故而法家思想在民间这样宣传: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对于儒家而言,虽然他不赞成法家思想的“刑罚”,但对于等级制度他还是坚决拥护,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天上不可能有两个太阳,所以人世间只有一个君王。”对君主的至高无上的“势”那是举双手赞成。

为了深入贯彻等级制度,儒家思想提出了严苛的礼:下级见了上级要施相应的礼节,臣子见了君王要施跪拜礼仪,士绅见了官吏也要施等级之礼,平民百姓见了士绅自然也要施礼,反过来则断不可行。从这个角度说明:儒家推崇的“礼”是极其势力的,反过来说明儒家推崇的等级制度之森严,那是一点不比法家差。

而且相比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的略带公平性,儒家崇尚周朝的“以血缘辨亲疏”的嫡庶观念,更是将等级制度推向了死胡同:好歹法家思想提倡功劳定爵位,总比儒家思想提倡的出身定尊卑,一辈子翻不了身要合理公平得多吧。

摸清了儒家思想的“本质”之后,再来看他那让世人传颂的“仁德”,不过是统治阶级用于治民的工具罢了。相比于法家思想刑罚的“无情”,从小缺乏父母爱的孔子还是非常的不忍,于是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齿有格”的说法,告诉统治阶级,用孝爱去感悟老百姓,用事主忠心之德去教化百姓,比单纯用刑罚去惩罚,效果好得多。

对于儒家思想披着修德立仁之外衣、实则与统治阶级一丘之貉的“险恶用心”,号称儒家三礼之一的《礼记•冠义》终于不装了:“故孝悌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

教化老百姓要怀孝悌忠顺之德,再辅以仁政,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治人”,修德立仁只为“治人”,真的太可怕了。

为何有人为儒家拍手叫好?被带偏节奏后的思维“畸形”

对于儒家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性,历经一百多年新思想的启蒙和熏陶,很多有识之士已有所察觉,转而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合理的批判,并挣脱了儒家思想千年教化的奴化和依附心理,向着独立、多视角、平等客观方向不断扩充视野,推动了中华文明步入到了一个新境界。

但非常遗憾的是,仍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还沉浸在儒家思想编织的美好社会中,仍旧非常享受儒家思想“被治”的感觉,以井底之蛙的视野将儒家创始人孔子吹捧为世界最聪明最具有智慧之人。一旦有人对儒家思想、或者对孔子提出质疑,则道德圣人上升,勃然大怒地斥责亵渎圣贤、十恶不赦。

如果仔细分析这类群体便会发现: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视野普遍狭隘,或者直接是专制思想浓厚的官僚群体。他们之所以情绪上脑、不辨事实,主要原因还是被2000年的封建文化带偏了节奏。

依然沉浸在需要保护、需要明君和圣人引路的原始阶段,他们没办法相信自己,更是对个体力量独立生存的能力持否定态度。他们似乎忘了:现在是科学主宰的时代,在科学面前,没有圣人,没有尊卑,只有人人平等的团队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拜托300年的畸形圆周律。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