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中国援非洲医疗队遭劫:13名男大夫被打,6名女医生危在旦夕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21 11:45:10

2017年7月,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战狼2》爆火了全国电影院,创下了史无前例的57亿元票房记录,差不多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买过《战狼2》的电影票,堪称不可思议的影史奇迹。

《战狼2》之所以大火特火,主要是抓住了当时中国人普遍认同的爱国情怀和强国之梦,在中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华人华侨不受人欺负,国家的海外利益得到所有势力尊重。

2017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前二、前三,中国海军舰队在亚丁湾周期性护航,而且在非洲的吉布提还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基地。

但在26年前的1991年,想要像《战狼》的男主角冷锋一样在战火纷飞的非洲大陆保护自己的同胞却是无比艰难。

由于西方长期的殖民和掠夺,以及二战之后依然操纵着当地的政局,非洲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充斥着战乱、贫穷、疾病和干旱。

当年非洲的军事政变简直是家常便饭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开外交局面,中国对许多非洲国家给予了大公无私的援助,从1960年代的坦赞铁路、到后来的工厂、医院、学校,再到1980年代以后的“南南合作”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可以说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1963年4月,第一批援助阿尔及利亚的13名中国医疗队队员抵达阿西部城市赛伊达,拉开了中国援非医疗的序幕,此后,中国的援非医疗一直没有停止,诊治的病人数以亿计,还为非洲培养了几万名医护人员。

但是,中国的援助并不能改变非洲整体的混乱局面,到了1990年代初期,中国援非队伍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1990年,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发生政变,进而发展成大规模内战,到1990年底,反政府武装已经逼近首都摩加迪沙。

对于36岁的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经参处二秘、退伍老兵王粤来说,可谓时运不济,本来到1990年9月他就已经在外工作满两年,按规定可以轮换回国,但由于接替的同志未到,组织上安排他延期半年。

在部队时的王粤

王粤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结果这一留就碰上了索马里内战。

局势恶化得很快,1990年12月底,叛军多路攻入摩加迪沙,中国大使馆附近枪炮声大作,不时有流弹飞过,甚至打在大使馆墙上。

由于首都的秩序荡然无存,警察和政府军都在和叛军交火,大批无业游民乘机四处抢劫,中国驻摩加迪沙的一些机构开始遭到小偷和强盗频频光顾。

1月1日,王粤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批士兵,也不知道是政府军的还是叛军的,竟悍然带枪洗劫了经参处招待所和库房,并且抢完后又一把火将其烧为废墟。

到了第二天,我驻摩加迪沙的公民已陷入危险中,特别是商参处的汽车、发电机和粮食都被抢走了,很快遭遇断水、断电、断粮的窘境,但人身安全暂时还有保障。

当时的摩加迪沙

在这种情况下,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向外交部请示后决定立即撤侨,可是当时两条距索马里较近的轮船“鞍山”号和“永门”号都还在千里之外。

他们虽然接到命令,以最快速度开到摩加迪沙执行撤侨任务,但大使馆的人们听到的消息是,就算离摩加迪沙最近的“鞍山”号也需要三四天才能赶到这里。

1月3日,其他外交人员陆续撤到经参处和大使馆,准备去码头撤退,但我驻索马里医疗队的19名医护人员却和大使馆失去了联系。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1月4日有一名医疗队的朝鲜族医生跑到大使馆,向徐英杰大使汇报了一个严重的消息:

医疗队剩下的19名医护人员都被叛军扣押,包括通讯器材在内的物品遭到洗劫,13名男医生试图反抗,遭到对方暴打,6名女性医护人员躲到了二楼,在他跑出来之前暂时还没有被叛军发现。

中国援非医疗人员

现在情况十分紧急,每一秒被扣的人质都有生命危险,可是对手是荷枪实弹的叛军,我方赤手空拳,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粤主动站了出来,要求自己一个人去救援商参处和医疗队的同志。他说:“让我去医疗队,这是我分管的项目。”

大家都震惊了,外面到处都是叛军和匪徒,只要一出大使馆的门子弹随时会打过来,一个人出去只怕是有去无回啊!

