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坦言:败逃台湾无悔,此生最大不甘,是听了斯大林的话

强强谈历史 2024-06-05 20:16: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73年,晚年的蒋介石躺在床上,回首过往。

往事一幕幕从脑海中划过,他的脸也从平静逐渐变得愤懑。

国家最终的执政党,蒋介石终是接受了,大概也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举措有误。

但一想到那件事,他还是久久无法释怀。

那就是,他曾经听信了斯大林的一句话,最终致使我国领土不完整。

这件事,是他的遗憾与不甘,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与不甘。

阴谋的开始

事情的开始,要追溯到元朝。

当时,忽必烈的铁骑统一整个蒙古高原,又南下征服南宋,至此,中国版图空前扩张。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蒙古就成了我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但可能也是因为天高皇帝远,中央政权对蒙古的管制一直不怎么样,可以说是很松散。

外蒙古的统治者就想着独立,但是时机不成熟。

到后来,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自顾不暇,外蒙古统治者认为自己的独立时机已到,分离倾向渐渐冒头。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

可没想到,这一声枪响,也让外蒙古的贵族和喇嘛闻到了机会,趁机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

然而,这时的外蒙古,本质上只是沙俄的殖民地。

1915年6月,袁世凯政府采用强硬手段,收回外蒙古。

可是到了1919年8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再一次驻军外蒙,宣布外蒙古独立的合法性。

这次,我国政府坚决维护领土的完整性,绝不承认外蒙古的合法性,中苏关系彻底恶化。

当时的蒋介石还是孙中山的随从,只是跟随着政府去处理这件事,并不知,自己的一生将会与这片土地交织在一起。

那时的蒋介石,还是个年轻的革命家。

他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对国家未来的清晰愿景,也因此赢得了党内外的广泛尊重。

他深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立志要推翻满清,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现代国家。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承担起了领导国民党的重任。

就在他上任前,中苏政府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表示尊重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外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就在1924年11月26日 ,苏联政府再次支持外蒙古成立。

蒋介石一上任,就面临着巨大难题——苏联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蒋介石严词拒绝,中苏关系继续恶化。

对于当时的蒋介石来说,国内的情况也并不是很理想。

当时,共产党也正在萌芽阶段,两党在政治理念、经济政策以及对中国未来的设想上存在根本的差异。

共产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而国民党则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随着矛盾的激化,两党之间的合作最终破裂,内战的阴影开始笼罩中国,蒋介石根本顾不上与苏联交涉。

外蒙古问题悬而未解。

帮你是有条件的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面对外敌的入侵,蒋介石意识到,单凭中国自身的力量难以抵御日本的侵略。

于是不得不调整其内外政策,开始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援。

很快,蒋介石在心中检索到了救星——苏联。

他认为,苏联是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拥有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一旦帮忙,即可快速压制日本军队,从而解救中国。

然而,还没等蒋介石搬到救兵,日本人又发动了再次发动战争。

1937年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淞沪会战开始。

蒋介石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时,感觉力不从心,赶忙向斯大林求助。

可是,斯大林并没有答应。

他说,苏联肯定会帮助中国,帮助国民政府,需要多少飞机,我就给你多少飞机,但是我不能出兵。

也就是嘴上说着好好好,帮助你,但始终没有动作。

没有得到任何助力的蒋介石输了,很快,上海、南京沦陷,大部分国土丧失。

蒋介石再次寻求苏联帮助。

斯大林再次拒绝:

如果苏联出兵,那么中国将会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有可能很多国家就不会再支持中国,反而支持日本。

1938年,二战进入胶着状态,美英等大国在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下节节败退,只有苏联置身事外。

然而,此时的斯大林又做了一件让蒋介石头疼的事情——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存在。

之后,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事再次告急,蒋介石求助,斯大林仍然不为所动。

蒋介石也想明白了,想要寻求这厮的帮助,大概率是不可能了。

便与苏联签订了借款条约,拿着那钱来购买苏联制造的军用物资。

接下来的时间,蒋介石继续攻打日军。

时间一晃来到1944年,本妄想用4个月时间拿下中国的日本人,发现自己花了7年还没成功,恼羞成怒,发动“一号作战”计划。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国民党军队接连失地。

