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植入芯片,人工智能与人类“共生”是福是祸?

星海月浅浅 2024-06-18 12:45:40

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最近看过一个视频,他讲到以后的世界不会再有手机,而是通过芯片植入大脑,与人沟通。

这种方式,在科幻片里面见过,当时我就想,几十年或者百年后,我们的世界科技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不是不可能。

昨晚,又看到了一条消息,同样是讲述芯片植入大脑的事。马斯克认为,将来的世界,手机会被人脑芯片取代。

据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经开始进行试验,将芯片植入四肢瘫痪的试验参与者大脑,通过大脑的芯片,试验者可以通过神经,链接到另一端的电脑,进行操控。目前技术还不成熟,但该公司已经计划,到2030年,将会为超过2万人接入芯片。

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今的网络时代,大家都叫喊着没有隐私可言,手机信息随时被入侵。

前一刻才和朋友讨论过的问题,下一刻,手机上各个APP就给你推送相关信息,真的是令人触目惊心。

我在想,植入芯片之后,人们与人工智能“共生”,确实是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人类通过芯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信息,世界将不再有文盲,每一个人都聪明绝顶,沟通随时可进行……

畅想是好的,可是那时候,人还是自己吗?

我们能够通过芯片获取便利的时候,是否也将自己交到了别人手上?芯片的制造者,或者某些入侵者,是否能够设置隐形程序,随时可以通过芯片,监控人类?

这确实是一个最致命的安全隐患,把芯片植入大脑,跟一个机器人有什么差别呢?

我一直不希望自己会经历那个时代。如今的时代,网络信息对人的影响,已经出现很多问题。

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不带钥匙,却不能没有手机。在家也不能没有手机,因为很多人没有手机,不看手机,心灵已经无处安放。

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地球,身上只能带一件东西,你要去的那个地方能充电,也有网络,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一部手机。

今天的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我们。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每个人都可以支持他人的言论。人们忙着发表观点,忙着支持别人,常忘了自己已经停留在某一处,很久很久。

这已经是一个遗失自我的时代。

将来,如果芯片植入大脑,人们基本不用思考。大脑是否就会退化?老年痴呆症是否会更加年轻化?

那个时代,孩子是否一出生就被植入芯片,没有经过自然成长的大脑,那个脑子还正常吗?就算限制了植入芯片的年龄,孩子们是不是知道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从此不再认真学习了?

但是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怎么去平衡,就显得非常重要。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许最重要的,是保护好人类的创造天性,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

罗振宇在《阅读的方法》里面提到一个故事。

《精进》的作者叫采铜,他带着儿子去南京玩,指着紫峰大厦问这栋楼高不高。儿子指指点点,告诉他说,这栋楼86层。采铜反思自己,他为什么只知道这栋楼的名字,就觉得满足了,从没认真去观察过?

采铜说:“某种程度上,是我脑中纷纷攘攘的知识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观察……而我惶恐的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儿子那喜爱发现的头脑会不会重蹈我们成年人的覆辙,最终变成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呢?”

“概念和观念的容器”,这话说得很真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求甚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的大脑不就是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吗?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会筛选信息,就会被信息所淹没,沦为一个信息容器。人们的思想已经被概念化以及固定化,科技的发展,无意中就扼杀了人类创造的天性和思考的能力。

当然,科技的发展,到底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能阻止科技的发展,但我们应该理性地选择和使用科技,理性地衡量需求。

Neuralink曾表示,这项技术能为某些疾病治疗铺平道路,到底是否能实现,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如果科技能够为失明的人提供光明,能为聋哑的人搭建沟通的桥梁,能为瘫痪的人提供自理的能力……那么科技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人类的福音呢?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