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迪士尼”落户呼和浩特!方特会选择哪种运营方式?

内蒙古大牌 2022-08-11 18:01:15

7月17日,呼和浩特领导高规格会见了华强方特集团总裁刘道强一行。方特落户呼和浩特的消息,就此扩展开来。作为定位为呼和浩特区域游乐中心的方特,到底建在哪儿,成为了市民热议话题。

此次会见后不到一个月,多家媒体称,呼和浩特方特已确定选址,项目位于伊利健康谷附近,金山热电厂二期往西的忽拉格气村,占地1750亩。

呼和浩特老百姓一方面惊叹于呼和浩特方特的进展速度,另一方面又有点担心项目横生枝节。

这个“横生枝节”包括呼和浩特方特的投资模式是怎样的?项目如何运营?周边配套如何建设等等。

呼和浩特350万人盼着能有一个大型的游乐场已久已。但是,当呼和浩特方特真的来了,我们又感觉到不真实。毕竟,我们有过某悦广场光说不练的经历。

所以,这一回呼和浩特方特落地,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方特的落地的方式是怎样的。

作为能够极大提升地域旅游品牌效应,为当地带来滚滚人流和财源的大型文旅项目,华强方特的建设方式大致分为自主投资,合作投资、授权投资等方式。

自主投资是由方特设立项目公司,享有自主经营收益权;合作投资是建管分离,合作方共同出资建立开发公司,建成后按照合约分红;股权投资是授权方购买特种设备、影视版权,支付许可使用费。

呼和浩特人心心念念的大同方特欢乐世界,就是采用的第三种方式,以方特授权大同市平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主题公园项目。该项目2014年开始建设,由方特向平城文化收取的主题公园工程建设管理咨询费及特种设备安装费达到了2.64亿元。

众所周知,方特被称为是“中国版迪士尼”,其拥有文旅产品和主题公园两大业务产品。华强方特智能公司为主题公园提供游乐设备,动漫公司则把《熊出没》IP做大做强,双方护卫上下游,不断延长主题公园产业链。

方特的主题公园往往前期投资较大,回报周期长,在疫情影响下,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十分巨大。所以,方特和万达不谋而合,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选择了轻资产运行。

那么问题来了——呼和浩特方特会选择哪种运营模式?

从现在看,方特通过IP、内容、衍生商品到主题公园的全文旅产业链,实现了从头到尾的一条龙服务,在全国已经成为主题公园龙头之一,而且还有大同方特欢乐世界的样本专美在前,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呼和浩特方特大概率会以合作投资或股权投资方式运营。

毕竟,万达在呼和浩特既有永泰万达的轻资产项目,也有东西万达以及南万达的重资产项目。

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衍生出来。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如果方特选择合作投资或股权投资方式,那么呼和浩特方特的建设资金该以何种方式进行?

合作投资意味着双方都要投入资金,股权投资意味着地方一方投入资金。资金从哪来,是呼和浩特地方财政支出,还是社会资本入局,等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最接近迪士尼模式的文旅企业,华强方特的目前处境并不美丽。据方特2021年财报显示,方特的净亏损在2.45亿元左右。而这还得益于计入当期损益的近3.22亿政府补助。而以方特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品牌,结束了靠一架过山车、一轮大摆锤就吃遍天的格局。

按照大型主题公园建设的经济发达程度、交通发达程度、人口基数、消费偏好、游客的吸引力等标准,呼和浩特有些指标还远没有达到。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诸如呼和浩特这类二三线城市,在土地及运营经费上的投入较低,主题公园布局正向二三线省会中心城市呈现下沉趋势。

但是,需要清醒的是,三线城市引入大型主题公园,曾是地方挂“公园”卖“地产”的法宝之一。在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的当下,是否会摒弃以上思维,回归到增加税收收入、吸引客流、促进零售业和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增添魅力,给人口增加就业机会上来?

毕竟,现在房地产下行,造城运动早已是明日黄花。地产+酒店、地产+小镇、地产+主题乐园已经成为过去式。房地产业目前的发展瓶颈,已经无法在购房逻辑改变的时候,通过它项“救市”了。

据说,呼和浩特方特落地土左旗,讲给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现代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建设“宜游”城市等方面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能够带动土左旗周边娱、游、吃、购等关联产业发展。

但愿如此……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房”为鉴可以看未来。用另外一个角度解析呼和浩特楼市,关注铁口断房,关注呼和浩特房地产发展脉络。以事实断房产,欢迎老铁们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

0 阅读:42

内蒙古大牌

简介:大牌驾到!真品,臻品 推荐内蒙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