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秘术在手,为何不发展“大杀器”?《孙子兵法》一句话,一声叹息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6-14 11:12:33

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令全世界为之一振,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打?原来碾压式、降维式打击真的存在,原来中华老祖宗流传至今的战争双方互损定律——“歼敌一千,自损八百”居然也有不适用的时候,或许这种战争不能算作常规战争,应该换个新名词,于是“现代战争”出现了。

现代战争的降临,使得传统战争的一系列假设“无处遁形”

众所周知,传统战争打的是人和智谋,作战一方越深谙谋略,越懂排兵布阵,胜率越高。备受后世传颂的穆桂英挂帅就是典型案例:小小弱女子的穆桂英凭借精湛的布阵手法和高人一等的智谋,在挂帅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神奇女元帅。

但现代战争打的侧重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你在双方都在睁眼瞎的有利局势下,凭借着个人卓越的心理素质和高人一等的远见,顺利谋划出一个妙招时,不曾想对方通过卫星早已开了全图,知晓你的全部动向;

你凭借着对地形的无比了解,精心设计了一条计谋,将坦克埋伏在滚滚黄沙之下以麻痹对手,待敌人进入坦克包围圈便来个瓮中捉鳖。不曾想烧着燃料的坦克发出了热量,你人眼看不到却被红外摄影捕捉得一清二楚。因此当你还在做着敌人被围歼的春秋大梦,你埋伏的坦克迎来的不是瑟瑟发抖的敌人,而是瞬间让坦克燃烧至6000度高温的“标枪”导弹。

所以说,现代战争打的就是高科技,传统战争中看不到敌方的一举一动,只能通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经验总结判断对方接下来的动向,殊不知远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卫星已将自己的动向捕捉得一清二楚;

传统战争拼的是人的意志和士气,以及做好巷战和肉搏的视死如归之决心,殊不知远在2000公里以外发射了一枚远程导弹,导弹在卫星导航下,像长了眼的蛟龙,高速飞行2000公里然后精确命中目标物,一个小型蘑菇云,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

也正是因为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各国竞相投入巨资研发高科技“大杀器”,摧毁范围越来越广,能量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视野也越来越广大……在高科技全天候、无死角地监视下,传统战争所谓的出奇制胜中的“奇”正在瓦解,也让人深深感叹大自然蕴藏着巨大能量,利用好了就是令人汗颜的大杀器,不屑一顾则终究沦为现代战争降维打击下瑟瑟发抖的蝼蚁。

鲁班秘术:传说中的2000多年前的“高科技”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咱们中华老祖宗就已经拥有当时来看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墨家学派的一个分支曾瞄准自然界开始了无尽的探索,并且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科学著作《墨经》。

在这本书中,墨翟系统提出了光学、工程力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其中的小孔成像、倒影等初中物理知识,都在此著作中有详细描述和规律分析,较西方早了近1000年。《墨经》也被荷兰学者弗洛里斯·科恩誉为最早的科学著作。

科恩还曾预言,倘若后面继续发展的话,中国无可争议将成为科学的诞生地,非常可惜的是,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关于如何平天下、如何得民心、如何治人、如何万世为君等道德课题成为了学界唯一“正事”,《墨经》积攒的科学知识也不得不在汉代之后彻底走向衰亡。

《墨经》虽灭,但其探索而出的机械知识却以鲁班秘术传承了下去。鲁班秘术顾名思义是由鲁班发明的,传言鲁班不仅精通各种机械制造,而且还深谙空气动力学知识,他设计研制的木鸟,可以借助风力飞行三天三夜不掉下来。

后世对于鲁班秘术越传越神,据某电影爆料:鲁班秘术传人制造了一个假人,会自己走路自己吃饭,平常看与真人无异,混在人堆里根本看不出来。而且此假人会通过墙外的人敲打的更得到指令,完成杀人放火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鲁班秘术在手,为何不发展“大杀器”?《孙子兵法》一句话,一声叹息

不论是现代战争的举世震惊,还是鲁班秘术的大开眼界,都足以说明一点:高科技在战争中绝对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巨大作用,这对于打破战争的平衡,形成一方碾压另一方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来了,咱们大中华明明鲁班秘术在手,为何却不潜心发展可以降维打击敌人的“大杀器”呢?这不得不提《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着实让人一声叹息。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孙子兵法》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高,后世军事将领无不以研读《孙子兵法》为终极目标。《孙子兵法》确实也发挥出了作用,比如邓艾和姜维对刚,邓艾精准预判姜维准备山下扎营,靠的就是《孙子兵法》给的“建议”。

但另一方面,《孙子兵法》急功近利、专注诈术骗术的做法,又使得中华老祖宗没有耐心钻研科学知识和发展高科技武器。理由呢,《孙子兵法》做了详细解释,现在看来,真的是“误人子弟”。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中说道:

用兵的上策是运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用兵威慑服敌人,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迫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要费时数月才能完成;

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克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三分之一,而城池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从上文中,不仅看出领兵将领没有耐心去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就连孙子本人也对这种耗时费力的大笨重家伙嗤之以鼻。为了追求速战速决,好尽早向皇上邀功,一切以快为目标。所以我非常怀疑,中国人自古脾气大、没有耐心,绝对受了《孙子兵法》这句话的影响。

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都没耐心去建造,更别说发展高科技武器了。所以说:明明我们有鲁班秘术在手,为何不发展“大杀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着实让人扼腕叹息。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