但王粤却淡定地说,第一他是退伍军人,有胆有勇;第二他在索马里工作多年,对当地的人事和环境都很熟悉;第三他语言上也没有问题,因此请大使让他试一试,就算不成,牺牲他一个人对大局也没有影响。

经过一番讨论,徐大使决定让王粤驾驶一辆面包车去接人,还有一位名叫周建军的热血青年和司机自告奋勇,愿意和王粤同去,却在最后一刻被他推下了车。

索马里民兵

“外面太危险了,我一个人去就行!”王粤一脚油门绝尘而去,冲出使馆大门,城市已满目疮痍,浓烟四起,局面完全失去了控制,他一边敏捷地驾驶车辆避开交火区域,脑子里却飞快地转动筹思良策。

现在的情况是叛军对中国人很不友好,政府军已经自顾不暇,估计是指望不上,自己没有武器,去了也是送人头。

唯一的好消息是摩加迪沙还有各种各样的民兵武装,他们也在和与叛军作战,对中方的态度友好,或许是一支可以借助的力量。

因此,熟悉当地情况的王粤很快摸到了民兵的指挥部,向他们说明中国医疗队正处于危险中,希望他们能够派出人手和自己一起去救人。

中国医疗队在索马里多年,救人活人甚众,连民兵组织中也有不少人和他们的家属接受过医疗队的恩惠,因此他们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支持政府的当地武装

只是情势变化太快,随着叛军步步逼近,民兵自顾不暇,首领见外面的战况激烈,眼珠一转就要变卦。

王粤大急,声色俱厉地对民兵首领说:“我也曾是军人,我知道一个军人现在应该怎么做,你们怕死,我可不怕。你们不陪我去,那我一个人去!”

最后,王粤只带着八个民兵和不多的武器,开着两辆车前去执行救人的任务,他们在弹痕累累的街道中穿梭,先是到商参处把5名同志接上,随后又赶往中国医疗队的驻地。

身为一名老兵的王粤让其他人不要轻举妄动,他登上附近的一处制高点,不动声色地侦察医疗队附近的情势。

盘踞在这里的叛军大概有二三十人,人数是不少,但看起来警惕性不高,而且自由散漫的样子,战斗力也不算太强。

当地反政府武装

王粤估摸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战斗力,如果找准位置突然发起攻势,短暂控制局面掩护人质撤离应该没有问题,但最麻烦就是怕对方狗急跳墙伤害人质。

但在王粤的巧妙部署下,几名民兵虚张声势,迫使对方暂时撤出了医疗队驻地,整个过程中无人死亡。

后来一些网络文章以爽文的形式描述王粤带领民兵经过激烈的战斗击溃叛军救出同胞,但在王粤自己的回忆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双方爆发交火。

见到援军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出现,被扣留的人质们欣喜若狂,几名女医生绝境逢生,情绪失控,当场掩面大哭起来。

大家来不及多寒暄,王粤就大声说道:“赶紧把东西装上车,拿箱子把车窗堵上,可以挡子弹!”

内战中的非洲

他是有16年军龄的老兵,在部队里没有碰到打仗,到索马里却卷入了战争,此时说话自带难以质疑的权威,所有人根本没有细想,赶紧按照王粤说的照做,同时手忙脚乱地把不多的行李搬上车。

王粤不知道叛军什么时候会回来,只是一叠声地催促说:“快快快,大家要快!”前后不到十分钟,两辆车就开出了医疗队驻地。

晚上7点钟,大使馆的对讲机里传来了王粤沉着的声音:“王粤到达医疗队!所有人正在上车!”

众人大喜:这个王粤真好比是当年万军中来去自如的赵子龙,没有一人被落下,也没有一人伤亡,真的是奇迹!

两辆车风驰电掣,偶有子弹“咚咚”地打在车身上,王粤按照部队里一贯的要求,用手挡住头部,一只手握住方向盘不断变换方向,因为子弹打中手臂最多是个轻伤,但打中头麻烦就大了!

老兵王粤

万幸的是子弹没有打中轮胎,王粤带着20多人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经参处大院,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撤离计划。

1月5日,王粤先是赶往索马里国防部,拿到了中国轮船的靠岸许可,然后又决定只身前往索南部地区,组织当地的一百多中国公民撤离。

本来已经从鬼门关转了一圈,现在又要和阎罗王比大小?大使馆的其他人都惊呆了。

多年后王粤回忆道:“有可能我一走就回不去了,我把我的个人物品交给同事,还向同事交代了后事。他们往我的车上放面包、放水、放钱,他们知道这都是买路钱,或许关键时刻能保住命。”

最终滞留在索马里的244名中国国民全数平安回国,而王粤是最后一个上船离开的。

中国撤侨一幕

尽管立下大功,回国之后的王粤却选择深藏身与名,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惊险故事。

如今的中国依然需要英雄,英雄不朽,传奇永存!

0 阅读:31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