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年来,科学为何拒绝进入“中华门”?网友的暴脾气,说明一切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5-30 12:01:55

若以仓颉造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那么中华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6-27世纪;若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的1912年作为中华文明的终点,中华文明显然走过了4600年,在世界历史上属于极其悠久的存在。

为何说中华古代文明和中华现代文明并非一脉相承?

之所以将1912年之后的中华民族历史排除在了中华文明历程之外,理由之前文章已有叙述:本人所有行文提及皆指中华古代文明,与中华现代文明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为何我要如此区分?因为1912年之前的中华文明与往后的中华文明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之前的古代文明以“治人”为唯一目标,以儒法两家思想为工具,将中华民族带入到了封闭的循环体之中无法进步;

1912年之后的中华文明则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引领下,在科学的冲击下,面貌已焕然一新:不再以“治人”为唯一目标,而是以社会全方位发展为根本任务;思想上也不再以儒法思想为指导,而是以西方的马列主义为指引并与中华本土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更为科学的治国思想,促使中华现代文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正是因为科学对中华文明“脱胎换骨”的更换,北京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卜天才由衷地感叹:现代科学的传入乃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枢,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学术(儒法思想)的基本框架,彻底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面貌,导致了中华文明全方位的重构。

如此一对比,读者你还认为中华古代文明和中华现代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存在吗?

科学:以实践检验为依据,以理智客观为前提

为何科学拥有如此强大的能量,使得4600年来的积攒的中华文明被“毁”于一旦,不得不请入“马克思主义”这尊西方大佛为我们引路前行?

如果学习过马列主义的人便会明白:马列主义最基本的一条定理就是:物质。

什么是物质?列宁给出了极其精确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正是科学入门的前提: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认同这一点,你才能发现科学并且利用科学,助推人类文明实实在在前进;反之,你永远陷入到心灵的误区而在现实中无尺寸进步,虽然可以通过精神胜利法实现心灵一时的慰藉,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困难一直都是拦路虎,难以改变,更别谈进步。

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也曾针对物质进行了如此形象化的描述:“人格化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无形无相的上帝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无形无相的上帝显然指的就是物质的客观属性。

对于物质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东西方是如何看待的呢?

1600年前,西方的哲学家们停留在心灵就是主宰、思想就是宇宙的非物质阶段,常常为了一个问题陷入旷日持久的争辩中,结果是谁也不服谁。1600年后,以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科学家认识到物质的客观属性,转而将真理评判的标准交给了实践,从而促使科学降临人间。

与此同时,我们东方的哲学家又在怎么做呢?以王阳明为首的知识分子不仅否定了“理”的客观存在性,反而将心学推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提出了“吾心就是宇宙”、“心外无物”等与物质越来越远的观点。

所以说,4600年来,科学为何拒绝进入“中华门”,答案不言自明了。在科学面前,以实践检验为依据,以理智客观为前提来看待问题,否则,科学拒绝进入。

网友的暴脾气说明一切:是敌是友定要断个明白,如此不理智不客观,科学如何入“中华门”?

以上分析可知:科学产生的前提必须是承认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物质,只有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属性,人类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不会情绪不耐烦,更不会有阴谋论,而是理智客观看待问题,这显然有助于我们内心世界的强大和素养的提高。

反之,如果否定物质的客观性转而迷信心学对人类的主宰作用,看待问题必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其结果将人类与生俱来的专制思想不断膨胀。笃信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关键,其结局必然是朝着拉帮结派、立敌树敌、情绪暴躁,思想和脾气上都走向了极端,难以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果然,我在探讨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而不出现在东方的问题上,遭遇了网友的网暴:很多网友深感于西方与大中华“道不同不相为谋”,更恨西方对我大中华指手画脚,再加上西方近代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近些年对中国的封锁,很多网友的暴脾气就上来了:坚决抵制西方的一切东西。

我对近代西方的侵略行径也是一样义愤填膺,对西方围堵中国也是气愤不已。但客观来讲,西方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对科学的发现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金钥匙。而且正如前文所述,科学并没有敌友之分,只要遵照客观规律,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白种人还是黄种人,科学都将为其服务,助其发展。

但科学并非中华老祖宗口中的奴才,更非王阳明眼中的心学产物,要想让科学进入中华门,必须放下敌友之分的主观偏见,更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

可惜中华文明长期坚持的儒法两家治国思想,无不以判别敌友为首要前提,是友则百般网罗照顾、嘘寒问暖,是敌则千夫所指,暴躁排斥。这种不客观不冷静的态度只能是:4600年来,科学拒绝进入“中华门”,如今网友的暴脾气,已经说明了一切。

1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