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诡异魂塔,镇压着238块中国灵石,被右翼遮掩多年,拒不拆除

翻检历史 2024-03-02 20:05:37

对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日本从未进行彻底反省,每隔一段时间,其右翼势力就各种“作妖”,试图洗白当年的侵略行为。

他们甚至还保留了很多充斥着军国主义元素的建筑,对其视若珍宝。

比如日本宫崎县矗立着一座神秘的镇魂塔,它的背后凝聚着亚洲各国人民的血与泪。

如此邪恶的建筑在战后被日本政府以“和平之塔”的名义进行伪装,直到上世纪90年代,真相才被公之于众。

据悉,这座镇魂塔里压着包括泰山石在内的238块中国各色灵石,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它至今仍未被拆除。

诡异镇魂塔的真实面目

日本九州岛宫崎县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高达36.4米的神秘镇魂塔,它一度被誉为“日本第一高塔”。

这座镇魂塔是当地的著名景观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一度在亚洲地区颇有名望。

镇魂塔由形色各异的石料筑就而成,整体色调以黑灰为主,颇有一种神秘肃杀的感觉,甚至还隐隐透着几分邪异。

就是这样一座邪气凌然的建筑,曾经被冠上了“和平之塔”的美名,大肆吹捧。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当地人视作是“日本反战”的象征,如今看来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上世纪90年代,一群爱好和平的反战人士怀着激动的心情对这座所谓的“和平之塔”进行了仔细的考据。

所谓的“和平之塔”

他们用了很长时间,才了解到这座镇魂塔的真实来历。

得知真相后,这群反战组织成员怒火中烧,在媒体上对日本政府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

原来,这座镇魂塔不仅和“和平”没有半分关系,甚至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象征。

它之所以能完成如此令人作呕的“转变”,从头到尾都是日本政府策划并实施的。

据悉,这座所谓的“和平之塔”在上世纪初曾有个非常正式的名字,它被当时的人“八纮一宇”塔。

这个“八纮一宇”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创造出来的新词,其中“八纮”一词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其含义是指“整个天下”。

而所谓的“八纮一宇”指的是要将全天下都纳入到日本的掌控中,简而言之就是想称霸亚洲乃至整个世界。

这个词最早诞生在19世纪末,一开始只在军部内小范围流行。

但在日本定下侵略朝鲜和中国的计划之后,它迅速流传开来,变得尽人皆知,以这个词命名的石塔显然与和平没有半分关系。

不仅如此,反战组织的工作人员还发现,“八纮一宇”塔的底座是由很多石块拼接而成的,这些石块上刻着很多日本军队的番号。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石块没有一个来自日本本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奇石。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之后,反战人员以此为依据,查找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揭开了这座“八纮一宇”塔的真实面目。

原来它是为纪念“皇纪2600年”而修建的,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被当时的不少日本军人视作“圣地”。

“八纮一宇”塔的修建

所谓的“皇纪2600年”其实是公元1940年,这一年,昭和天皇在他的寿辰之际,举办了大型的庆典。

而日本军部修建“八纮一宇”塔的初衷就是恭贺天皇寿辰,为此,他们特意将这座镇魂塔放在了天皇的家乡——九州岛宫崎县。

据悉,整座塔的修建费用高达1000万日元,在建成之日还邀请了裕仁天皇的弟弟亲笔题字,上书“八纮一宇”四个大字。

不仅如此,设计者还在镇魂塔的背面刻上了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的扩张史,用以彰显天皇这些年取得的功绩。

最开始的时候,相关部门准备采用宫崎县的石料来修建这座镇魂塔,并很快设计好了建筑方案。

不过在镇魂塔开工之前,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提出建议,让前线的士兵收集珍贵的石料,用作“八纮一宇”塔的基底。

这个提议一出,很快就获得了各部门的高度认可。

因为这样做不仅能够彰显日本当时强大的军力,还非常契合“八纮一宇”的主题。

因此,板垣征四郎的提议毫无争议地获得通过,并且第一时间被传到了前线战场。

收到命令后,前线的日本官兵马上开始在战场周围搜寻珍贵材料,并将它们悉心打包运回日本本土。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军部便收集到了超过370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珍贵石料。

据不完全统计,就是因为日本军部的这项命令,当时亚洲各地有很多珍贵的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前线的日本士兵对石料根本就不熟悉,压根不知道要从哪里采集。

故而他们采取了一个相当简单粗暴的手段,破坏战场附近的古建筑,从其中取出一块最珍贵的石料送回日本。

这座塔的修建时间是1940年,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部分日本都分散在对抗中国的前线上。

