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湖南新担当

全球影像 2024-06-07 19:21:55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刘中伟

5月31日至6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举办。刘中伟摄。

夏日的湖南,绿意盎然。

5月31日,省会长沙在满城的栀子花香中迎来了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博览会)。

作为东道主的湖南,携手中部五省,敞开怀抱,迎接八方嘉宾。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效载体,本届盛会将为中部六省加强产业合作、协同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中国中部,由晋豫鄂湘赣皖六省组成,资源要素丰富,制造业实力较强,市场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一以贯之支持中部地区发展。5年前,在南昌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今年3月,在长沙召开的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为中部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崛起新篇章指明了方向。

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部投资促进推介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致辞。图源湖南日报。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湖南将与中部地区各省一道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协同发力,共同做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这篇大文章;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上协同发力,努力让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在中部地区实现最优配置、产生聚合效应;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协同发力,持续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湖南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更大作为,奔向更高目标。

以先进制造引领新发展

在中部博览会的中央展区,共有中部六省的50余家企业参展,来自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20余个行业。

经过多年发展,中部地区创新发展要素不断集聚,一批中部优势产业叫响中国、“链”动世界。比如在湖南,就拥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浙江并列全国第三。其中,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72个,居中部第一。湖南还有驶向世界的轨道机车,电力机车市场份额占全球的近1/3。

中部博览会湖南馆展示的三一起重机、三一挖掘机模型。刘中伟摄。

在工程机械行业,湖南长沙的三一18号工厂是矗立的产业“地标”。数智化赋能的传统厂房,变身为全球“灯塔工厂”,从一块钢板到一台泵车的全部生产流程,几乎全部实现数字化。在1540个传感器、200台全联网机器人的加持下,工厂装上“5G+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大脑”,可以生产260多种不同的工程机械装备,相比传统制造方式,单位制造成本降低近30%。

纵观我国经济版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同时兼顾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西部地区则重点发展优势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要崛起,还是要靠制造业。

湖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是带动中部崛起的强大“内功”。

中部博览会湖南馆展示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刘中伟摄。

湖南久久为功,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动机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

在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领域,目前湖南以国防科技大学为策源地,首创“两芯一生态”技术体系,“六机七芯”产品国产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实现产值达1800亿元。省会长沙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核心芯片全类型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

在轨道交通领域,株洲是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优势产业的技术裂变出强大“核能”,IGBT、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深海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壮大。

在中小航空发动机领域,湖南是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国产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每10台中就有9台产自湖南,每10架轻型运动飞机就有8架产自湖南。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表示,这四张“王牌”(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中部有特色、在全国有地位、在世界有影响力,是湖南当前的支柱和未来的产业竞争力。

据悉,去年湖南省已形成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3个万亿产业和16个千亿产业,拥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6.5%、 8.7%,北斗产业产值增长18.4%,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竞争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奋进的湖南正在实现蝶变跃升,将有力地带动中部地区发展。

以产业协同实现共赢

中部六省资源禀赋不一,产业各异,经过多年发展,产业结构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现代石化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上下游带动性强,技术进步活跃等特点,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

湖北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当前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其大部分原材料都来源于湖南。

在湖南牵头举办的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上,湖北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常杰介绍:“荆门与湖南的产业关联很紧密,比如我们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落户的企业,很多原材料就是从岳阳石化企业来采购的,通过这次中博会的交流,两地的企业在未来合作方面,一定会有更紧密更广泛的交流。”

“我们挖掘搜集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冠军介绍,“这些项目大多体现了湖南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对于推动境内外资金和沿海产业向我省转移,提升我省现代化石化产业规模与水平,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石化产业是湖南省“4x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锚定万亿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目标,湖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湖南现代石化产业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7个,突破“卡脖子”技术近百项。2023年,全省现代石化产业营业收入2315.4亿元,利润130.38亿元。

湖南还在产业转移上发力。

中部博览会从首届起,就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主题之一。今年的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转移对接会,以国家级经开区为载体和平台,开启了区域间的合作和共赢。

