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部搞垮了苏联?的确不假,苏联曾发生毒教材事件

仲歆史说 2023-06-04 09:06:40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在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各个领域都试图瓦解整个苏联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而被公认为导致苏联分崩离析主要原因的,除了星球大战计划,还有臭名昭著的毒教材事件。

教育成为冷战突破口

在冷战的初期和中期,美国一直希望通过军备竞赛的手段拖垮苏联,但没想到由于苏联本身重工业发达,这一举措反而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情况,美国开始在军力方面落入下风,主被动位置的交换也让更多国家受到苏联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意识到仅凭军事方面的动作无法打败苏联后,美国开始从文化和思想方面渗透苏联,并很快就产生了作用,这让美国政府大为惊喜。苏联在历史进程中曾对自己的政府和领导人有过两次大的否定,而这两次思想变革的背后就都和美国人有一定关系。

斯大林逝世后,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开始抨击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风气和政策上的一些失误,这对当时的苏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过去几十年,虽然苏联群众也对斯大林的一些政策有所不满,但从没有人敢公开指责这位伟大领袖。

如今新领导人居然带头“造反”,苏联领导人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形象受到严重打击,而苏联国内风气的变动也迅速被美国政府所捕捉,在这个思想变动比较大的时代,美国向赫鲁晓夫伸出橄榄枝,苏美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一下子缓和了。

当然,这只是美国制造的假象,在苏联人意识到原来美国人并没有那么邪恶的时候,美国国内却依然受到妖魔化苏联和苏联人民的洗脑,此消彼长下就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美国上下都抱有不破苏联终不还的决心,但苏联却降低了对美国的敌意。

由于苏联放松了意识形态斗争,一些不利于冷战形势的思想开始在苏联内部滋生。当然这不是说冷战思维就是正确的,但如果已经身处冷战,却放弃了冷战思维,那显然是会吃大亏的。苏联就是这样,在美国的可以操纵下,苏联一些人开始借着否定斯大林的名头污名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自由派思想开始入侵苏联。

苏联官方助长的漏洞

此时的赫鲁晓夫和苏联政府并未意识到苏联意识形态松动是美国搞鬼的结果,反倒是觉得相比于斯大林时期,自己搞得思想解放卓有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决心,赫鲁晓夫甚至指示苏联教育部淡化课本教材中关于阶级矛盾和帝国主义威胁的内容,苏联从上到下彻底放松了思想阵地上的警惕。

自由派思想的恐怖之处在于,使用全人类和普世价值等字眼牢牢占领了道德高地,任何人听到相关的内容,都会觉得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因而对其普遍接受程度较高。可问题在于,自由派思想的理念或许没有问题,但创造并宣扬它的人本身却并不信奉此道,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糖衣炮弹用于腐化敌对国家的思想。

在加上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确实存在弊病,东欧各加盟国家的民众生活的十分艰难,在看到实行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繁华景象后,自然就会产生如果引入资本主义思想我们就会过的更好的想法。

如果说赫鲁晓夫时代只是给美国伸入苏联思想高地的毒手开了门,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官方更是为其拓宽了道路,很多苏联政府部门都不再宣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和思想渗透的帮凶,到了苏联末期,传统的意识形态已经寿终正寝,整个苏联的大方向已经走资。

苏联毒教材事件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苏联教育体系也因此成为了美国重点打击的领域。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联课本就开始奉行去斯大林化。诚然斯大林作为一位领袖,一生有功有过,但他为推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否定斯大林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当时的苏联教材毒到什么程度,不光赞颂斯大林的字眼绝对不能出现,还增加了不少污名化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谣言,比如苏联历史课本中就将希特勒和斯大林相提并论,等于是否定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更夸张的是,斯大林的儿子本来是战死在苏德战场上,居然被造谣为一个投敌的叛徒。

课本中有关斯大林内容的消失,直接造成苏联的下一代国民对于祖国曾经的发展建设没有清晰认识,思想阵地远不如上一代人牢固,自然就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渗透和入侵。更要命的是,通过教材否定前任领导人成为苏联内部的一种风气,不光是斯大林,赫鲁晓夫一样在下台后被继任者污名化。

思想上的不断变动导致于苏联人自己都不知道该信什么了,赫鲁晓夫曾是斯大林的信徒,最后却反过来清算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同样曾支持过赫鲁晓夫,结果一上台就对赫鲁晓夫重拳出击,思想没有传承就像无根的浮萍,自然就无法击败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资本主义思想,苏联最终解体,苏联教育部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0 阅读:60

仲歆史说

简介:以史为鉴,从古人身上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