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与世界和解,看看古代那些有道德洁癖的人,其实活得很累

好哥聊历史 2023-09-22 09:24:04

道德洁癖是指在道德上面极端苛刻,不承认人的基本的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在道德上不允许有一点的“不道德”,不然的话就反应过度,甚至反目成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这句话非常适合形容有道德洁癖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会去轻易践踏它,但在这个大千世界当中,他们活得很累,不会随波逐流,也不被外界所接受。看看中国古代,那些有道德洁癖的人吧。

一、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

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拦住军队,训斥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于是开始绝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但伯夷叔齐拒绝的周朝,以八百年的延续成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一部分。特别是周康王继位后,继续了父亲周成王时期的国策,他仁政演绎,爱民如子,实行“受田于民”的政策,赈济了贫困百姓。在康王的治理下,西周的政局稳定,人民和睦,四方之地,外族纷纷来朝,天下安定,这段安乐之治长达40余年,被后人称之为“成康之治”。

二、王绩——贞观盛世里的不合作者

王绩出身于一个并不显达的官宦之家。少年时代是在隋朝度过,作为官宦子弟,王绩和所有同辈一样,读书求学,积累知识;出外拜谒权贵,积累人脉。十五岁,王绩西游长安,拜谒了当时权倾朝野的皇室元老杨素,以聪慧的谈吐、过人的才识、机智的应变能力赢得赏识,从此走上了开挂的道路。

隋朝大业元年,王绩举孝廉高第,授职秘书正字,但福兮祸所依,他的悲剧人生也开始了。做官才不久,王绩就见识了官场的黑暗,他不屑于同流合污。他称自己生病,当时正值隋朝末年,朝廷顾不上他,于是把他打发他到扬州做个小官。这真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因为扬州,很快因为隋炀帝的到来,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王绩在扬州每日里只管饮酒,不问公务,看到同僚嫉妒自己,便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应对。而此时的天下一日乱似一日,王绩留下病假条,也不管上级领导批不批准,回到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避祸。

大唐初建,当务之急便是妥善安置隋朝旧官,作为前朝旧臣,王绩自然也在被征之列,得了个门下省待诏的职位。年号从武德步入贞观,皇帝由李渊换作了李世民。虽然后世知晓这位太宗皇帝即将开创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盛世,以雄才伟略成为一代英主。

然而当时的人很少能有这样的先知先觉,在当时的唐人看来,这位新君刚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弑兄弟逼父亲退位,而且他在灭掉亲兄弟李元吉的满门,将后者的全部家资赐给了政变第一功臣尉迟敬德之后,竟然还将元吉的爱妃收入自己的后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最核心的政治纲领,这样的帝王,又怎可以作为天下人的道德表率?当然大部分人不会多想,完成工作,加官晋爵就好,而王绩不同,他深受儒家义理影响,性格执拗天真,不耻于在这样一位帝王手里赚取俸禄。

王绩于是开始了一生之中的第三次称病辞官,重返故乡,做回隐士。王家毕竟是当地大族,隐居的家底还是有的。之后哪怕是当地最高长官亲自来访,他也避而不见,以不合作的姿态表现出对大唐王朝的轻蔑。倘若王绩知道千年后贞观之治赢得了非凡的荣誉,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同,没人在意领袖的私德,只在意他是否开创了一番丰功伟业,恐怕会肠子都悔青了吧?

三、海瑞——一个封建时代的道德符号系

第三个有道德洁癖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瑞了,他以清廉之名至此名扬天下。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士大夫的道德标杆的呢?

海瑞的处事和海母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海瑞年幼时期,海母就让他读 《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让海瑞的童年里没有同龄孩子所应该有的游戏,只要海瑞想偷偷玩耍,海母必然“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这让海瑞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一生刻板。

海瑞5岁的女儿,饥饿之时接受了一个男仆人给予的一块饼,恰巧被父亲海瑞看见了。他破口骂道:“一个好女子怎能随便地接受男人的东西呢?只有你饿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儿!”在此番羞辱之下,小女孩竟然绝食七天,直至死去。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时任户部主事的海瑞,因为上书直斥皇帝而被下狱。当时,满朝文武多认为独揽朝纲的皇帝不会放过他,必杀之而后快。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不敢说话。只有当时担任户部司务的何以尚,上书直言请求放免海瑞。嘉靖的恼火可想而知。何以尚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嘉靖先是下旨先将他杖了一百下,之后关进了镇抚司狱,并命昼夜用刑。幸好嘉靖死在了何以尚,否则何以尚可能为海瑞搭上了性命。

何以尚对海瑞如此的够意思,海瑞是不是应该善待何以尚呢?并没有!万历十四年(1586年),海瑞出任南京右都御史,何以尚以部郎的身份前去拜见,令他没想到的是海瑞竟将他的座位设在了靠边的角落里。受到冷落的何以尚非常气愤,当即离去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海瑞至此,朋友更少了,几乎没有一人。

有道德洁癖的人,虽然品德高尚之人,但是,他们的做法和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却没有一点用处。这些人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从来没有提出过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治主张。

他们只是在空谈仁义道德,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气节虽然重要,但是,只有气节,只靠仁义,不仅吃不饱肚子,活不下去,也没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政治主张,更没有办法救国救民,改变社会现状。所以,凡事都要懂得变通,这才是生存之道。有道德洁癖的人,纵使他们有再多的才华,也消失在了空想之中。

1 阅读:262
评论列表
  • 2023-09-22 22:06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人都知道扶摔倒的老头,可能招祸,可还是有人去做,有些人知道见义勇为有风险,也有人去做,无情的社会也需要这些道德正义的标杆,虽然傻,但值得佩服

  • 2023-09-22 17:13

    穷则思变,变则通~[得瑟]

  • 2023-09-22 21:36

    海瑞不是你说的那样不堪,他治理地方也有一套,胡说八道

好哥聊历史

简介:聊聊历史,寻找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