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熬的时候快过去了,7月马上到了,希望一切都好起来

东山再临 2024-06-21 18:29:38

原创 青城桢楠 叶檀财经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活着。

文/青城桢楠

知道很一般,真的公布,还是让心很痛。

(图源:pixabay)

6月14日,A股收盘之后,央行终于公布了5月金融数据。以往13号之前公布,5月份的“推送”时间较晚。通常,数据好,对外公布的时间很可能早一点,越往后可能越不好看。

5月份数据给市场淋了一场透透的大雨,主要金融数据如下:

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0692亿元,M2同比7.0%,M1同比-4.2%。上述几个数据,没有一个符合预期,个别数据甚至很不如预期。

6月13日,也就是央行发数据之前一天,路透中国曾向20家机构发调查问卷。结果是,构预计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55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2000亿元。

财新也在两天前对15家机构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

经济学家对2024年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均值为1.37万亿元;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预测均值为2.1万亿元;M2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7.4%;M1同比增速料为-1%;

从人民币贷款到社会融资,从M2到M1,都与机构预期有区别。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M1差距有点大。

M1不忍直视的原因,

居民调整心态,不吃大肉

新增贷款9500亿元,比最差的预测都低了3000亿,原因何在?

首先是住户部门没太多贷款欲望,活着不错,不吃大肉。

5月份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仅757亿元,和去年比少了2915亿。在这757亿里,短期贷款有243亿元、和2023年比少增1745亿元;中长期贷款514亿元,同比少增1170亿元。

2024年5月份,也就是517新政落地的这一个月,和买房关系最紧密的中长期贷款,是最近几年来最低的,能感受到楼市愁云未散。

(图源:pixabay)

M1的情况更严峻。据央行数据,2024年5月,M1是-4.2%,这是有史以来最弱。下面这张图显示,从1999年至今M1为负的情况,除了现在,只有2022年1月份疫情特殊情况下出现过。

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央行把“钱”分为几个层次,M0、M1、M2(还有M3)等等,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则是M0+活性最强的货币形式,比如企业活期存款。

2023年11月,国信证券王剑撰文指出,消失的M1不是空转,是不转。

王剑分析当时的形势,这些钱注入实体,最终总在存在某人的存款账户、投资账户或手持现金中的,不能凭空消失。最后这些的存放位置,主要是个人存款。1-4月注入实体的14万亿元资金,其中8.7万亿是形成个人存款的。其中,9.9万亿元还是定期存款,说明活期存款是下降的。

这事就意味深长了。通常,个人通过消费、投资的形式,存款又会转移给企业,存款回流企业,但现在不回流,M1和M2保比例不合理。

2023年M2与M1的偏差,主因不是“空转”(空转当然肯定存在),而是“不转”:个人拿到钱,不再消费投资。2024年还有手工补息等原因。

金融数据公布当天,为了安抚市场情绪,上证报采访专业人士,对M1增速做出解释。

在这篇报道中,专家解释认为M1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问题。随着金融深化推进和支付便利性提高,很多应该纳入M1的口径没有被纳入,导致M1偏低,比如现金管理类产品、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居民活期存款等三类。

如果这三类被纳入M1,5月M1增速预计至少可拉高2个百分点左右。

近期几乎所有主流分析机构都有专文,探讨全球M1口径差异,大多认为,中国是目前少有的,在M1里没有纳入个人活期存款的国家,如果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1走势会好一些。

即便把个人活期等纳入进来,也就提高两个百分点,还是负2%,仍然历史最低。

中国金融体系数字化改革和支付上的便利化程度不是一两天了,如果预期未来会影响到M1等统计口径,可能两年前就应该调整。

在一个尴尬的时间点修改统计口径,本身就尴尬,反而会丧失数据的严肃性。现在的办法是刺激消费,呵护企业, 鼓励生产。

M1和楼市股市相关

从历史走势看,M1和楼市股市关系密切,往往M1或者M1-M2增速走强,楼市和股市表现就好。

下面这张图是平安证券总结的M1增速和楼市销售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走势变化相对一致。

逻辑上说,居民买房就要动用到自己手里的储蓄存款,把存款交给开发商,意味着钱变成了企业的活期存款,M1就会增长。M1增速可以说对应着楼市增速。

股市和M1的关系也很密切,不过要结合M2。

在股市里,M1-M2增速差,往往和股市走势有强对应关系。

逻辑很容易懂,市场行情好,人们把存款从定期变为活期,时刻准备交易,人们更愿意投资、消费,而不是储备过冬。

(图源:pixabay)

幸福的家庭是类似的,好消息不需要理由,只有数据不好才要找原因。

为什么提前还贷,

存入银行拿如此低的利息?

