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不买房,10年后会“庆幸”还是“后悔”?国家报告近乎明示

慧眼观房产 2024-03-08 14:26:48

如果时光倒流至10年前(2014年),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买房,然后在2021年6月份卖掉,全国房价均价从6324元/平方米上涨至10485元/平方米,上涨81.6%,闭着眼睛买房都不会亏。

之所以房价上涨如此之快,与当时楼市所处的大环境有关:

一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2019年PSL叠加专项债,有4.6万亿元资金流入棚改,高峰时期,货币化安置比例超过67%,相当于给棚户区居民定向撒钱,这些钱最终又通过买房流入房地产市场,造成原本供过于求的房地产市场转变为供大于求,房价快速上涨。

二是国家放宽了购房政策,提高了购房杠杆。2014年9月份之前,全国住房限购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5个城市未取消限购,其余城市全部取消限购,与此同时,降首付比例、调整二套房认定标准、下调房贷利率、加大支持房企融资力度等政策密集出台,至此以后,买房需求高涨。

可以看出,10年前的房地产,依靠棚改和政策调控,房价实现快速上涨,最近三年,楼市大环境又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从2021年开始,我国对楼市的调控就呈现出收紧到放松趋势。

2021年: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随后降息如约而至,然而这次只是试探性降息,毕竟上一年楼市还很火热,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超过17亿平方米,这次降息,资金并没有大量流入房地产,缘于“三道红线”对其进行了拦截,就像炎热夏天的一场暴雨,只可惜房地产在雨伞下面,并没有得到灌溉。

2022年:由于上一年(2021年)融资收紧,得不到“资金灌溉”的房企一批又一批宣布暴雷,债务违约的出现,导致商品房销售数据大幅下滑,眼看楼市下行显著,楼市新政接踵而至,诸如降首付、3次降息、四限(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鼓励买房、保交楼、房企债务展期、“三支箭”齐射、重申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等密集出现,年关收尾时,楼市复苏依旧一般。

2023年:由于上一年(2022年)救楼市失败,于是又加大了楼市调控力度:

(1)二套房认定标准,从“认房又认贷”调整为“认贷不认房”,相当于名下有两套房的,只要还完贷款,第三套房可以继续贷款;

(2)核心城市(南京、合肥、济南、青岛等14个城市)全面取消限购;

(3)福州、合肥等30个城市放宽限售条件;

(4)鼓励以旧换新,鼓励购房者卖掉老房子置换新房子;

(5)降准和降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增加改善购房需求;

(6)下调首付比例,一线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统一下调至30%,部分二线城市下调至25%,其余大部分城市首付比例下调至20%;

(7)推出房子拆迁房票安置政策。

可以看出,对房地产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每年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在10亿-12亿平方米徘徊,对此,高盛预测我国楼市会呈现L型趋势,我国房地产会逐渐软着陆,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房地产会V型反弹,财经“专家”孟晓苏认为,我国房地产还远没有到顶,原因在于美国房地产有248年历史,有跌也有涨,最近12年就在上涨,日本在90年代楼市泡沫破灭后,最近5年房价也出现了上涨,涨幅达到35%,房地产不可能就此倒下。

对于孟晓苏的观点,笔者还是有一些赞同的理解,毕竟我国房地产不是像新加坡那样完全由国家主导的市场,房子的金融性还是会周期性存在,房价如葱价只会发生在天灾人祸这种特定情况下,比如地震、战争等,真到那时,不仅房子不值钱,除了生命,其他身外之物都会变得不再重要。

最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两会)在上,国家报告(2024年房地产工作报告)近乎明示:

一、房地产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二、对房地产支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三、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

四、稳步实施城市更新,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五、优化房地产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从“两会”对2024年房地产工作安排来看,并没有过多突出的亮点来改变楼市现状,都是在平稳地推动城市更新、城镇化建设,常态化的强调防控风险、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称得上新工作的也就是“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和“城中村改造”了,老生常谈的房地产发展方向,基本定调了未来10年房地产动向,在笔者看来,今年“两会”关于房地产的工作安排,除了稳楼市,还有温养房地产新市场的倾向。

稳楼市方面

防止楼市出现大起大落,政策上,既不会过于倾向于刺激楼市,也不会放任楼市下行不管不问,不对楼市搞大水漫灌,也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失去信心,所以融资方面针对的是房企项目,由银行来担起“保交楼”任务,稳住新房市场避免继续下行。

温养房地产新市场

一是要构建“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新房地产体系,住房供应主体一分为二,房企领着商品房向前冲,国家用保障性住房兜底,目的十分明确,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是要推动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告一段落,十四五期间的老旧小区改造也即将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城中村改造,不同周期在不同板块推动城市更新。

这些看似常态化的房地产工作,其实是在为下一个房地产周期做准备。三胎政策已经放开,随着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出台,接下来人口不排除由“负”转“正”,未来20年,逐渐长大后的新生儿还会有购房需求,加上住房品质在不断升级,城市往边缘扩展,20年后或许又是另一番面貌,很现实的现象: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买房,主要还是考虑电梯房,基本不会考虑20年之前的步梯房,那么20年之后呢?随着电梯房变得老旧、设施设备陈旧,那些容积率、没有小区绿化、居住密度大、总层数达到30层的电梯房,或许就不再受欢迎了,简单的喜新厌旧现象,同样适用于房地产。

再者,目前经济压力较大,缘于出口受阻和消费信心不足,一旦国际局势稳定下来,国家又能够专心支持经济发展。不必再分担过多精力到“维和”和“防范”时,出口贸易或许就会成为经济复苏的火花石,到那时,经济通货膨胀会让楼市自动复苏。

当然,在笔者看来,未来10年时间内,我国房地产应该翻不出大风浪了,首先是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逆转,如果能逆转,早在2022年或2023年就已经逆转,国家貌似也逐渐接受了房地产软着陆事实,明确表示不会依靠刺激房地产来带动经济发展;其次是新的购房需求还在成长,该买房的家庭基本都不缺房子,买不起房子的人群也由国家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了兜底,购房需求的释放大致是循序渐进,而非“爆发式”释放;最后是国家对房价定调是稳,未来的楼市政策或许会较多,但是底线始终如一,也就是不能让房地产发生金融风险。

这样一来,房价全面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基本归零,在人口流动作用下,那些人口流入型城市房价还有小幅上涨空间,但是那些人口流出型城市,或许就要提前做好房地产继续下行准备了。

2 阅读:1559
评论列表
  • 2024-03-08 18:45

    反正买不起无所谓

  • 2024-03-08 23:10

    关键是能不能把拖欠各企业的账款还了,让企业生存下去有利润,职工才能发工资,能不能让大家挣到钱,否则没钱,即使房子降价也买不起呀

慧眼观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