赢彻科技是本次活动的参会企业之一。该公司是一家专注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正在中部地区寻找合适园区落地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

来对接会前,赢彻科技副总裁王立鹏已在合肥、武汉等地考察,并与当地不少国家级园区进行接洽。在他看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承南接北,作为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明显。

活动现场,长沙经开区诚邀该企业前往园区作投资考察,商讨共赢发展战略,双方达成进一步洽谈的约定。

长沙经开区是湖南体量最大、能级最强、基础最好的园区,近年来承接了150余家规上企业、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承接产业看,汽车及零部件占比最高,达承接总量的18.5%,包括上汽大众、比亚迪、广汽埃安等优质链主企业。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照舒介绍,这一次活动有很多企业,与长沙经开区在延链补链方面,很具有针对性,本届中博会长沙经开区共派了5支小分队,分别找相关的企业进行对接。

目前,中部六省共有55家国家级经开区,该次对接会将东部地区园区的腾笼换鸟与中西部地区园区的筑巢引凤相结合,引导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为中部地区凝聚产业强大合力,进一步推动区域竞争力。

湖南省副省长、长沙市市长周海兵表示,湖南将更好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及各类产业园区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着力强化产业对接,不断增强承接能力,以一流的产业园区配套满足产业转移需求,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让好的项目、好的企业在三湘四水结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以优化营商拥抱全球

在本届中部博览会上,有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就是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等参会,中部六省的“朋友圈”正在“全球化”。

5月31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跨国公司圆桌会。图源湖南日报。

说一千道一万,良好的营商环境才是吸引投资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湖南省在优化开放环境、便利外商投资等方面下足功夫,为中部地区拓宽全球“朋友圈”持续赋能。

中部博览会跨国公司圆桌会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在跨国公司与湖南合作发展对接会上,跨国公司高管纷纷盛赞和肯定湖南良好的营商环境,表示出与湖南及中部地区进一步共谋发展的愿景。

“正式决定投资以后,到项目全面开工,仅用了4个月时间。”香港玉湖集团董事、玉湖冷链董事长卢朋对湖南的重视和诚意,由衷地赞赏。

玉湖集团是一家享誉国际的跨国实业投资集团,总部设于香港。长沙是玉湖集团全国布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5月29日,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项目用地摘牌,已具备动工条件。

“玉湖冷链落户长沙的过程,让全体员工体会到湖南正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坚定了集团将在长沙投资建设冷链交易园区、打造成为中部冷链食品流通枢纽基地的决心。”卢朋表示。

开放崛起的湖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跨国公司及外商投资企业在湘蓬勃成长。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全省新设外资企业469家,同比增长6.1%,实际使用外资14.36亿美元。从重点国别地区看,排位前五的国家和中部地区中,香港地区占比达90.9%。

“入驻湖南20年,沃尔玛已在湖南开设16家沃尔玛商场,2家山姆会员商店和1家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部华东区总监杨溢说,湖南区域优势明显,创业创新的环境非常良好,在山姆会员店的开设过程中,在选址、布局、落户,以及后续的开业经营中,当地政府部门都给了非常大的支持帮助,希望在湖南的沃土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作为世界500 强企业,麦德龙集团目前在湖南开设了4家商场。麦德龙集团全球副总裁李竞认为,湖南致力于优化开放环境,便利外商投资、自由化贸易,并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为麦德龙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坚信中国市场充满无限机遇,并坚定在湖南持续发展的决心。期待与更多的本土企业展开合作,共促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跨国公司圆桌会上,毛伟明表示,湖南将一以贯之为大家创优环境,一如既往为大家保驾护航,让广大投资者在湘人才有保障、服务有环境、投资有回报、发展有前景。

据悉,截至2023年,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11家,在湘存续外资企业达2924家,实现营收3760亿元、贡献了全省8%的进出口额;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在湘外资企业累计为湖南贡献了15.7%的研发投入。

6 阅读:1731
评论列表
  • 2024-06-08 00:23

    中部六省目前,最缺的就是大型运输机,

全球影像

简介:提供社会、财经、突发、视频、图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