楼市年初提前还贷潮过去没多久,又开始了。

据财联社6月14日报道,伴随楼市新政在各地落地,居民提前还贷行为也持续引发讨论。此前有数据统计显示,提前还贷潮自2024年2月以来持续发酵,4月达到历史高位。

财联社所说的统计数据,源于国泰君安6月6日的报告。

根据国泰君安研报,自2024年2月以来,居民早偿率(指贷款人在规定的借款期限内提前还款的比率)加速上行,4月达到37%的历史高位,反映居民提前还贷行为明显增多。

上面这张图中,早偿率是浅蓝色的线,越往下早偿率越高,对应人们提前还款的意愿越强烈。

历史上,超过25%的,一共有三次,一次是2009年,一次是疫情,还有一次就是现在。4月37%的早偿率,是历史性高位。

原因是利率不断走低,高收益产品越来越少,相比之下,手里的房贷越来越不划算。不想再负债,不想再狼狈,只想图个安稳,保个平安。

另一面是,住户存款越来越多,类存款资产越来越火。我们写过很多次,国债被疯抢,大额存档被秒光,存贷款的变化,反映了每个升斗小民的心态变化汇聚成十几亿人的样子。

6月1日,《财新周刊》有篇文章说,曾经日本股市长期疲软,即便存款利率为0,人们还是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

据日本总务省的调查显示,2022年日本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为1900万日元(约合95万元人民币),其中只有15.5%为股票,54%是放在银行没有利息的存款。

如果股市楼市没起色,我们存款日本化不是不可能。

近期,不少人呼吁央行大幅降息或降准。且不说能不能刺激起来,能不能降本身都是问题。

6月14日,在上证报请专家解释M1为何负的同一篇文章里,还提到降息,专家说:

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内部方面,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外部方面,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中美利差倒挂许久,汇率贬值压力一直很大,美联储迟迟不降息,让人民币降息如鲠在喉。

(图源:pixabay)

银行也叫苦了,这个最具风险抵御能力的群体,日子不好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3 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 1.69%,环比下降4BP,历史上首次跌破1.7%。净息差同比下降22BP,创行业息差降幅四年之最。

历史记录是用来打破的,2024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继续走低。

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4%。

原以为,银行净息差历史新低,会产生超出想象的结果。可看了银行的相关利润表现,这样的担忧纯属多余。

6月13日,在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里,统计了2018年到2023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变化。

结果是,58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0%,银行利息净收入仍然保持在历史高位。和2021年楼市巅峰期,差不了多少。

2024年一季度,据新浪财经统计,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3%、-0.61%。微微微下降,比绝大多数行业稳定太多了。

如果银行都叫苦,谁能不苦呢?

茅台、牛羊肉,这是消费端最后的倔强

怎么刺激消费?

拼多多崛起,是消费序列不断下调的结果,放眼望去,整个消费一点一点的“下落”,从最空心的到最坚实的,越是坚挺的消费,越晚受到影响。

(图源:pixabay)

最近,关于消费,有两件事情不断发酵。一是牛羊肉价格大幅下滑,二是茅台价格不再坚挺。

仔细想想,茅台和牛羊肉也许是一体的,他们是中国消费传导的最后环节,是中国消费最后的倔强。

茅台过去消费需求旺盛,旺盛到产生了金融属性。金融属性,某种意义上是消费需求过于旺盛的一种超额补偿。

6月14日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散装53度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格已跌至2230元/瓶。据《经济观察报》6月16日报道,在北京部分典当行,飞天茅台典当金额已经触及1499元/瓶,且需要支付利息。

茅台的金融水分正在快速蒸发,迅速回归消费品本质。

渠道商、黄牛、投资者、收藏者,财富蒸发。根据天风证券此前分析,近几年茅台酒投资囤货成本在2300元-2400元/瓶,只要批价不低于上述囤货成本,就不会有额外的风险。

雪球用户枫叶资本这两天分享了一个报告,测算茅台价格下跌对渠道的潜在损失。结果如下:

这两天,有关茅台的消息仍然非常多,希望不是真的。

牛羊肉大幅下跌的消息为什么和茅台几乎同一时间出现?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中高端消费群体进一步节衣缩食,控制消费。

这可能并非巧合。在汽车领域,BBA、林肯、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价格几乎在同一时间跳水,除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以外,难道不是需求结构的一种映射吗?

在如今的环境下,降价未必能有效刺激需求,但价格不降,需求将义无反顾地消失。

或许,如今的价格,不关乎价值,它变成一种信号,一种情绪,一种内在的真实。

7月快到了,希望一切可以好起来。

(图源:pixabay)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0 阅读:0

东山再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