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兵团司令降为军长,3年后拟授少将,毛主席下令将他改为上将

仲歆史说 2023-06-04 09:05:56

我国有这样一位开国上将,原本拟定授予他的是少将军衔,但毛主席却亲自批示,将少将改为了上将。更传奇的是,此人还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为何能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和关照,且听本文到来。

临危受命抗日救国

这位身世传奇的开国上将是陈明仁,陈明仁并非出身于钟鼎之家,陈家世代务农,好在光景不错,陈家渐渐攒下一些家底,足以支撑陈明仁的学业。他从小就很崇拜中国历史上的爱国将领,对于岳飞、文天祥等人的故事耳熟能详,参军报国是陈明仁一直以来的梦想。

随着中国面临的形势越发恶劣起来,陈明仁参军的念头越来越强烈,1924年,一向听话的陈明仁第一次忤逆了父母的意愿独自去往广州,进入陆军讲武学校学习。黄埔军校创办以后,陈明仁又转入了黄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黄埔一期学员。

但凡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黄埔一期的含金量高到了什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黄埔早期的学员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尤其是在论资排辈的国民党军队里,黄埔一期的身份是绝对的人上人。

而陈明仁不光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还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也让他从学校里一毕业就走上了基层指战员的岗位。陈明仁还是老蒋十分欣赏的一员猛将,惠州战役结束以后,陈明仁受到了老蒋的高度评价,还要求革命军人都要向陈明仁学习。

陈明仁还曾挽救北伐形势,南昌战役正是靠着陈明仁提出的轻装急行军,北伐革命军击败了北洋军阀的部队,一举扭转了革命军的困境,陈明仁像他崇敬的古人一样,救国于危难当中。

抗日战争打响后,陈明仁也是国民党军队中最积极的主战派,当时国军在正面战场上屡战屡败,不光中国军迷对战争心灰意冷,国民党中的亲日派也开始抬头。但陈明仁却不远束手就擒,在九江战役中,面对糟糕的战场形势,陈明仁亲临一线鼓舞士气,立誓和九江同生死。

将士们见最高长官都有死战护国的意志,士气大涨,面对日军的猛攻绝不退缩,不肯放弃任何一片中国的领土, 陈明仁打的有骨气,部队作战也很顽强,战后毫不意外的再次受到嘉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爱国抗日将领。

不善钻营的陈明仁

别看陈明仁劳苦功高,但他在国民党军队里却混的不怎么样,甚至还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到同僚陷害,给他扣了一个纵兵抢粮的屎盆子。在被老蒋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以后,陈明仁不想干了,遥想自己多年来为国家和军队做出的贡献,不升官也就罢了,现在居然开始迫害他,陈明仁怎么也想不通。

我党也意识到陈明仁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便请章士钊先生去往湖南长沙,争取陈明仁率军起义。在章士钊的引导和宣传下,陈明仁终于意识到并非是他自己错了,而是整个国民党已经走上了错误发动的统治路线,因此决心起义,长沙得以和平解放。

陈明仁起义过后在长沙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同样看重这样一位将才,希望他能够为解放军继续作战。但陈明仁却有些犹豫,他一直以来都是国民党将领,下面的部队很可能不会服他,一个将领如果在自己的部队里没有威信,怎么可能打得好仗呢。

对于陈明仁的担心,毛主席十分坦诚的表示,你有什么不会带兵的,四平之战你把林彪打得上蹿下跳,依我看,你的军事水平比林彪还要高一些。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陈明仁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成为了一名解放军的将领。

陈明仁曾是周总理在黄埔军校的学生,见着曾经的高徒迷途知返,周恩来也十分欣慰。陈明仁改弦易帜以后,他的军事才能再次得以展现。1950年,陈明仁率领的21兵团曾进入广西清剿匪患,在短时间内就让广西的情况焕然一新,深受土匪残害的当地居民终于过上了安心日子,陈明仁也因此受到了中央的嘉奖。

不慕名利婉拒要职

陈明仁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参军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对于虚名并不看重。由于陈明仁为国家做出过十分突出的贡献,所以我军曾考虑在第21兵团改编为野战军后,将其晋升到更高的位置上,但陈明仁却谢绝了我党的好意,继续当着一个小小的军长。

即便国家已经承平,但陈明仁依然设法率领部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他指挥的55军开始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并参与当地建设,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1955年授勋的时候,按照陈明仁的职务,我军原本拟定授予他的仅仅是一个少将军衔。

没想到毛主席看过名单后立即表示,此前拟定的少将改为上将,并再次强调:陈明仁为国家做的贡献很大,必须是上将,否则就是对他过往功绩的不尊重。就这样陈明仁作为一个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却成为了解放军的开国上将,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他的肯定。

陈明仁在授衔后也激动地表示:这是他整个军事生涯以来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他非常感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信任。其实纵观陈明仁一生,他从未做过任何有害人民和国家的事,虽然也曾作为敌人和解放军交手,但那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不应该成为个人的罪过,陈明仁的上将军衔实至名归。

3 阅读:313

仲歆史说

简介:以史为鉴,从古人身上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