无奈之下,蒋介石跑去寻求美国帮助,美国看到自己寄希望打败日本的军队接连败退,也坐不住了,去寻求苏联帮助。

美国认为,美国去攻占日本并不明智,因为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若是出兵,日本也有胜算。

但若是苏联出兵,一定可以牵制日本,帮中国打败日军。

压力给到了苏联,而这时候的斯大林已经揣测到了美国的意图,也趁机说出自己的意图:“想让我出兵也可以,但是中国药答应我一个条件,那就是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合法性。”

美国才不会管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很快,便召集3个超级大国——美苏英,就对日作战问题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且签订《雅尔塔协定》。

协议规定,外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可笑的是,明明涉及了中国的主权问题,但中国却没有参与。

是阳谋,你也得听

蒋介石在仔细研读《雅尔塔协定》后,感到极度震惊,他认为这份协定可能会将中华民族推向深渊。

他明白斯大林出兵援助中国不会是无条件的,但斯大林提出的要求外蒙古独立,却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尽管如此,蒋介石仍然坚持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立场。

他决定在其他条件上作出妥协,希望将外蒙古问题暂时搁置,但斯大林坚决反对。

斯大林声称,《雅尔塔协定》中的“外蒙古现状”实际上意味着外蒙古的独立,他认为外蒙古人民渴望独立,而中国割让外蒙古对其自身也是有利的。

此外,斯大林还联合美国和英国共同对我国施压,迫使民国政府让步。

中国谈判团团长宋子文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中国不能放弃任何领土。

如果外蒙古独立,将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反对,国民政府可能会失去民心,甚至垮台。

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各执一词,谈判陷入了僵局。

第三次会谈上,宋子文强调,《雅尔塔协定》中的“现状”是指外蒙古保持自己的军队和外交自主权,苏军可以进驻,但绝不允许外蒙古独立。

斯大林则毫不退让,坚称“现状”就是外蒙古的独立,如果外蒙古不独立,苏联军队进入外蒙古就如同侵犯中国领土,未来可能引发冲突。

蒋介石在这一棘手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他向外交部长王世杰寻求意见。

王世杰建议,在不损失领土主权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解决东北问题,战后可以通过外蒙古人民的自愿投票来宣布其独立,因为外蒙古实际上已经脱离中国管辖二十余年。

最终,蒋介石接受了王世杰的建议,以外蒙古独立作为条件,提出了确保东北和新疆领土统一、领土主权和行政权完整等条件。

在第四轮会谈中,宋子文提出了这些条件,苏联原则上接受了,斯大林也同意外蒙古独立由中国单独宣告。

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外蒙古边界以现有边疆为界,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世杰发布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

这一协议达成后,美苏两国都加入了对日本的讨伐。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8月8日,斯大林迅速对日本宣战,苏联红军兵分四路直插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短短时间歼灭67万敌军。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苏的加入大大缩短了抗日战争进程,但这一代价却是用15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代价换来的......

二战结束后,虽然中国是战胜国,但却并没有赢,最大的赢家反而是苏联。

斯大林不费一兵一卒,便将中国版图上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分裂出去。

苏联控制外蒙古,既可牵制我国,保障远东地区安全,又可以在亚欧大陆占据有利战略位置。

反观蒋介石,抗日战争后又发动内战,4年后逃亡台湾,成了一名败者。

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蒋介石还是很在意中国领土的完整性。

晚年,蒋介石在台湾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依旧对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始终耿耿于怀。

当时,为了获得苏联的军事援助,接受了损害国家领土完整的条件,成为他此生最大的不甘和遗憾。

也再次证明了,唯有自强,方可自救。

你弱的时候,身边都是坏人。

人如是,民族亦如是。

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评论转发。

1 阅读:915
评论列表
  • 2024-06-27 23:58

    蒋介石千古罪人![好生气]

强强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