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郑州,等风来

翠柔评房产 2023-09-05 02:07:03

这场影响麦收的连阴雨,揪紧了一亿河南父老乡亲的心,也淋坏了我郑州楼市的朋友圈:

悲观的情绪加速霉变,肆意滋长。

针对开发商,有小道消息,哪怕是本土几家房企老板放下成见,联合找了上峰,却被告知,短期内没有新的支持政策,更不允许破产。

地产老炮评论时,用了一个极其经典的词:秘不发丧。

我知道,这事儿秦始皇、刘邦、成吉思汗、朱棣死后都出现过,但没想到竟然出现在郑州楼市里面!

郑在说房1群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

穷庙富和尚我们认了,但好歹不能拆庙啊!

郑在说房11群的粉丝朋友,看到这个消息后,私下和我聊天极其不淡定了。

大环境不好,还能理解,让我掏钱与你共克时艰,但现在你却想自己跑路啊!

手里有房子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根据某中介平台二手房数据,郑州4月底二手房挂牌梳理130062套,5月底132862套,刚好新增2800套。

这让我非常担心,二手房因为恐慌性出逃引发价格踩踏。

原来200万的房子,有人160万卖了,但再后来的人为了成交,可能只能卖130万,甚至更低,因为他担心再后来价格更低。

我在郑州的第一套房子在二七区,2015年买的时候单价8003.42元,买下来总价71万,后来最高点超过150万,而现在的成交价是95万。

你说赚了还是赔了?

几位好朋友埋怨,之前他们提醒我出手,现在再卖的话只能全身而退。

郑在说房6群的朋友发来消息,说正弘中央公园的二手房,价格腰斩了!

这在主城区比比皆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某中介平台,看100平上下的普通房源,降价记录看的人胆战心惊。

中国人向来买涨不买跌,你越跌他观望情绪越重。

一个佐证,这两年来发海报说自己卖得好的开发商,5月份之后也不吭声了。原因你懂的。

我非常担心,无论是开发商再爆雷,还是二手房价格恐慌性践踏,最终结果都有可能带来郑州楼市的崩盘。

然而,郑州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持续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替开发商找钱、卖房找工人,甚至还要以各种名义发放买房补贴,你还想让咋滴?

至于开发商,也是把能做的都做了:

之前的优化也不优化了,直接裁员,而且是一轮又一轮;能卖掉的资产,都去卖了,包括股权;能够用得上的政策,都要用上——即便是前期拿到未开发的土地,也卖了,而且卖了之后只能进入专管账户保交楼!

如果这样再没钱,你说能怎么办?

有人说之前卖的钱呢?我承认,快周转的年代,开发商挪用到别的项目搞开发了,但眼下更为主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个,而是像卖房人一样:

资产负债表缩表。

简单来说,你买一套100万的房子,交了30万首付,贷款70万,但三年之后房价下跌,总房款只值60万,而你还三年的房贷基本上都是利息,那银行就让你补钱!

你觉得很亏,首付赔进去了,白还了三年房贷,还要给银行钱,你会怎么办?

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缩表,资产血亏近乎腰斩,但相对应的债务却没有变。

说开发商和买房人是一样的,买房人买的是房子,开发商买的是开发用地!

同样的道理,你现在不买房了,开发商也不买地了,领导很愁!

至于建筑商,比开发商还发愁。

我所知道的,唯一不发愁的就是银行了。

然而,之前一轮又一轮的调控政策,本质上是要出化解融风险,什么金融风险?其实就是债务,买房人的债,开发商的债,地方政府的债,等等。

那现在债务化解的怎么样了?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已经回调,牛夫人又走在成为小甜甜的路上。更关键的是:

郑州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楼市只是经济的一个方面。

至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我不多说。

从楼市到宏观经济,从郑州到整个中国,我都有一种感觉:

针对房地产行业以及买房人,都在进行极限测试。

从郑州楼市中来看,无论是头部的几家本土开发商,还是买房人,都已经接近极限。

然而,政策的出台,绝对不是一拍脑袋,也不是我这样啪啪一篇文章,而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是掌握全面信息情况下,充分考量各种要素,充满智慧和博弈的结果。

现在没有出台,只是时机还没到,但各种苗头已经出现!

就像开头提到提到的收麦,之前真是让人愁得揪心,但根据“河南发布”消息,目前我省已收获小麦4410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1.7%。

因此,无论宏观经济,还是郑州楼市,以及我们个人,不应过度焦虑,而是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前提下:

相约郑州,等风来。

0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3-09-10 16:47

    你承认开发商挪用资金了,你以为你是谁?你要有开发商挪用资金的证据你还在这里BB?

翠柔评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