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地段论!呼和浩特“断头路”通车,房产“破圈”走出独立行情

内蒙古大牌 2022-08-02 18:00:21

8月1日,呼和浩特包头大街和丝绸之路大道、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北规划路、丰州北路、紫玉澜庭南巷、群艺馆南巷、章盖营三路、西菜园规划路、三里营街、市医院南路、湿地公园北路、富力西路、南营子路、古楼西路和保全北一路等15条“断头路”集中通车。

这也是继今年5月,兴安南路、乌海东街、锡林南路、展览馆西路等4条“断头路”通车后的呼和浩特2022年第二批“断头路”通车线路。两个月后,三环路、金海高架东西延伸段、金盛路连接线、巴彦淖尔路北二环至三环段以及新华大街西延伸段和鄂尔多斯大街西延伸段等62条市政道路也将建成通车。

曾经,呼和浩特被誉为“堵城”,如今,首府正脱掉“堵城”的帽子!

摘掉“堵城”帽子,除了出行便捷,在房企看来,正给这座房价停滞的城市一个购房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房地产固态的地段论被推翻,正在被动态的现代交通所取代。

直白一点说,被奉为圭臬的房企开发所谓“商业、医疗、教育、休闲”等地段赋予的价值,在相对节约的时间成本内,通过快捷的交通能够让非“好地段”购房者获得同样的地段利好。

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城市的动态好地段得到了扩张,城市的固态空间得到了不断扩大。

所以,给呼和浩特一段时间,我们能够看到伊利现代健康智慧谷轻轨开通,可以让就业人口和居民实现和市中心区域的瞬息到达;能够看到南二环之南三环之间的郊区地块,又将开拓出大片属于市区的住宅用地;能够看到城东高端地块将与其它地块形成无缝交互……

当购房者在市中心的“老破小”好地段孜孜以求生活质量的时候,随着呼和浩特城市的逐渐“摊大饼”,以前的城郊变为市区,以前的市中心的要素高度集聚化被分摊。单为了某一项“好地段”的诉求而在市中心购房的购房者,却因为一棵树而舍弃整个森林。忍受市中心的拥堵、喧嚣。

其实,所谓地段带来的性价比已经城市交通越发便利中丧失。

呼和浩特因交通而被延展,所谓新华大街之类的城市中心,所谓中山路之类的繁华地段,在人口不断随着居住地的远离,地段论已经在被不断稀释。“人口相对集中”“内部交通出行方便”“内部配套齐全”等多元化区域中心正在许多非城中的楼盘聚集地得以崛起。

距离不再成为买房的障碍,地段不再是买房的唯一标准。没有什么是便利的交通达不到的,如果有,那就让交通更便利一些。

按照规划,呼和浩特要形成稳定的东西轴和南北轴"十"字发展轴线,其中东西轴以"金川组团-城市主中心-东部副中心-白塔组团-东部发展用地"为空间拓展的第一动力轴。南北轴以“铁北片区-城市主中心-南部副中心-南部分总用地”为空间拓展的第二动力轴。

从房企的举动上看,新华大街、如意等地段已经成为房企争抢第一动力轴的香饽饽,城西的伊利现代健康智慧谷也在已经初见雏形。第二动力轴上的毫沁营、锡林路、保全庄等等地段也在积极实现房地产变现。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开发商所做的种种努力,要远远逊色于一条道路的开通”,所以,对行业来讲,交通能够为房地产项目带来巨大的升值空间。城市交通方便程度,也与房地产成正比关系。

呼和浩特建成区面积是26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是2054平方公里,总面积是17224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呼和浩特向外扩张的空间足够,房地产施展的空间足够。

从2013年“北控、东优、南拓、西联”的城市总体规划,到2021年“东融、西联、南通、北开”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呼和浩特在进行城市“摊大饼”的同时,也在细微处雕刻城市的“血脉”畅通。

所以,我们会看到呼和浩特实行人才租购房补贴让人们来,实施重点项目落地给人们找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留住人们。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座城市的房价连番遭遇政策和疫情的打击,房价虽降,却没有形成一泻千里。

今年,呼和浩特将打通31条“断头路”,75条新续建道路,6条高架桥工程,加快构建“四环八横八纵”城市路网体系,届时呼和浩特“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局部微循环”的道路交通体系将形成。

“要想富,先修路”。呼和浩特之外,呼包鄂乌的朋友圈联系得更加紧密;呼和浩特之内,15分钟生活圈的更加便捷。所谓呼和浩特买房地段论,也由此被被推翻,呼和浩特的房地产业在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行情!

最后要说一句话,行情可以独立,但是,房价就不要独立了。毕竟,已在潮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房”为鉴可以看未来。用另外一个角度解析呼和浩特楼市,关注铁口断房,关注呼和浩特房地产发展脉络。以事实断房产,欢迎老铁们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

0 阅读:178

内蒙古大牌

简介:大牌驾到!真品,臻品 推荐内蒙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