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陵才女的真情表白,“天才教授”如何作答?

帝王将相史 2024-06-24 21:03:28

5年前,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我在中国之声做了一档节目——解读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其中讲到王淦昌先生的时候,认真梳理了颇富传奇的人生经历,由于节目的时长受限,有些非常值得回味的故事没有能够讲出来。

青年王淦昌一表人才

1931年,王淦昌在德国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几个月后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紧接着,王淦昌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引起了物理学界的轰动。

1935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的王淦昌谢绝恩师迈特内的极力挽留,回到了祖国。归来后的王淦昌先是在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秋,王淦昌接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邀请到浙大任教。边教学,边关注着国外物理学期刊上有关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的理论研究。为了能够让他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科研,浙大还把他在老家的妻子和孩子接来,为他们租了房子。王淦昌一家这时才得以团聚。

王淦昌在校园

在浙大的日子里,他专心致志地搞教学与科研。他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对另一个基本粒子——中微子的探索。他一直思考着如何捕捉到被核物理学界称为只有瞬间生命却威力无比的“金色小子”。他提出用K电子俘获中微子。但战乱的中国不具备实验条件,他只好将自己划时代论断写成论文《关于探索中微子的一个建议》,1942年1月发表在美国的《物理学评论》后,立即引起美国物理学家阿伦的注意,美国物理学家阿伦阅读后茅塞顿开,便以著名的“王淦昌——阿伦实验”一举擒获了中微子,捧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诺贝尔奖。这是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王淦昌因此成为美国《世界百年科学大事记》收入两位中国人之一。

消息传来,许多人为王淦昌扼腕叹息,人们都说,王淦昌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

由于我做的这档节目的时长所限,有很多内容无法在节目中呈现,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浙大才女对这位天才教授的大胆追求。

王淦昌到浙大任教那年28岁,他物理学家的禀赋和才气以及渊博的学识让很多人着迷。选修他的课的学生不仅有后来著名的旅美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有那位出生于金陵书香门第的美貌才女。我们就姑且称之为金陵才女吧

在一次次的听课和单独请教时,这位才女被老师的才情和性格深深的吸引,金陵才女时常心不在焉,她认为这位教授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决意发起“进攻”,要向天才老师“表白”。

有一天下课后,她尾随教授走出浙大校门,教授上黄包车,她也叫了一辆黄包车。教授到了西湖边的一个地方下车了,她发现那里已经有人在等教授,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教授挽着女人的胳膊,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孩子。他着意的看了看那位女人,居然是个“三寸金莲”,她顿时傻了,口里喃喃的说,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金陵才女后来才知道,王淦昌从小父母双亡,由外婆养大。他13岁那年外婆就给他定了亲。妻子吴月琴比他大4岁。1925年他考取清华大学时,他和夫人就已经有了大女儿。

王淦昌夫妇和孩子们

知道这些消息后,金陵才女好几天夜不能寐……思来想去,她觉得作为一位现代女性有理由,有能力攻下教授这个“堡垒”。他向王淦昌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一天晚上,金陵才女约王淦昌到学校湖畔相会。

王淦昌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出于礼貌,他还是去了。

金陵才女第一句就问:“王老师,你为什么总不理我?”

“我咋不理你了,天天给你们上课……”

“我说的不是这个……”

“想说什么呢?”

“我爱上你了,一天不见就想你。”

“这孩子,别胡说?”

“我说得都是真的。”

“你这小女孩,真有意思……”

“你不觉得婚姻对你不公平嘛?”

王淦昌说:“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叫公平吗?”

“一个大科学家娶了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脚媳妇,这是封健社会畸形婚姻。现在我郑重地告诉你,我是她的竞争者!”

“那是不可能的。”王淦昌摇了摇头说:“你与她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再说,我已经是有儿有女的人了,没有再接爱你的爱的权利了……”

王淦昌夫妇

0 阅读:0

帝王将相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