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应急总医院专家揭秘消暑五大误区,让你清凉一夏

应急知识说 2024-06-12 07:00:16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截止6月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北京市气象台6月10日也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1日至13日,每日13时至17时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在这样持续高温的天气下,如何正确防暑降温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缪国斌从几个具体方法入手,为大家揭秘常见的消暑误区及科学建议。

误区一:贪凉无度——空调与冷饮的过度依赖

实例:小明为了快速降温,将空调温度调至18℃,并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不久后,他感到头痛、乏力,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感冒症状。

误区:长时间开启空调,将温度调至极低,或长时间吹风扇,认为这样可以更快降温。

分析: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人体容易感到不适,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同时,过度依赖空调和风扇,也会降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建议:

1.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2.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使用风扇时,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可以将风扇放在角落或墙壁旁,形成自然风。

误区二:饮水不足——口渴才饮水的忽视

实例:小李在高温下工作,只在口渴时才喝水,并且只喝冷饮。不久后,他出现了脱水的症状,头晕目眩,体力明显下降。

误区:口渴时才喝水,或只喝冷饮不解渴。

分析: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会出现脱水、中暑等严重后果。

建议:

1.随身携带水杯或水壶,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应该定时定量饮水。

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盐分和电解质。

3.避免过量饮用冷饮,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

误区三:防晒缺失——对紫外线的轻视

实例:王女士在阴天外出时未涂抹防晒霜,结果皮肤被紫外线晒伤,出现红斑和刺痛感。

误区:只在阳光强烈时涂抹防晒霜,或认为阴天不需要防晒。

分析: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累积的,即使在阴天或室内,紫外线也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同时,阳光强烈时,紫外线强度更高,对皮肤的伤害更大。

建议:

1.出门前涂抹防晒霜,选择SPF值较高的产品,并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2.佩戴宽檐帽和遮阳伞等防晒用品,减少阳光直射。

3.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穿着长袖衣物或防晒衣来减少皮肤暴露。

误区四:穿衣不智——深色紧身衣物的选择

实例:张先生在高温天气下穿着深色紧身衣物,结果感到闷热不适,甚至出现了轻微的中暑症状。

误区:认为深色衣物更防晒,或穿着紧身衣物更凉爽。

分析:深色衣物虽然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线,但也会使身体更热。紧身衣物不利于空气流通,使身体更容易感到闷热。

建议:

1.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好的衣物,以便让身体更好地散热。

2.穿着宽松、轻便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束缚身体。

3.选择浅色衣物,以减少阳光直射时的热量吸收。

误区五:饮食不节——冷饮与油腻食物的放纵

实例:赵女士在高温天气下大量食用冷饮和油腻食物,结果出现了腹泻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误区:认为高温天气下应该多吃冷饮和油腻食物来解暑。

分析:冷饮和油腻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同时,高温天气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身体运转。

建议:

1.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苦瓜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2.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3.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或户外工作,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活动。

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专家推荐

缪国斌,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专家。

技术擅长:内科及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对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抢救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赛克勒医学院研修,从事内科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病的诊疗及介入诊疗27年,熟悉起搏器和心律失常、高血压及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及准分子激光治疗、心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高血压及结构性心脏病、血管内影像学及生理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作为术者完成冠脉介入手术12000余例,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救治成功率达99%。能够熟练使用无创及有创呼吸机、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主动脉反搏球囊(IABP)、体外膜肺(ECMO)等技术抢救危重症患者。

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出版专著两部,合著两部。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科研基金资助,作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成员,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0 阅读:0

应急知识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