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一生》64.《三世仇》

程远鹰眼观 2024-06-23 09:33:25

作者:连传浩。整理编辑:连忠卫。

离“五一”的前三天彩排时,剧组才感到有个棘手的问题:服装、道具有很多缺乏。

彩排前,工作队出面请来了黄陂楚剧团的个夹舌头张团长,他虽唱了一生楚戏,但一直以唱老戏为主,以饰丑角为主,新戏他是近几年才演,他在我们横店因演《社长的女儿》中的社长出了名,因此便将他请来。

他强调:新戏大家都演得不多,不容易演好,越是有难度,越是在服装、道具上不能马虎,否则,观众一眼连个正、反面人物都看不出来,就达不到忆苦思甜的鲜明效果。

在张团长的严格要求下,之前的很多服装、道具不适宜于剧中人物和场景的需要,必须更换,重新配备。

剧组只得下个死任务,让演员自己想办法去借与自身适合的服装、道具等,战士的服装和枪支则由大队筹备。大家就像疯了一样,到处借衣服,彩排才总算“合格”了。

“五一”正式开演的白天,张团长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说大地主王龙翔家中在舞台上的背景,除了有八仙桌、太师椅等物质上的摆放外,还应有点精神内涵上的东西,起码要一眼能看出是大地主家的中堂。

什么叫中堂?地主家又应是怎样的中堂?我一无所知,我只知家家的堂屋中都是贴的毛主席像。

问了个大概后,到了下午,我才好不容易到陈榨塆陈少奇老师的家中,借得一幅丹顶鹤的吊屏画,我又想了一下,又去请左港小学的梅校长写副对联,还有二三个小时就要开演了,我心急如火,就叫梅校长快点写,同时又提醒他,对联要用白纸,不能用红纸。

写好后,我由衷赞美他的字写得漂亮,他却认真地对我说,我的这付对联出得好,既适合地主家庭,又很有讽刺意味。上联是:让人三分是福,下联是:忍气一时为高。

我又叫做木匠的彭显高,慌慌张张用木板钉了个大中堂,将丹顶鹤画和对联贴了上去。

演出结束后,不光是本大队人,连周围几个大队看了演出的,对演出都予以极高的评价。附近的人都说,还是十多年前,在左港看了演斗地主的新戏,这一次新戏比土改时还唱得好。

饰演虎儿妈的冯换,饰演小兰的王玉梅,两个女青年的悲腔,使很多农村妇女听得泪流,群众对在戏台上表演时演员的泪流满面,感同身受。两位普通的女青年,一下子名声大噪。

在工作队、大队领导主持的《三世仇》成功演出的总结会上,领道除对她俩的高度赞扬外,对反面人物演员的认真设计服装道具的敬岗精神,也给予了肯定。

大家纷纷说:王龙翔身着的白对襟绸衣、青裤子、新布鞋、手中折扇、中堂画、对联,都揭示了王龙翔的伪君子面貌,抬秤、算盘、账本、毛笔、砚台等,都揭示了大地主收租的罪行。

王龙翔外出的场面,联保主任的神气,通过大沿帽、军装、皮带、手枪、长统鞋、尼子大衣、白手套、文明拐棍,充分展现了人物身份,台下观众中,平时与演员都很熟的人也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他们哪里知道,我为了借这些玩意,跑横店,跑附近大队,有点信息就上门,跟人家高凳说到矮凳,比借米下锅还全心。

公演了《三世仇》后,工作队不准原班人马散场,要继续革命。

于是,又演《打铜锣》《补锅》《双教子》《借牛》《角把两角钱》等新戏。

人手不够时,连姜清芬、张炳生也粉墨登场,充当角色。即使排练辛苦,没人谈烟,没人谈酒,没花大队一分钱的生活补助。

有一次到了吃饭时间,排练还没散场,就说好在我家吃饭。

母亲在菜园摘了一大篮子青番茄,炒青番茄丝,烧青番茄块,打青番茄汤,再就点咸菜,包括张团长在内,一大桌人都吃得津津有味的。

演革命戏,做革命人,人人心里都挺高兴的。

0 阅读:0

程远鹰眼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