因此,“八纮一宇”塔基底所用的史料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根据反战组织给出的统计数据,镇魂塔基底所用的370块石料中有238块都来自中国。

塔底的中国石料

其中包含了南京的麒麟石、北京的长城砖石、泰山石、庐山石以及黄鹤楼的地基石等等极为珍稀的石料。

可以这么说,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将中国最著名古建筑中的石料挖了下来,送回了日本。

而这些珍贵的石料随后被彻底镇压在“八纮一宇”塔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见天日。

“八纮一宇”塔修建完毕后,日本天皇对它喜爱非常,还郑重其事地将其印在了当时刊发的钱币上。

这样看来,所谓的“八纮一宇”塔非但与和平无关,它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凝结。

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中国人民那段屈辱的岁月,镇魂塔下压制的不仅仅是几块石料,而是华夏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印记。

当然,“八纮一宇”塔下不仅仅镇压着来自中国的珍贵石料,朝鲜、菲律宾、澳大利亚、秘鲁、新加坡等国家的贵重石料也在其中。

这些石头有的是日本军队从前线建筑中搜刮的,也有一部分是日本移民在海外购买后送回国内的。

日本政府的险恶伪装

据悉,这座镇魂塔当年曾经被日本军部寄予厚望,认为其修建完毕之后,将会庇佑军队,帮助他们实现真正的“八纮一宇”。

然而,令这些人始料不及的是,镇魂塔开始修建后,日军非但没有愈战愈勇,反而开始在亚洲各地遭遇惨败。

更加晦气的是,“八纮一宇”塔修建完成后不久,膨胀的日本海军便发动了珍珠港奇袭,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没过多久,日本便陷入了多线作战的局面,不仅在海上面临美国的狂轰滥炸,在陆地上也被我国军队袭扰地苦不堪言。

至此,烜赫一时的日本法西斯帝国开始走向末路。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正式宣布投降,而美国军队也顺势攻到了日本的本土。

战败之后,美国第一时间着手清理日本的军国主义残留,大量的相关建筑被一一拔除。

但日本政府对“八纮一宇”塔非常重视,为了保住这座所谓的“圣塔”他们使出了各种手段。

据悉,当时日本军部命人第一时间用轻薄的涂料遮住了镇魂塔正面的“八纮一宇”四个大字。

随后,还吩咐当地人为其编造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并将其定名为“和平之塔”。

美国人此前对“八纮一宇”塔完全没有了解,他们最终被日本人的伪装蒙蔽,相信了对方的说辞。

就这样,这座镇魂塔被妥善地保存了下来,日本政府还以它为核心修建了一座公园。

日本政府伪造所谓的“和平之塔”

等到美国人逐渐放松关注后,日本政府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悄悄去掉了伪装,恢复了塔身正面的“八纮一宇”。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意将其塑造成宫崎县的标志性建筑,比如煞费苦心地把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递的第一站设在此处。

更令人愤慨的是,日本各大电视台还为“八纮一宇”塔拍摄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并暗戳戳地将其塑造成“光明和平”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文化作品的输出能力相当强悍,亚洲不少国家的人民在影视剧和动漫的洗脑下相信了他们的鬼话。

真相曝光后,我国的几家民间机构曾经多次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归还来自中国各地的那些珍贵石料。

2015年,南京抗日博物馆还派专人去宫崎县讨要这些石料。但日本方面却顾左右而言他,想尽办法推诿,坚决拒绝归还。

这些人抛出了各种高大上的理由,试图为邪恶变态的镇魂塔披上温情脉脉的外衣,但终究掩饰不了肮脏罪恶的本质。

结语

“八纮一宇”塔的存在体现了一点,日本政府从来都没有对当初在二战中的罪行真心悔过,他们不是“反战”,而是“反战败”。

这样一座有着严重侮辱意义的石塔被日本方面以各种方式强行保护下来,还恬不知耻地冠以“和平”之名,简直是下作至极。它存在一天,就是对每一个被侵略国家人民的伤害。

由此可见,中日民间的对立情绪之所以愈演愈烈,归根结底是日本方面欺人太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的“理中客”还要求国人克制对立情绪,实在是荒唐可笑。

参考:

《别再搜“镇魂井”了,这座“镇魂塔”才真正不能被遗忘》

——澎湃新闻

《日本“和平之塔”的来历》

——光明日报

0 阅读:19

翻检历史

简介: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找有趣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